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共有1887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7
投資理財

世紀股價今年來飆漲兩倍 董座卻稱「已未再研發新產品…」 火線揭密 台南豪宅王孵5妖股背後虛實

台股主力資金活絡,今年以來最具爆發力的「妖股」世紀也創下驚人漲幅,並帶動所屬的上曜集團個股狂飆,令人跌破眼鏡,究竟這家發跡台南的上曜集團有何實力強勢噴出?背後的題材究竟虛實如何?

日期:2024-03-06

產業時事

每月不停飛過去、花4年才敲開中日客戶大門…筆電MEMS麥克風龍頭鈺太董座親揭:如何打進歐美壟斷市場

過去MEMS麥克風晶片由歐美大廠壟斷已久,現在鈺太科技除了在筆電市場熬出頭,更在手機、助聽器、車用和耳機找到了新機會,並且取得不錯的成績。

日期:2024-03-06

投資理財

不為人知的台灣巴菲特

編按:藝人「小S」徐熙娣公公許慶祥,3/1一早傳出在家中突然因心肌梗塞猝逝,享壽84歲。藝人小S的公公許慶祥,從一位付不起8000元房租的小鎮醫師,靠敏銳的投資嗅覺征服股海,23年間賺得百倍身家。他的成功,來自刻苦練功般的培養毅力和耐心,每日花6到8小時讀書,20年如一日,和股神巴菲特挑好的股票賺時間財精神相通,堪稱是台灣的巴菲特。(原文刊載於2013/7/17,更新時間為2024/03/02)

日期:2024-03-02

產業時事

蘋果營運長上周才為鴻海來台 據傳本周就宣布「不玩電動車了」 Apple史上最燒錢計畫喊卡 下個殺手應用在哪?

蘋果史上最昂貴的產品計畫Apple Car開發案據傳喊卡後,下個成長動能在哪裡,能接替iPhone成為下個殺手級應用是啥,大家都非常好奇。堪稱是華爾街最懂蘋果分析師的Gene Munster,原本預估蘋果有50%機會開發出Apple Car,為蘋果創造iPhone之後的全新成長動能,但本周他對於蘋果傳出終止長達十年的電動車計畫Project Titan(泰坦計畫),仍難掩驚訝。Gene Munster估計,蘋果每年投入Apple Car的研發支出達10億美元(逾300億台幣),因此可以說電動車是蘋果歷來最昂貴的產品研發計畫。他在接受美國財經電視頻道CNBC訪談時提到,若蘋果沒有完全放棄電動車的夢想,或許併購目前財務不佳的電動車品牌Rivian,是不錯的替代方案。

日期:2024-02-29

產業時事

最神祕AI妖股 美超微 憑什麼夯?

(今周刊1419)有一家公司,過去一個月來,股價幾乎翻倍,今年以來大漲超過200%,去年一年漲幅超過776%,股價與漲幅都已經超越AI龍頭輝達。但是,這家公司掛牌上市16年多,卻直到最近一個多月,才開始獲得華爾街追蹤,券商、投銀報告一出手,就是比誰的目標價高。這家公司,就是美超微。它是做什麼的?有什麼特色?又有什麼歷史?《今周刊》為讀者一一解析。

日期:2024-02-27

產業時事

台灣永遠無法贏中國?別輕信「電視名嘴無下限悲觀與唱衰文化」!從烏俄戰爭看台灣:兩者有何差別?

近日,我收到了許多來自台灣親友的訊息,其中包括關於「俄羅斯大敗烏克蘭」以及太多關於台灣與美國的負面消息。對這種奇怪的態度,我感到困惑不已。

日期:2024-02-26

產業時事

重讀大學黃仁勳想修生物學,生物革命未來10年改變世界...「生物工程」時代來臨,救命商機無限

一群來自美國的重量級公衛學家、化學家,週四(2/22)齊聚台灣。面對台下滿滿的投資人與企業家,學者們傳遞一則重要訊息:生物革命,將在未來十年改變世界。而台灣將能在這場革命中扮演重要角色。

日期:2024-02-23

投資理財

看好成為下檔華城?王文洋買大同股票,一度漲逾半根停板…投資重電和經營權有關?背後盤算曝光

今周刊編按:週三(2/21)傳出宏仁集團總裁王文洋投資買進大同(2371)股票,引發市場熱議。週四(2/22)早盤大同股價開高走低,最高一度拉升至48.1元,創下波段新高,10點半過後股價拉回至平盤附近,出現劇烈震盪走勢;截至11點40分左右,成交量已破7萬張,成為今日台股熱門交易個股,終場大同上漲1元,收在45.40元。對此,宏仁集團證實王文洋此次買股僅為財務投資,和集團無關。據了解,王文洋是因為看好重電題材而大買大同股票。

日期:2024-02-22

產業時事

叛亂團體胡塞的F-5E戰機,當年竟是台灣飛行員代飛的?一切要從蔣經國准了大漠計畫談起

2013年9月21日,葉門現據北方和首都的叛亂團體「胡塞組織」(Houthis)舉行大規模的閱兵典禮,展示飛彈、無人機、防空火砲在內的各式武器裝備,但最吸睛的,莫過於一架凌空飛越現場的美製F-5E戰機,這是外界所知胡塞組織「僅有的空中武力」。

日期:2024-02-07

職場生活

「橘紅色蛋黃」、「褐色蛋殼」營養價值高? 專家解析這些食物顏色都被誤解了!

工業化帶來統一標準,包含食物味道、顏色甚至是形狀,企業透過廣告創造需求,甚至是形成消費者觀點,例如消費者在奶油中看到粉紅色,就會自動聯想到「草莓口味」。為了保護消費者食用安全,政府介入制定相關規範;政府、廠商、消費者三者之間開始產生動態關係。

日期:2024-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