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共有1009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7
職場生活

金曲34》陳奕迅、王菲御用填詞人!「香港詞神」林夕買房炒股致富:錢財到某一個數字就沒關係了

編按:今年62歲的林夕憑〈某種老朋友〉(主唱 林家謙)再度入圍第34屆金曲獎最佳作詞人。本名梁偉文的林夕,出生於香港,曾在1999年憑王菲的歌曲《臉》及2010年憑張惠妹的歌曲《開門見山》,兩度奪下台灣金曲獎的流行類最佳作詞人獎。林夕於1980年代中期開始作詞,是香港樂壇創作極多作品的填詞人,作品包括粵語、國語歌詞,當中有超過三千八百首膾炙人口的作品。林夕以填詞速度高、產量多而著名,曾只花45分鐘便能填寫一首歌詞,被稱為「香港詞神」。2015年香港雨傘運動,林夕使用「特殊領域有貢獻者」方式長居台灣,並取得中華民國國民身分證,正式定居台灣。以下為《今周刊》682期2010年1月報導。

日期:2023-06-30

職場生活

2023補班日也太多!2行業「一律放假」讓人羨慕,內行揭這原因…郵局、銀行有開嗎?營業時間一次看

周六(6/17)又是補班日,讓許多上班族哀聲連連,算算整年就有6個補班日,2月有兩天要補班。不過,有網友表示,他的朋友周六都不需要補班,讓覺得很羨慕,也好奇「怎樣的公司禮拜六不用補班」,有內行人點出2種職業,不過也揭露背後原因。另外,每到補班日,一些金融機構,如郵局、農會、銀行有沒有上班呢?答案是「有的」,銀行、郵局、農會也適用勞基法,當天都有開門,營業時間與平日相同。

日期:2023-06-17

職場生活

愛對人才知道,婚姻是很有趣的結伴旅行!結婚只是一場酒席熱鬧,撐起妳整個人生的是「相愛」

不要擔心孤獨,討好自己很簡單;不需要憂愁老之將至,你老了一定很可愛。

日期:2023-06-16

投資理財

股票營業員年薪千萬,為何會買不起房只能租屋?3案例:高支出的「高薪族」根本談不上財務自由

用自己不了解的方式理財,是標準的賭博,運氣好或許能嚐到一些甜頭,運氣不好的時候會讓自己財務崩盤。

日期:2023-06-16

職場生活

不去台積電人生就完蛋?他1理由改去這產業「親友聊天變尷尬」…薪水真差兩、三倍?算給你看

「護國神山」台積電的高薪總是吸引許多人前往求職,不過有名網友卻放棄台積電錄取通知,改去面板業,和朋友或親戚聊工作時,氣氛有點尷尬,家人還得幫忙說明,讓這名網友不禁想問,「總之現在是不去台積電真的不行嗎」?科技業工程師的高薪讓人羨慕,新鮮人該怎麼挑第1份工作?若以薪資來看,根據證交所公布2022年上市櫃公司員工平均薪資,台積電(2330)排第14名,員工平均薪資為317.5萬元,在半導體產業則排名第9。

日期:2023-06-11

職場生活

瑪娃颱風要走了...破百公斤生蠔被沖上岸當「謝禮」 對流雨彈緊接在後!11縣市「豪大雨特報」

中颱瑪娃越走越遠,目前持續朝北北東轉東北前進,中央氣象局預估,未來颱風強度有減弱且暴風圈縮小的趨勢,而17:30已解除海警。但受到颱風外圍環流影響,加上午後對流雲系發展旺盛,氣象局也針對11縣市已發布豪、大雨特報。這次瑪娃颱風不僅為台灣帶來不少降雨量,也為廣東沿岸「沖」來了大量海鮮,讓當地居民開心在海邊撿了破百公斤的生蠔,直呼海鮮財富自由。

日期:2023-05-31

產業時事

老謝觀點》站上AI浪頭 造就輝達市值逼一兆美元 黃仁勳已成半導體新救世主

(今周刊1380)全球半導體產業陷入衰退,但黃仁勳帶領輝達搭上生成AI熱潮,以優於預期、震驚四座的財測表現,照亮了產業供應鏈。

日期:2023-05-31

產業時事

14歲在體育館擦地板,登上美國《運動畫刊》 35歲向台積電喊話:我將是你們的最大客戶 現在,他被封為全球AI之王 黃仁勳 憑什麼贏?

(今周刊1380期)他說,「面對競爭,你只能用跑的,不能用走的。」他說,「要做只有你做得到、而別人做不來的事。」他,是全球AI發展的造浪者,也是過去一周台灣資本市場話題度最高的男人。他,是輝達的創辦人,黃仁勳……。

日期:2023-05-31

產業時事

黃仁勳快閃廣達,皮衣脫了「品牌公開」…被英特爾誇幸運:我有很棒家庭和小狗!原來兒女在做這行

輝達創辦人黃仁勳來台掀起熱潮,不只論壇擠爆人、週二(5/30)在COMPUTEX的媒體記者會,也吸引超過150家媒體與分析師參與,他一連5次提到要大家去廣達(2382)旗下雲達科技(QCT)的攤位,直呼太棒了!隨後大批人潮跟著黃仁勳前往雲達展位,與廣達副董事長梁次震、雲達總經理楊麒令開心合影,他還特別脫下招牌皮衣給楊麒令穿上,楊麒令對媒體透露,黃仁勳穿的皮衣品牌是Dunhill。

日期:2023-05-30

職場生活

從國中王牌數學老師,到申請教職退休當荒野全職志工...「年齡漸長的好處,就是可以做點理想事」

周遭很多朋友4、50歲時,工作、事業、家庭都好端端的情況下,卻突然出走,最絕決的是連根拔起地移民到國外,有的是轉換另一種截然不同的職業生涯。比如原本在調查局工作17年,辦過許多重大經濟案件的念陽,50歲之後與原本在博物館工作的太太,搬到臺東縣長濱鄉的山上開民宿,一邊接待來自全世界各地的旅人,一邊陪伴偏鄉弱勢的孩子。還有位前些年才讀完研究所的老朋友羅力,20多年前從職業軍人退伍,到媒體擔任攝影記者,後來自己拍紀錄片,因為熱愛潛水,拍攝海底生態時,看到珊瑚礁及海洋棲地的破壞,於是加入荒野保護協會,帶領一群志工守護海洋,並因此重回學校讀書,補足自身缺少的環境教育專業知識。的確,人到了熟齡階段是一個「給」的階段。回饋社會、提攜後進,因為你給得起了。同時,心情帶著幾分慵懶和散漫,可以好整以暇地開始二度學習(或事業第二春)。不過,我倒覺得年齡漸長有個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理直氣壯地說:「我不要!」比如面對一些「好像應該」必須做的事,就可以稍微大聲地說:「我年紀大了,不要可以吧!」比如不再委屈自己,可以做些「理想性」的事,也許不一定很賺錢,只要讓自己樂在其中。想起張曉風老師說:「一切正好,有看雲的閒情,也有猶熱的肝膽!」勇於改變、接受挑戰的朋友都是處於正好的年紀!這種不管幾歲,不斷重新學習,開展生命不同面向的朋友,個個都活得興高采烈。卸任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這十多年,寫文章、演講,同時不斷對抗著自己的質疑:「所為何來?有用嗎?」就如同當理事長時的心情,最耗費心神的不是開不完的會議與參加不完的活動,而是夜闌人靜時,不斷和自己的無力感對抗著。總覺得要從別人的經驗裡學習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有所體會的人,不勞你多說,他自然就會去做;但是無法體會的人,任憑你苦口婆心,他仍是我行我素。簡單講,懂的人,你其實不用說;不懂的人,說了也沒有用。假如世間事真的如此,那麼多年來不斷寫文章、不斷演講,豈不是庸人自擾嗎?因此,每當收到讀者或聽眾的回饋,我都非常感激,這些鼓勵正是我對抗無力感的力量。

日期:2023-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