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共有539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6
名醫教你看懂健檢的眉眉角角

腫瘤標記檢測指數高 不代表罹癌

醫師表示,這種檢驗方式有其盲點。且當腫瘤還小時,數值也不會高,不易達到早期發現的目的。

日期:2018-08-03

職場生活

晚期發現 再積極治療存活率也難拉高 最新8大癌症分期存活率 魔鬼藏細節裡

國健署最新統計數據完整公開,證實癌症不再是不治之症,但千金難買早篩到,落實防癌檢查,才能更有效降低癌症死亡率、提高存活率。

日期:2022-10-19

產業時事

— 2023年永續城市SDGs大調查 — 大解封第一年,縣市首長們的永續新勝經

走過世紀大疫,世界等待復甦新生,8年來,在聯合國持續推動SDGs目標下,永續發展成為國際城市治理DNA,台灣也在這場耐力賽前行,2023年,有的縣市換棒上路,有的持續穩健闊步,他們將永續藍圖化作行動,展現屬於這座城市的韌性。

日期:2023-10-24

財經時事

陳時中怎麼看全民抗癌大作戰? 他借鑑潔牙運動經驗:「我敢講,教了一代之後就能改變!」

編按:衛福部自2005年起推展「國家癌症防治計畫」,強化四癌篩檢(大腸癌、口腔癌、子宮頸癌、乳癌)成效顯著。如子宮頸癌因1995年起健保補助抹片檢查,從女性十大癌症死亡率的第四位退居至第八位,並降低七成死亡率。然而,隨著老年人口日增,癌症人口有增無減。根據健保署統計,2019年就醫癌患達75萬人,醫療支出總計約1108億點,其中第一名的肺癌,高達164億點。在四癌篩檢之後,針對國人癌症之首的肺癌,衛福部是否有新的預防計畫、未來國家癌症防治計畫重點有哪些方向?衛福部部長陳時中接受《今周刊》專訪,詳談在高罹癌時代,政府迎戰國人健康頭號殺手的部署工作重點,以下為其第一人稱的訪談內容整理:

日期:2021-02-25

幸福熟齡

癌症都是慢性發炎害的?揭7大致癌元凶...從吃到住無所不在!

癌症是惡性腫瘤的其中一種,癌細胞是由正常細胞基因突變而來,致癌基因突變有一定的難度,因為細胞中有一套DNA修復系統,以修復突變的基因,所以開始癌化的細胞,需要經過很長的時間(約15年以上)才能完全癌化。而且,癌細胞與正常細胞不同,有著無限生長、複製、轉化和轉移等特點,因此難以控制、消滅。

日期:2020-01-16

今選頻道

檳榔族嘴破2周 恐為口腔癌警訊

台灣口腔癌發生率高居世界第1,衛福部公布的最新國人十大癌症統計顯示,口腔癌在男性癌症死因中排名第4位,僅次於肺癌、肝癌以及大腸癌。

日期:2018-01-04

產業時事

從FDA批准轉變 探新藥下波浪潮(下)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批准藥物轉趨嚴格,個中原因與中美關係緊張、臨床指標等因素有關。就此趨勢,建議投資人關注癌症、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及皮膚疾病之新藥,較有望豐收出場。

日期:2023-02-22

品味人生

三大步驟抓對你的健康組合

如果說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財富,那麼健檢就是人生財富最重要的健康投資,缺了這一步驟,人生將無以為富。只不過理財的成敗,繫於投資人選擇了什麼投資組合?而聰明的健檢更像理財,是否能依自己所需選對健檢組合,找到適合自己的健檢中心,這些都足以左右健康投資的成敗。

日期:2008-07-24

產業時事

台灣「精準醫療」4大優勢!對症下藥讓患者不必嚐百草 國衛院多方合作強化軟實力 精準治療讓醫療資源最大化

近年全球「精準醫療/Precision Medicine」產業快速發展,透過科技化的基因定序,讓醫師能對症下藥,減少醫療資源的浪費,造福更多病患。2021年,台灣被英國《經濟學人》雜誌評選為「個人化精準醫療發展指標」亞太區第2名,顯見台灣已乘上「精準醫療」的航空母艦,走入偉大新航道。

日期:2023-12-14

競爭力

台大健檢趨吉避凶 不推銷恐懼

每月一日開放未來六個月預約名額隨即「秒殺」一空,這不是哪家當紅餐廳一位難求的魅力,而是台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健檢服務的品牌力。

日期:2019-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