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共有123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2
投資理財

中國鬆綁防疫、16條措施救房市 外資上調評級 明年春季解封倒數 陸股反彈行情可期

中國防疫鬆綁、政府轉向支撐房市,兩大利空因素消散,近期多家外資上調中國股市評級,看好未來一年股市將有十五%以上的漲幅。

日期:2022-12-14

產業時事

張忠謀直指「全球化死亡」,楊金龍:這是極端說法!房價會跌嗎?「明年上半年可望軟著陸」

今周刊編按:中央銀行本週四(12/15)將舉行第4季理監事會,市場普遍預期利率「連4升」,對於民眾關心的房價、物價問題,央行決策判斷標準為何,總裁楊金龍週一(12/12)赴立法院財委會報告時表示,一是看通膨率,二是看在全球經濟成長放緩之下,台灣受影響程度有多少。如果明年通膨率在2%以下,央行應該是可以接受。至於房市成交量放緩,房價是否會跟進修正,楊金龍表示,目前整體成交量已下降,可說是「量先行、價跟上」,市場還需要一點時間,他個人認為明年很關鍵,「明年上半年可能發生(軟著陸)」。而央行週四是否會再次升息,楊金龍說,由於本周將召開理監事會,當天會後就會對外公布,理監事會前10日都是緘默期,他不方便表示意見。

日期:2022-12-12

產業時事

台廠鏈結國際 秀衛星產業科技力

經濟部工業局、工研院產服中心共同推展的B5G低軌衛星產業發展推動計畫,正加速媒合愈來愈多國際企業與台灣的合作,也藉此展現出台廠不可小覷的科技力。

日期:2022-12-09

產業時事

習近平力保「紅色江山」,瘦死的駱駝比馬大!4個理由讓「白紙革命」難成天安門翻版

中國爆發「白紙革命」後,這場運動被外界視為1989年「天安門事件」以來最大規模示威活動,有人擔憂「白紙革命」可能演變成另一個「天安門事件」。不過,以下四個理由,人們可發現「天安門事件」重演的機率偏低,主要因中國長期採愚民政策等四個原因。

日期:2022-12-02

投資理財

高券資比+法人加持 最有機會漲一波 搶賺年底紅包 軋空行情鎖定16檔個股

今年已跌掉將近六千點的台股,近期出現一波較強勁的反彈,這時高券資比股很容易趁機展開一波軋空行情,想賺年底紅包行情的投資人可別錯過。

日期:2022-11-23

產業時事

蔣尚義下一站揭曉,出任鴻海半導體策略長!他曾大爆中芯內幕:這是我一生最蠢的決定…

鴻海科技集團周二(11/22)宣布延攬蔣尚義,擔任集團半導體策略長一職,未來直接向董事長劉揚偉負責,鴻海表示借重蔣尚義豐富的半導體產業經驗,未來其將提供鴻海科技集團於全球半導體佈建策略及技術指導。鴻海今年10/18舉辦第三屆鴻海科技日時,不只創辦人郭台銘親自到場,受邀貴賓之中就有蔣尚義,時隔一個月即宣布他加入團隊。蔣尚義自1997年返台後,是台灣半導體發展從微米世代跨入奈米世代最重要的技術推手之一,他帶領的技術團隊奠定台灣科技產業技術領先基礎,被譽為台灣能維持半導體競爭優勢的關鍵人物。他從台積電(2330)退休後,二進二出中芯國際(SMIC),在他出任中芯副董兼執行董事後,於去(2021)年底請辭,正式退休赴美定居。今年3月他在美國接受「電腦(計算機)歷史博物館(Computer History Museum, CHM)」口述專訪時,首度對外揭露當初加入中芯的心路歷程,除了提及是老同事邱慈雲牽線促成,同時他也坦言,加入中芯是「一生中做過最愚蠢(foolish)的事情之一」。(原文刊載於2022/8/11,更新時間為2022/11/22)

日期:2022-11-22

產業時事

台積電工程師出走中國以為是「小螺絲大解放」…3年後回台第一句話:不用擔心「黨」查封公司真好

紐約時報報導,中國致力發展半導體產業,曾以金錢誘惑大批台灣工程師到對岸工作。時隔多年,COVID-19防疫限制與美中科技戰促使這些人才改變想法,逐漸回流台灣。

日期:2022-11-17

產業時事

「鴻海一定會慢慢退出中國,但100%退出不可能」 美系外資:蘋果已啟動供應鏈去中化 但可能得花上十年!

在中國有數十萬名員工的鴻海,在大陸生產成本升高、中國嚴格防疫措施打亂經濟,以及美中科技戰壓力下,是否可能降低中國生產比重?在有「最懂鴻海的分析師」外號的柯克蘭資本董事長楊應超眼中,答案是肯定的,但也不太可能完全撤出中國。其實,鴻海的最大手機組裝客戶蘋果,已經在推動供應鏈去中化,只是美系外資推估,這個過程可能長達十年。

日期:2022-11-16

產業時事

拿到美晶片禁令1年豁免權後…SK海力士可能選擇賣廠撤出中國:逼到這一步就會動作

編按:美國對中國實施晶片禁令,將限制用於在中國生產18奈米以下DRAM、128 層以上NAND Flash、14奈米以下邏輯晶片的生產設備出口,此舉已造成全球半導體廠的危機四伏。SK海力士周三 (10/25 )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美國對中國實施的出口管制,若是讓公司無法繼續營運,最糟情況下將考慮賣掉中國的晶圓廠,變賣設備或把設備移回南韓,包括無錫和去年才跟英特爾買下的NAND Flash大連廠。財訊報導,海力士無錫廠佔約半數總產能,營收貢獻40%,以全球市占率約27.7%觀之,影響頗鉅,而且海力士應該不會是最後一家宣布計畫撤出中國的國際大廠。不過SK海力士也強調,這些都是應變計畫,仍希望能繼續在中國營運,不必走到這一步。海力士兩周前表示已和華府完成協商,未來1年在無需獲得個別許可下,為中國工廠供應半導體生產設備。

日期:2022-10-26

產業時事

台灣輸不起的一戰

美中對峙已常態化,即使是「護國神山」台積電,也難以置身事外。在此背景下,晶片儼然成為戰略物資,而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又該如何應變?

日期:2022-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