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共有265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產業時事

看不見中國人的美國

歐美逐步解封,但美中關係卻沒有因此回溫,從商務展覽到留學人口,皆可見一斑。從川普開始的反中政策,看來拜登會繼續加強力道,台灣的機會或許就在其中了。

日期:2021-09-29

產業時事

與台灣同樣緊鄰極權勢力…30年前立陶宛人賭上一切爭取獨立 他們如何全力捍衛民主、硬頸自立?

一直到現在,薩卡利埃內(Dovilė Šakalienė)都還清晰記得那個溫暖的夏夜,曾以政治犯身分被流放到西伯利亞的祖父在她耳邊說:「孩子,我本來以為要一直等到妳的兒孫輩,才有機會見證立陶宛重新成為一個自由國度,但這一刻我突然感覺,在我有生之年,也許還能看見立陶宛獨立。」

日期:2021-09-26

產業時事

台灣海峽局勢今年成為國際焦點! 這位日本眾議員是幕後關鍵 但為何澳洲、歐洲國家也表態關切?

向來最挺台灣鞏固國防的外國就是美國,在軍售之外也不時有美國軍艦通過台灣海峽,宣示自由航行權,並體現美國鼓吹的「自由而開放的印太地區」,國人對此或許不會太陌生。但從今年開始,美國以外的亞洲國家,甚至是歐洲大國,公開關切對台海局勢及穩定的案例愈來愈多,其中最引人矚目的例子就是日本防衛省(就是國防部)每年發表的防衛白皮書,今年第一次白紙黑字指出,台海安全對於日本的重要性。不僅如此,日本、越南、澳洲,甚至法國,在雙邊政府高層會談的會後聲明,幾乎都提到台海穩定的重要性。為何過去常被稱為「國際孤兒」的台灣,如今在國際社會獲得的關注愈來愈多?

日期:2021-09-13

產業時事

「習近平若想對台動武,願意跟美國賭多大?」 911事件20年後 他說別以為歷史不會重演

今(11)日是美國911事件的20周年,由911觸發、將近20年的阿富汗戰爭也才在8月劃下句點。只是,這場戰事最後留給大家的印象,是以美國支持的阿富汗政府土崩瓦解、阿富汗人匆忙逃難,以及美軍急忙撤離這個「帝國墳場」為收場。長期關注世界大歷史的知名英國歷史學家佛格森(Niall Ferguson)認為,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不久登場的冷戰,其實到現在都沒有結束,且隨著阿富汗戰爭告終,全球正從「冷戰第一期」(Cold War I)進入第二期(Cold War II)。他更警告,隨著美國在結束阿富汗戰爭上顏面掃地,以及美國民眾對於在中東及中亞用兵的支持度大降,這可能讓中國誤認為美國不想再介入國際大事,並可能因此對台灣動手。因此,在「冷戰第二期」最可能出現熱戰的地方,就是台灣。

日期:2021-09-11

產業時事

經驗借鑑》不忘歷史悲痛 二八○萬人小國盡全力捍衛民主 與台灣同樣緊鄰極權勢力 立陶宛如何硬頸自立

一直到現在,薩卡利埃內(Dovilė Šakalienė)都還清晰記得那個溫暖的夏夜,曾以政治犯身分被流放到西伯利亞的祖父在她耳邊說:「孩子,我本來以為要一直等到妳的兒孫輩,才有機會見證立陶宛重新成為一個自由國度,但這一刻我突然感覺,在我有生之年,也許還能看見立陶宛獨立。」

日期:2021-09-08

產業時事

帝國的傲慢與式微

阿富汗淪陷,與美國撤軍脫不了鉤,也讓中國更睜大著眼睛看戲,接下來,美國勢將與盟友更加緊密,而台灣更須展現「相信民主」的態度與決心。

日期:2021-08-25

產業時事

習近平放話「堅決粉碎」任何台獨圖謀!為何台灣在美中之間「兩邊通吃」的策略,已不再適用?

「我的看法是,這問題比大多數人想的都要更接近。」今年三月,美國印太司令被提名人艾奎利諾(John Aquilino)將軍,在參議院聽證會上回應前任司令戴維森(Philip Davidson)提出的「解放軍六年內可能武統台灣」言論,並做出了自己的評估:「中共在該區域建立了一批目的是將美軍拒於門外的戰力,其中最令人危險的擔憂,是對台灣的軍事力量。」

日期:2021-07-27

投資理財

航海王注意:航運股「反彈皆逃命」!陽明出現「最糟糕的訊號」,難怪台驊放棄認購增資股

台股上週一度在週四(7/15)強攻,站上夢幻傳說的1萬8千點,週五就在最可靠的神山倒下後,夢幻就成了泡影,市場的韭菜們不過高興了一天,隔日便被割去賣。正是「一切有為法,應作如是觀」。

日期:2021-07-19

產業時事

美中對話觸礁》傳遭中國「刻意冷落」 美副國務卿薛曼訪陸喊卡

美中外交高層第二次接觸觸礁?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北京拒絕美國副國務卿薛曼廿六日訪問中國大陸時,會見中方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美方因此暫停這項行程。金融時報形容,這是自三月美中外交高層阿拉斯加會談以來,大陸刻意冷落美國資深官員。

日期:2021-07-17

產業時事

解封後,世界會有什麼轉變?學者:「這些領域」未來將出現投資機會

全球COVID-19疫情爆發迄今,已超過一年半的時間了,雖然陸續有部分國家開始解封,但未來變種病毒的威脅,對於世界各而言仍是相當大的未知數。不過,無論未來發展為何,這場疫情確實已讓人類的部份生活型態發生改變。台大經濟系名譽教授林建甫日前在北威線上論壇,以「投資新方向-歐美經濟解封後」為題演講,他提到,在疫情之下,改變最劇烈的就是數位以及生活上的改變,像是WFH成為一件很正常的事,因此也開啟很多人的斜槓人生,勢必也成為未來的新常態。

日期:2021-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