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共有122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1
產業時事

「台灣這些年,從孤兒變成角落生物」 為何他們認為 時代變化就是台灣大好機會?

「我一直認為,時代如果沒有變化,台灣就少有機會了。要用正面積極的態度,來看國際情勢的變化,」副總統賴清德說。賴清德及前交通部長林佳龍今(25)日在台北一場公開論壇中都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地緣政治、數位科技及地球永續趨勢,皆為當前台灣必須面對的外部變數。儘管外部逆風不斷,他們認為變化常常帶來機會,台灣又已經具備全球首屈一指的資通訊產業,因此台灣在這不確定的變動時代,仍可望從「永續發展、高值創新及韌性管理」等三大方向走出自己一條路。

日期:2022-04-25

產業時事

睽違14年頭一遭》不懼產業供需反轉? 友達宣布在台投資千億元蓋新面板廠 背後盤算曝光

2021年電子產業景氣大好,也連帶讓台灣面板雙虎之一的友達收穫頗豐、繳出獲利、EPS創新高的好成績,而公司也在11日睽違八年再度舉辦實體法說會,並在會上意外宣布,未來將在台中后里興建一座8.5代線新廠。

日期:2022-02-11

投資理財

環球晶併世創破局,參與的全成輸家!謝金河:面對半導體國家主義,「高牆」短期難跨越

世創破局:國家主權下的矽晶圓產業。花了兩年時間,環球晶展開全球併購拼圖的最後一哩路:併購德國矽晶圓廠,最後功敗垂成。在台股開紅盤前夕,德國投審會(BMWk)裁定否決,環球晶合併世創失利,還得支付5000萬歐元的分手費,堪稱賠了夫人又折兵。

日期:2022-02-09

投資理財

「台積電未來必須把很大產能移到美國!」關鍵供應商CEO觀察:這非經濟考量 而是華府國安考量

台積電重點供應商、家登精密(3680)董事長及執行長邱銘乾觀察,從美中科技戰來看,特別是美國政府以政治力量封殺中國手機龍頭華為5G產品市場的做法來看,2022年起台積不太可能再從成本或效益等經濟面角度來看待供應鏈。因為,美國政府已經把建立本地的半導體供應鏈,提高至國家安全的程度看待。他認為,台積電如果從長期風險來看待供應鏈,而不限於短鏈角度,就愈來愈需要培養更多台灣本土的供應商,「這將是台灣半導體產業的新機會及新世界」,包括家登在內。其次,隨著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納州大興土木,以及美國對半導體的長足需求,家登赴美設廠「不是會不會,而是時間問題了」。

日期:2021-12-29

產業時事

「不做這件事,別想挑戰台積電!」 三星前有路障、後有英特爾追兵 2030年挑戰台積老大地位真有影?

南韓三星電子今(24)日早上終於公開備受矚目的美國新晶圓廠投資案,將投資170億美元(約4700億台幣),在德州中部的泰勒鎮設立先進技術的晶圓廠,預計明年上半年動土、2024下半年投產,這也是三星在美國歷來規模最大的投資案。早在2019上半年,三星電子就高調提出「半導體願景2030」,擬未來12年總共投資171兆韓元(約4兆3700億元台幣),宣示要在2030年成為非記憶晶片類半導體產品的全球第一名。換句話說,三星等於不點名地挑戰台積電的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地位。但連南韓自家的專家都認為,三星宣布要在美國投資的170億美元,手筆或許很大,但若真想挑戰台積電在全球晶圓代工的龍頭地位,一定要把晶圓代工事業或系統LSI(系統半導體)事業分拆出去,「不做這件事就辦不到」。

日期:2021-11-24

產業時事

中國準備要打仗了?蔣尚義等3位台籍董事被換掉 中芯的圖謀讓外界不敢掉以輕心

中芯國際日前換掉來自台灣的三位董事,動作之大,引起市場不小的議論。上周我在經濟日報專欄寫了一篇文章,點出美中對抗才是背後關鍵原因,未來台灣敏感科技產業員工要到大陸工作,恐怕要面臨更凶險的環境挑戰。

日期:2021-11-15

財經時事

跟拜登對幹?英特爾助北京幫兇 竟偷偷投資大陸晶片業

美國總統拜登擴大制裁陸企不手軟,日前又簽署新法案禁止華為、中興等獲許可證。美媒報導,在美國維護關鍵技術的全球領導地位之際,過去4年來,英特爾、紅衫資本等美企與創投,竟對大陸半導體業投資暴增1倍,形同在美中科技戰成為助攻大陸的幫兇。

日期:2021-11-13

投資理財

神盾、穎崴業績下滑股價走弱... 留意高價IC股營收逆勢下滑透露的警訊!

今年大多數半導體公司業績都創下歷史新高,但在運價高漲、限電、美中科技戰的影響下,已有公司營收受到影響,出現大幅轉折。

日期:2021-10-21

產業時事

美國要台積電交出供應鏈資料 為何「事不關己」的中國開始緊張? 原來擔心華府真正算盤是「這產業」

美國商務部9月要求多家科技業及汽車大廠提供供應鏈數據,以了解當前半導體供應短缺的問題所在,被要求的廠商從台積電、英特爾、三星,到蘋果、微軟、賓士及寶馬(BMW)都有。被美方點名的廠商沒有任何一家陸廠,但「事不關己」的中國卻開始緊張起來。北京官方尚未有任何評論,但政府智庫及學界已經有人擔心,美方此舉是想進一步掌握國際半導體供應鏈供貨給中國的實際狀況,好讓華府未來對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制裁措施更精準、更致命。這顯示,儘管今(7)日傳出美中兩國原則敲定,年底將舉行雙方領袖的線上高峰會,兩國在許多層面仍持續競爭,從貿易、科技、軍事到地緣政治都是。

日期:2021-10-07

產業時事

台灣大未來》全球經濟重啟關鍵時刻!美中科技戰升溫 經濟學家艾肯格林:台灣半導體將在美國面臨更多競爭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美中科技戰持續升溫,面對充滿不確定性的全球經濟前景,台灣該如何因應挑戰、掌握優勢,維持經濟成長動能?

日期:2021-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