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共有226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7
投資理財

爸爸留下2檔股票,怎麼一家股利被通知要補報,一家卻不用?一圖秒懂:哪種股利要課遺產稅

又到了上市櫃公司除權息旺季,民眾除要留意除權息權益,若家中有人不幸在近期內過世,且有持有有價證券,除權息日與遺產申報也息息相關。若被繼承人在除權息後、領得股利前去世,這筆股利要納入遺產總額申報遺產稅,擔心子女一時無法負擔重稅,可以先用壽險「預留稅源」。

日期:2021-08-27

投資理財

掌握獲利三原則 賺股息兼節稅

台股雖欲振乏力,卻可能點燃除權息行情,法人歸納,參與除息條件,除考量殖利率高、產業未來趨勢及題材外,最好還能把握三項原則。另外,投資人還能善用可扣抵稅率,達到節稅目的。

日期:2011-06-23

投資理財

一次搞懂 台灣24年來最大稅改

在馬政府強烈的意志下,停徵達24年之久的證所稅明年極可能復徵。新稅制帶來的遊戲規則改變以及對市場現有交易秩序的衝擊,台灣600萬戶股民皆無法置身事外。這場堪稱是台灣24年來最重要的賦稅改革,引發社會對經濟繁榮與公平正義兩者孰重孰輕的辯論,《今周刊》為讀者剖析證所稅開徵可能帶來的利弊得失以及因應之道。

日期:2012-04-19

保險稅制

2024報稅攻略》所得低就不報稅?可能錯過退稅機會!搞懂「一般扣除額」省荷包,ETF領股利要課稅?

5月綜合所得稅開徵,許多人若對所得稅法規定不了解,又不知節稅之道,往往導致申報錯誤、荷包失血。報稅有哪些眉角要留意?如何才能最省錢納稅?2024報稅時間自113年4月26日8時起,開放使用憑證及查詢碼下載所得資料;5月1日~5月31日開放線上申報上傳;113年5月1日~6月11日開放附件上傳。今年綜所稅申報,除了特別扣除額外,還有一般扣除額可以扣除,又分為大家常聽到的「標準扣除額」及「列舉扣除額」2選1,究竟選哪個比較有利?自2023年1月1日起,成年年齡下修至18歲,也就是說,2005年出生的人,年滿18歲可以選擇單獨申報。會計師提醒民眾,不要以為自己所得低就不報稅,這樣反而有可能錯過退稅的空間;此外第一次申報的「報稅小白」,應先釐清申報觀念,避免誤踩報稅地雷。

日期:2024-04-30

產業時事

夫妻計稅該分開或合併 選擇節稅大不同

現代多為雙薪家庭,夫妻彼此各有所得者,報稅可選擇分開或合併計稅,但都必須合併申報,基於每個家庭的實際狀況皆不相同,華南銀行提醒您,可利用財政部的線上稅務試算服務,來估算國稅稅額,選出最節稅的方式來申報。

日期:2021-06-29

保險稅制

兩個1億元財力的富爸爸,為何人走後子女繼承的遺產差距高達554萬?會計師看遺產稅節稅最好方法

吳先生及高先生的年齡都是55 歲,有美麗的另一半、育有一兒一女,而且兒女皆已滿18 歲成年,更巧的是,各自都擁有1 億元財產,其中有5,000 萬元存在銀行裡。某次他們一起出遊卻不幸發生意外身故,結果,兩個家庭最後繼承的遺產竟然差距高達554 萬元。這是怎麼一回事?

日期:2023-06-21

投資理財

下半年操作策略 精挑蘋概、定存好股

從大環境與資金流向研判,台股下半年操作主軸,依然是選股不選市。根據專家建議,高成長股與高現金殖利率股兩大方向,不同屬性的投資人,都能從中找到適合的標的。

日期:2015-07-02

保險稅制

房地合一稅率 財部不該「畫地自限」

「房地合一」是財稅變革的關鍵一步,但是財政部方案卻被質疑高高舉起、輕輕放下,預估稅率將是下階段攻防重點;學者建議,法案送進立院前,財政部必須適度拉高稅率。

日期:2015-02-05

投資理財

台灣重返美國匯率操縱觀察名單 美:新台幣應升值

美國財政部16日發布最新「美國主要貿易夥伴外匯政策報告」,台灣自2017年4月除名後,重返美國的匯率操縱觀察名單;財政部表示,台灣應該允許新台幣升值,消化長期大量的對外順差。

日期:2020-12-17

產業時事

實踐零基預算

雖然零基預算的落實是在各部會,但是若要玩真的,行政院一定要扮黑臉,由主計長銜院長之命,直接對各部會的預算做實質審查。

日期:2014-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