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共有496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7
投資理財

股匯雙殺、台積電再探520元…600元還合理價?楊應超給答案,再提鴻海「股神最愛這種」

聯準會(Fed)升息2碼雖然符合預期,但也引發經濟放緩隱憂,美股周一(5/9)3大指數齊挫,道瓊收盤大跌653.67點或1.99%,至32245.70點;標普500狂殺3.2%至3991.24點,為1年多來首次跌破4000點大關;納斯達克暴跌4.29%或521.41點,收在11623.25點;費城半導體指數崩5.13%至2829.10點。10年期美債殖利率升至3.185%,創2018年底以來新高,半導體類股跌一片,AMD、NVIDIA暴跌超過9%、高通下跌4.03%、英特爾下跌 2.78%、應用材料大跌6%。台股ADR也慘兮兮,台積電 ADR下跌 4.73%、收87.30美元,日月光ADR下跌 4.92%;聯電 ADR下跌 3.96%;中華電信 ADR下跌 1.27%。(原文刊載於2022/5/9,更新時間為2022/5/10)

日期:2022-05-10

產業時事

美元盛世世界一定有大事發生

台股慘跌伴隨新台幣狂殺,是近6年少見的股匯雙殺景象,對眾多投資人來說,這是令人難捱的2022,而接下來大家應認真思考的,是匯市的超完美風暴。

日期:2022-05-04

產業時事

鴻海83萬股東看這裡!股東會倒數計時 鴻海提醒:拿到通知書別太快收起來,小驚喜在等你

鴻海(2317)股東大會將在5月31日在土城總部召開,鴻海昨(29)日特別在臉書提醒股東們,拿到信千萬別太快收起來,因為信中的QR Code提前透露了這次鴻海,為股東們準備的優惠好禮購物專區!

日期:2022-04-30

投資理財

科技與半導體從領漲變領跌 經濟大環境明顯惡化 投資人得留意這6大利空

本週進入月底最後一週的超級財報週,包括了微軟、GOOGLE、臉書、雅馬遜與蘋果等大型科技龍頭股。週三晚那斯達克續創一年新低,科技與半導體股由原本的領漲族群,變成了領跌族群。

日期:2022-04-28

產業時事

這次不走危機入市險路 他用兩項指標「穩」賺通膨財 「債券小天王」完美復仇的一堂投資課

昔日「債券小天王」哈森泰博歷經幾次抄底踩雷,這次烏俄戰爭不抄底,近三月基金績效漲近五%,遠勝同類型境外債券基金。

日期:2022-04-27

產業時事

國際大刀制裁俄股重挫,「這原因」卻讓盧布更強勢!謝金河:戰爭恐再持續,下步看美國出招

盧布還有戲唱。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進入持久的消耗戰,大多數人分析俄烏之戰都把焦點放在戰事及戰場上,但從經濟角度來看,俄羅斯的股匯市走勢可能也是重要的指標,尤其是盧布的走向。

日期:2022-04-22

產業時事

台幣貶破29元將成新常態?29.5很快會看到?專家提點「3大因素」:後市也全得看它

美國聯準會鷹派立場明確、俄烏戰事遲未結束,以及本土疫情延燒等利空籠罩之下,台灣今天上演股匯雙殺,新台幣匯率收盤摜破29元重要整數關卡,收29.050元,貶1.44角。外界關注台幣是否迎來29元新常態,專家分析,3件事情發展是關鍵。

日期:2022-04-11

投資理財

台股殺236點「勉強守住萬七」、台幣貶破29關卡!資金轉進金融股等3類股避險

台股今 (11) 日開低走低,早盤雖有金融、鋼鐵穩盤,指數守住 17300 點,但少了電子權值股支撐,加上市場賣壓不斷,盤中跌幅擴大下跌逾百點,指數失守跌破 17100 點關卡,呈現平盤下偏弱整理。終場收在17048.37點,下跌236.17點,跌幅1.37%。

日期:2022-04-11

產業時事

升息緊縮循環再起 ——歷史總有驚人的相似

為了抑制通貨膨脹,美國聯準會升息號角響起,預期今年將升息7碼。回顧過往啟動升息循環的歷史經驗,短期股市將面臨大波動,亞洲國家央行政策動向也備受關注。

日期:2022-03-23

投資理財

睽違10年啟動升息循環!央行宣布升息1碼至1.375%,房貸1000萬將增1.4萬元支出

央行理監事聯席會議週四召開,全體理事一致同意調升政策利率0.25個百分點(1碼),啟動睽違10年的首次升息循環,從3/18起升息1碼(0.25%),政策利率調高到1.375%。重貼現率、擔保放款融通利率及短期融通利率各調升0.25個百分點,分別由年息1.125%、1.5%及3.375%,調整為1.375%、1.75%及3.625%,自3/18起實施。台灣房屋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台灣央行從2011年7月之後,已經10年沒有升息,因此這次跟隨美國腳步升息也算是意料之中,以升息一碼,以房屋貸款一千萬來計算,大約每月要多支出1200元左右,一年就要多支出1.44萬元,對於僅持有一屋的購屋族而言,雖然不算完全無痛,但也都還在可承受範圍,還不至於產生拋售,急售的狀況,因此對房價影響有限。

日期:2022-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