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共有4082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1
投資理財

抽中一張現賺1.3萬「只限3天」!大武山5/31申購開跑,全台首例「只賣雞蛋」賣到掛牌上市

只賣雞蛋,卻能賣到掛牌上市!台灣首例「大武山(6952)」初次上市申購日期確定在周五(5/31)起跑,每股申購價暫定為57.13元,挑戰農業科技股王。若以周四(5/30)收盤價70.30元來看的話,抽中一張的潛在獲利約為1.3萬元。

日期:2024-05-30

職場生活

我出去一下 西班牙聖雅各朝聖之路的呼喚!

西班牙聖雅各朝聖之路(Camino de Santiago)是一條古老神祕的千年朝聖道,每年吸引約30萬人前往,來自世界各地的行者,帶著不同理由步上朝聖之路,去年就有2399位來自台灣的朝聖者,完成至少步行100公里或騎單車200公里的旅程。這些在路上的人,透過徒步旅行尋找自己,也尋找答案。

日期:2024-05-29

產業時事

冷暖自知

依照過往採訪上市公司高層的經驗,對方接待人員會先引領採訪團隊走進訪談處、安排各自座位、攝影架燈、大夥兒坐定,然後再去請受訪者來到現場。但這次,流程大不同。

日期:2024-05-29

產業時事

獨家 挺過6年地緣政治危機,台積電 如何走向世界? 劉德音 第一手告白

(今周刊1432)在約莫10公尺外的距離,站在會議室門口的劉德音,向來訪的《今周刊》採訪團隊揮了揮手。他是台積電董事長,兩岸三地最大市值企業的領導人,全球科技產業動見觀瞻的聚光焦點。去年,台積電營收達到2.16兆元,比起2018年他接任董事長時增加逾109%;去年台積電每股獲利來到32元以上,比6年前成長超過138%;而如今台積電22.49兆元的市值,則比6年前成長2.79倍。不過,一趟80分鐘的訪談中,劉德音完全沒有把數字上的今昔差異掛在嘴邊……;若論台積電這些年來的鮮明改變,劉德音說,現在的台積電,不只是台灣的台積電,更是「世界的台積電」!「如果只做『台灣的台積電』,只被台灣自己人一路追捧,豈不是……,不太長進?」他邊說邊笑,我們順勢接話:「董事長,現在你們已經被全世界追捧了呢!」劉德音固然還是雲淡風輕,但也帶著某種程度的苦笑:「那……,又是另外一個問題了。」確實,一句「世界的台積電」,背後隱含著許許多多的危機應變與關鍵決策。面對地緣政治的驚天變局,劉德音說,過程中「沒有所謂的關鍵一刻」,層層疊加的事件陸續襲來,「從來沒有一次是簡單的是非題,每一次,都是高難度的問答題。」而詭譎的地緣政治情勢,又讓台積電更須力保製程技術上的絕對領先,他解釋:「我們必須讓全世界對台積電的產品都『無可拒絕』,包括中國大陸。」經歷地緣政治的考驗,劉德音指出,這給了公司各部門難得的機會、也磨練出實力,他更預言,未來的台積電必然會更令人興奮(Exciting)。他向我們揮了揮手,邀請我們一同前行,迎接他眼中更精采的台積電。而種種更精采的底蘊,劉德音是從台積電這些年來驚心動魄的地緣政治應變談起……。

日期:2024-05-29

產業時事

國會改革法闖關三讀,還有翻盤機會?覆議、釋憲、公投誰能擋住!一文拆解發展走向

成千上萬人民走上街頭,抗議藍白陣營聯手修法擴增立法院權限,審查程序不正義;行政、立法兩權爭端風雨欲來,三讀通過、爭議未解,下一步該怎麼走?

日期:2024-05-29

產業時事

晶圓代工廠營收比一比!中芯「坐二望一」僅次台積電,為何聯電、世界先進沒在怕?財報暗藏玄機

中芯今年第一季營收成為全球純晶圓廠第2名,但淨利率竟只剩下3%,台廠如聯電毛利率仍有3成。中芯的中國營收節節攀升,台廠有機會迎來轉單。

日期:2024-05-28

職場生活

路標上寫著No standing,是指不能站在底下嗎?

Maggie到紐約出差,和外國朋友走在路上,一路上都看到告示牌上寫著"No standing",她覺得很奇怪,交通規則居然還有規定不准站在哪裡的,就問朋友,為什麼"No standing"。原來,stand還真不是「站」的意思。

日期:2024-05-23

職場生活

旱地裡的鐵人農夫

對於洋蔥,你一定跟我一樣有很多的理所當然,以及許多美味的回憶。例如一定會辣眼睛、像花生一樣長在土裡,而且一年四季都吃得到。三十多年前我做學徒時,正流行咖哩餃,每天我都要切小山一樣高的洋蔥絲,經常是眼淚鼻涕齊流地邊工作邊切洋蔥,戴過蛙鏡、塞過鼻孔都無效,偏偏經常咖哩餃賣不夠,還得不時去店後面的市場補買洋蔥。儘管苦不堪言,但洋蔥炒熟後的甜香氣息,以及不管配什麼料理都搭的隨和個性,每每想起,總讓我洋溢幸福感。

日期:2024-05-22

產業時事

歷任總統的股市成績單

國家領導人的領導風格,常會展現不同的經濟格局。賴清德總統在今年「520」就職後,面對未來4年台股如何維持在兩萬點以上,挑戰難度高,但仍有繼續加油的空間。

日期:2024-05-22

產業時事

斜槓醫材〉跨入廝殺紅海 仍要打造童子賢的美顏大業 複製和碩經驗 晶碩衝隱眼龍頭

(今周刊1431)和碩集團的投資中,隱形眼鏡廠晶碩光學成立以來一路成長,如今已超車成為業界第一。位處生技領域的晶碩,如何用和碩在電子產業的經驗及創新商業模式,找出獨特的競爭力?

日期:2024-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