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共有1136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競爭力

不要過度追求別人與自己的想法都相同,不然你也會變成正義中毒的一員

名人出軌、政客失言、Me Too風波、Youtuber形象翻車﹍﹍這些本與我們無關的人事物,為何使我們滿腔怒火、忿忿不平,並不斷在社群網路掀起炎上、公審、肉搜等「正義」行動,甚至能令某些人口出惡言、做出人身攻擊,導致戰火愈演愈烈?《正義中毒》作者以腦科學角度解析人類之所以無法原諒他人的思維模式,提出:「正義中毒是大腦的一種機制,任何人都可能陷入此狀態。」

日期:2024-03-18

產業時事

數位轉型的過程,轉型是重點,數位只是工具!陽明(2609)董座鄭貞茂:中小企業轉型要釐清2件事

陽明海運為臺灣的貨櫃三雄,現為全球第九大海運公司,在2022年迎來50週年。過去在新冠疫情衝擊全球的狀況下,陽明海運受到不小震盪,但卻能在當中確立自己的戰略角色,創造出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績。2020年鄭貞茂接任董事長後,持續推動數位轉型和永續經營的策略,在疫情期間也帶領陽明海運攀上高峰。隨著數位科技優化了內外部的服務,未來也將朝向「海洋科技運輸公司」的定位邁進,成為世界航運中重要的一環。

日期:2024-03-15

競爭力

嘉義不只有雞肉飯、阿里山日出... 翻轉舊監獄、荒廢地,這群人找到留下來的理由

健康黝黑的皮膚,頂著一顆光頭,身穿靛藍色制服,常被誤認為受刑人的葉哲岳,人稱工頭,「因為我都帶頭去做工」他是駐點在嘉義舊監獄(獄政博物館)的台灣田野學校負責人暨執行長。

日期:2024-03-14

投資理財

投資ETF,該選0050還是0056?20多歲小美編存股0050告白:定期定額5大好處「後悔沒更早開始」

存股該選0050還是0056?我常用一個概念來比喻, 很多人馬上就聽懂了:買0056,就好像是種水果,每一季都能收成,而買0050 比較像種昂貴樹木,要很長的生長期,可是到最後會賺比較多的錢。假設你還是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哪種策略,可以從三個方向去思考。

日期:2024-03-14

產業時事

中國旅客別來、電動車比亞迪休想設廠!印度總理莫迪的強硬霸氣 老謝:台商在印度大商機來了

來到印度第一大經濟城市孟買,我們用一天的時間走訪孟買重要景點。儘管印度駐台的葉達夫會長希望我們少看印度傳統的地方,但我覺得,認識一個城市要從底層看起,才能感受到這個國家,社會的蛻變。

日期:2024-03-09

職場生活

“It’s becoming warmer.” 不是天氣變暖和了,而是…

Michael與不熟的外籍同事搭同一部電梯,為了化解無話可談的尷尬,他想到外國人最喜歡聊天氣,前幾天很冷,今天回暖,便主動開口說:「It’s becoming warmer.」原本只是隨口一句閒聊,沒想到對方開始大談全球暖化問題。Michael一時愣住,不知怎麼接話,原來老外以為他要談全球暖化。來看看幾個談天氣相關的常見錯誤。

日期:2024-03-08

今選頻道

眼淚失守! 全台第一隻安寧病房輔助治療犬 陪末期病患走完人生最後一哩路

「也許該來的還是會來,但至少這段時間,我不是孤單一人,我還能感覺到自己是被關心的。」李大哥已經住進安寧病房好一段時間了,面對即將來臨的死亡,讓他卸下心房、陪伴他的不只是醫療團隊,還有牠-Oba,一隻黑色的拉不拉多,也是全台灣第一隻「安寧病房輔助治療犬」。

日期:2024-03-07

產業時事

八十載台南老飯店 蔣經國到賴清德都是座上賓 這桌台菜見證台灣政經變遷史

(今周刊1420)電視劇《繁花》熱播,戲中金句「你以為吃的是龍蝦,實際上吃的是機會」,也反映出餐廳和商場的真實面。看台南阿霞飯店,如何在大時代中崛起、代代傳承。

日期:2024-03-06

今選頻道

黃永松的《漢聲》人生 用一根線拉動一整片天空

《漢聲》雜誌創辦人黃永松因肝昏迷入住加護病房多日,周一(3/4)離世,享壽80歲。作家好友楊渡在臉書上發文證實,黃永松是在凌晨4點30分辭世。楊渡說今天早晨接到黃永松兒子的簡訊,說父親因肝昏迷住在加護病房多日,週日原本想移到安寧病房,但因怕身體無法承受而未移動。「我總感覺,永松兄是來這人世修行的神仙,修行圓滿了,要回去天庭。他為世間的神佛廟宇做了那麼多事,為民俗藝術的保存,奉獻那麼多心血,為文化的傳承創新,貢獻一生,我相信,天上神佛都會看顧著他的。」楊渡說,黃永松是民間工藝、表演藝術、民俗文化、廟宇建築、古蹟保存、歷史真相等的傳承人,也是守護神,如今,守護世間的神仙,功德圓滿,要回去天庭了,願天上神仙一起來守護他,伴著他遠行。《漢聲》雜誌辦了近半個世紀,它用細琢精雕的方式,完成了「福建土樓」、「貴州蠟染布」等,一篇又一篇,驚人的文化報導,受到了《時代》雜誌、BBC等國際媒體的肯定。黃永松,這位替「中國結」命名的老人,至今還提著鍬,在文化土壤上掘著,他說,他是拉風箏的人,想「傳」,也盼著人「承」。(原文刊載於2017/11/29,更新時間為2024/3/4)

日期:2024-03-04

職場生活

麻疹群聚案爆發,散布力強到「2小時空氣都還有病毒」!傳染途徑、症狀一次看,3族群快打疫苗

疾管署周三(2/28)公布今年首起麻疹群聚,是1名30多歲的醫護人員,於工作時接觸到2/19發布的本土個案確診,目前已匡列個案接觸者共306人。由於麻疹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傳染力極高,醫師黃軒就指出,目前最好的預防方法是接種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也提醒3大高風險族群,盡速施打疫苗。

日期:2024-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