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共有92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7
職場生活

迎接百歲白金社會 及早存好無形資產

在農業、工業時代,「勞動力」幾乎就等於「就業」,當老邁或無法勞動時,就被定義為「退休」。但現代生命歷程的「三段式」:就學、就業、退休已面臨翻轉,每個人都應為走向「白金社會」及早做好準備,為自己打造閃亮人生。

日期:2019-11-05

幸福熟齡

郎祖筠:成為照顧者後才明白,我勢必要忤逆父親,因為最好的孝順就是不孝

「失智的長者就像孩子,當我們還是孩子時,總是問父母相同問題不下數十遍,他們的眼中沒有透露不耐,那為什麼我們做不到呢?」郎祖筠談起失智、已逝的父親沒有一絲迴避或保留,侃侃而談的她只盼大眾能夠更重視老人議題。

日期:2019-04-19

職場生活

找到樂趣 銀髮族生活一樣亮麗

從六十歲到八十歲,數位長者發掘後半輩子新目標,有人實現未完成的夢,有人找到人生新方向。透過追尋與實踐,他們證明,老後的生活,也可活得精采、過得開懷。

日期:2010-09-23

財經時事

臺灣家庭大調查「成年子女誰最常探視父母?」數據說話:單身女兒第一名

不論老後是否靠自己,爸媽總期待孩子離家有了一片天,仍會時不時回家探望陪伴。中研院家庭動態調查費時 20 年,追蹤台灣家庭的互動模式,東吳大學經濟系教授陶宏麟從中發現單身女兒最常探視父母。研究成果挑戰了西方經典示範論觀點,反映性別差異影響家庭互動,也預示臺灣未來可能將由大齡女子承擔較重的養老壓力。

日期:2019-11-20

走進長照現場,看見第一線

把長輩當朋友!25歲男性照服員收服阿嬤的心

協助老年人如廁、洗澡、換尿布的照顧服務員,一定是中年婦女嗎?在台北三峽,一位年僅25歲的男性照服員打破了大家的想像。這位大學畢業就踏入安養院擔任第一線照服員,而且是生物相關科系出身的大男孩,是機構中多位長輩天天依賴的「小暘」。

日期:2018-03-13

職場生活

細心與用心 造就安心的安養院

你是否認為養老院就是死氣沉沉、老舊擁擠?你是否也抗拒養老院?養老院不再是失能、失智老人才去的地方,現在,許多健康的老人,在宛如度假飯店般的安養中心裡,打造豐富幸福的退休生活。

日期:2010-09-23

職場生活

銀髮新模式 共老、互助、分饗

在竹東,有一群不相識的退休預備軍相約共老;在嘉義,平均年齡七十八歲的老人家,力行「輕老年照顧熟老年」;在台中,由退休人員和家庭主婦組成的志工夥伴,要讓獨居老人不斷炊......。

日期:2010-09-23

保險稅制

專家教戰》沒養兒也能防老 頂客、單身族必懂理財法則

你是單身大齡人士,或是悠活的頂客族?是否表面看來手頭寬裕,日子愜意,內心卻有塊「不願面對的真相」?對於人生三大威脅,深感惶惶不安,沒有可依靠對象?在理財專家眼裡,要許自己一個「樂活無憂的熟齡人生」,其實比兒女成群更單純,只要把錢的規畫想清楚,老而無後,也就沒那麼悲涼。

日期:2017-08-17

保險稅制

你一定要知道的 銀色財務危機

別以為年輕時打拚事業,穩當地做好退休準備,年老備有一筆退休金就能高枕無憂!即使有錢,也可能因失智被騙、分產後被子女棄養,或是空有房產卻現金流不夠……,明明「不窮」,卻無法過安穩的老後人生。這是高齡社會,也是將來你我都可能遇到的「銀色金融炸彈」!

日期:2019-03-06

投資理財

你也曾經想成為航海王、天國一輝聖鬥士嗎?投資如何不盲從?5帖良藥助你打造富足體質

聰明主婦在他的第一本著作《盤點致富》中分享,內外兼修、養成富足體質的五帖良藥。富足體質說來有些抽象,但其實是非常務實的概念,強調的是一種內外兼修的平衡狀態。外在可見、可量化的資源包括工作收入、資產或是副業斜槓產出的價值等,這些條件支應著我們的生活、行動、欲望與夢想;而內在的資源則是一種無法量化卻真實的力量,支持我們依循著內心找到人生真正的目標 並且實現可能。

日期:2024-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