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共有583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6
麥克連 全球總經及ETF操作:ETF養錢術

免費試閱:【麥克連】20210516經濟循環與股市之關連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1-05-16

產業時事

你知道嗎?從太空其實看不到萬里長城…錯誤觀念與偏見,是策略失敗的天坑

馬克.吐溫(Mark Twain)曾用一段話完美總結了大膽預測的典型問題,他說道:「讓我們陷入困境的並非無知,而是看似正確的錯誤論斷」(It ain’t what you don’t know that gets you into trouble. It’s what you know for sure that just ain’t so.)

日期:2021-05-13

投資理財

600塊股票跌到150塊,夠便宜嗎?昔日「台灣股王」給我們的投資警示:散戶套牢多敗在這個錯

天天都便宜,就是家╳福。相信這句廣告詞對你來說並不陌生,在這個物價高漲的年代,買東西當然是越便宜越好。但是,「天天都便宜」這種感覺對股市投資人來說,雖然不見得痛徹心扉,但絕對是讓人捶心肝的。

日期:2021-05-11

投資理財

20年平穩獲利,閃過所有股災的操盤手:股市崩盤前的3個徵兆,一張圖看歷年股災的技術指標

歷史上股災不斷在發生,人類也不斷在重複著歷史,但以人的本性很容易產生投機的羊群效應,容易跟隨眾人追高行情,導致股價與實際企業價值偏離太遠,最後造成股市崩盤。我們無法預測股災何時來臨,但我們能做的就是避開風險,並學會如何危機入市。

日期:2021-05-04

投資理財

原物料、傳產股瘋行情的省思 ——提防兩大風險:通膨與削減QE

今年美國經濟成長有望創紀錄,全球股市也從疫情爆發前高點持續上漲,台股亦然;而聯準會的下一步將左右風向,若持有受惠景氣擴張的標的,仍應居高思危。

日期:2021-04-28

投資理財

台股花一年從萬點奔萬7,你卻連車都還不敢上...為什麼不投資?網友心中的10大「難處」

網路上經常能看見各種投資致富、財富自由的資訊,身邊也不時傳出朋友靠著投資理財提早達成財富自由,年紀輕輕就退休。

日期:2021-04-16

產業時事

房價高漲、產業升級不力...「14A總裁彭淮南」掌權20年種下禍根?這些年我們為央行政策付出多少代價

編按:什麼樣的一本書,還未上市就引起整個金融界熱烈討論?央行前任總裁彭淮南頂著「全球唯一14A總裁」光榮退休才3年,近日由央行現任理事陳旭昇、李怡庭,前理事、台大經濟系退休教授吳聰敏,3位前後任理事合著新書《致富的特權:20年來我們為央行政策付出的代價》,劍指擔任央行總裁20年的彭淮南,抨擊這些年來,台灣房價高漲、人才外流、產業升級不力,都跟央行政策脫不了關係。央行副總裁陳南光更為本書寫了推薦序,陳南光指出央行必須做出制度上的改革,央行應是一個介於政府機構與研究單位的綜合體,不僅組織與運作上應更加靈活有彈性,在面臨新的總體金融與經濟情勢挑戰時,有發現問題、尋求可能的解決方案並自我調整的能力。「主要國家的央行在面臨國際經濟與金融情勢的鉅變時,總會大膽地調整政策目標、啟用新的貨幣政策工具、或重新思考貨幣政策架構,必要時進行組織結構的大幅變革。要能做到這點,央行必須有札實的研究團隊與更具彈性的組織架構與人力配置,以及應對制度變革與制定長遠計畫的能力,才能因應未來各種挑戰。」媒體上經常出現美國聯準會或是臺灣中央銀行的新聞,但是在一般人的生活當中,央行到底發揮了什麼作用?新聞中利率的升降、匯率的升值或貶值、貨幣的供給,這些看似抽象的貨幣政策調整,對普通人生活的影響絕對超過你我的想像。臺灣房價之所以如此高漲,就跟央行20年來一直維持低利率有關。而長期壓低新臺幣匯率,雖然對於臺灣的出口貿易或許曾有助益,長期而言卻也導致產業升級不力的後果,對經濟體質有負面影響。為什麼這麼說呢?背後的道理是什麼?本書用簡潔的篇幅,提供外行人也能輕鬆看懂的解說,讓大家瞭解二十年來我們為央行政策付出多少代價。

日期:2021-04-06

產業時事

解讀資本市場未來走勢 ——通膨升溫:主流由成長轉向價值公司

由歷史觀之,增稅將壓縮成長股評價。未來美國若朝向加稅與擴大財政刺激,其引發的高稅率與高通膨將可能使資本市場板塊產生變化,投資人須謹慎。

日期:2021-03-31

投資理財

大學畢業戶頭只剩750元...她靠「投資4守則」,27歲提早退休,每月被動收入45萬

理財顧問瑞秋.李察斯當年在大學畢業後就陷入近乎破產的窘境,帳戶裡只剩下25.16美元。她從此覺悟,開始建立收入金流,透過儲蓄、投資和保險等方式,創造了每月15,000美元以上的被動收入,在27歲時達到財務自由,並在辭職後退休。

日期:2021-03-18

產業時事

那斯達克陷修正、道瓊指數卻續創新高 科技股賣壓沉重 價值股漲勢能持久?

美國的GDP,國內生產毛額年增率,2020Q4是-2.46,2020Q3是-2.85,2020Q2是-9.03。依據定義,連續兩季GDP是負值,就是進入經濟衰退期。美國受疫情影響,不但早就進入經濟衰退期,而且現在還在持續進行中,為何道瓊續創歷史新高?

日期: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