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共有2183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3
存股助理

存股助理第414期︱凱撒衛明年推出除菌水龍頭,獲利振衰起蔽關鍵

凱撒衛(1817)因為越南房地產不景氣,獲利陷入低迷。然而,公司研發長達6年之久的「電漿滅菌水龍頭」計畫明年正式上市,我們視之為振衰起蔽的關鍵。存股池中,預計明年可望出現新產品效應的企業計有崧騰、櫻花與麗豐KY,我們一併做個整理。

日期:2023-12-06

產業時事

慧誠智醫揪出醫院管理痛點 榮總、馬偕、奇美⋯都是客戶 通吃人寵醫療商機 台灣小新創攻全球11國

慧誠智醫團隊長時間在醫院蹲點,找到手術室、病房、用藥等管理問題,靠著自研系統替醫院解決痛點,打進台灣、泰國、日本等十一國醫療市場。這家年僅七歲的新創,究竟有何本事?

日期:2023-12-06

職場生活

最令人想哭的《哆啦A夢》!不要嫌棄父母太平凡:你的爸爸也曾是個小男孩,卻犧牲夢想罩住了整個家

《哆啦A夢》有一集特別感人。大雄的爸爸因為工作喝得酩酊大醉,大半夜回家了還大喊大叫:「老闆,再來一杯……」被爸爸吵醒之後,大雄很生氣,就透過時光機把已經過世的奶奶請來了,大雄的本意是希望奶奶好好地教訓一下爸爸。

日期:2023-12-03

產業時事

電資外商採購連四年破二千億美元 壯大臺灣供應鏈韌性

全球局勢動盪、國際貿易思維轉變帶動供應鏈重組,但電子資訊外商對臺採購金額仍創下連續四年突破二千億美元,凸顯臺灣電子資訊產業供應鏈在全球扮演無可撼動的重要地位。臺灣產業鏈水準獲得國際信任,又逢外商擴大採購力道加持,助攻臺股大盤站上萬七關卡,睽違30年,臺、港股出現黃金交叉,臺股正式超車港股,見證歷史榮耀時刻。為感謝國際夥伴協助臺灣產業發展尖端技術,提升在全球供應鏈的戰略地位,二○二三經濟部電子資訊國際夥伴績優廠商頒獎典禮,由經濟部長王美花頒發七大獎項予二十家國際大廠,當日與會大廠總市值近四○○兆元,持續以高附加價值、永續科技、創新應用等關鍵技術在臺落地扎根,壯大臺灣供應鏈韌性,讓臺灣+1走向世界的臺灣,非臺不可。

日期:2023-12-01

職場生活

鞋業大亨跨足餐旅業,寶成二代蔡明倫:把台灣茶文化推向國際 寶元紀2024揮軍日本京都

卸下寶成鞋業董事長一職的蔡其建,一手打造以茶為核心的品牌寶元紀,長子蔡明倫,更是一肩扛起操盤手的工作,在南投、台北打造頂級旅宿、餐廳。他也預告,集團旗下位在三義,投入十年打造的茶文化園區將在明年農曆年左右開幕,首間海外門市寶元紀京都Boutique Store也將在明年三月營運。

日期:2023-11-30

投資理財

曾經沒有存款全靠著信用卡額度過日子...一個月光族的財務逆襲:《聖經》裡的4個金錢觀改變我的人生

在2002年3月5日那天,也就是我21歲生日的前一天。我剛離開海灘,開著敞篷車,沿著佛羅里達州一條繁忙的道路行駛,來到一個小聯盟棒球場前。我剛領薪水,當時氣溫華氏75度(約攝氏24度),陽光明媚,我兩個最好的朋友飛過來要幫我慶生。表面上看來,我過著夢想般的生活,但實際上它掩蓋了我真實的財務狀況。那時我汽車在路上熄火。事發突然,甚至沒時間把車子停在路肩。我閃著警示燈,希望後面的車不要追撞過來。我試著重新點火,大約嘗試8次後,我放棄了。

日期:2023-11-30

產業時事

產業加值》手把手培育農業人才、吸引大學生上山實習 走出課堂 他們為農村注活水

(今周刊1406)「我們這裡房子有一半是沒有住人的,聚落中127人,平均64歲。」在雲林縣水林鄉灣西村一座小黃瓜農場內,36歲的青農黃衍勳,指著周邊一片寂靜的老舊房舍侃侃而談。

日期:2023-11-29

產業時事

25歲創業就被倒帳、合夥人落跑,咬牙拚到連蘋果、比亞迪都要它!「電動起子王」的翻身故事

「台灣第一大電動螺絲起子廠」奇力速,成功打進蘋果、三星、比亞迪等供應鏈,堪稱台灣隱形冠軍。而它的起始,得從一位電氣技工的創業夢說起。

日期:2023-11-29

職場生活

官二代「失敗者」、曾窮到沒錢想跳樓…金馬最佳新導演卓亦謙因好友6千字遺書拍《年少日記》:希望讓人互相擁抱

《年少日記》是電影裡少年的日記,也是香港導演卓亦謙對憂鬱反思的日記,同時,他更用這部作品,擁抱所有被壓抑、受傷的靈魂。

日期:2023-11-29

產業時事

第三類半導體漸成主流!為何這讓台灣半導體設備及材料商 有機會變成全球A咖?

台灣是全球公認的半導體製造重鎮,但為何台灣似乎叫不出一家名震國際,大家不能不來下單的半導體設備商或材料商?以設備商為例,市場上叫得出名號的A咖大多是歐美日品牌,例如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柯林研發(Lam Research)、艾司摩爾(ASML)或東京威力科創(TEL)。但在部分國內半導體業界人士眼中,歐美日大廠獨霸現今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的局面,可能隨著第三類半導體(或稱化合物半導體)需求激增而有所改變。因為,與當前的矽基半導體相比,碳化矽(SiC)、砷化镓(GaAs)或氮化镓(GaN)等第三類半導體儘管市場規模相對不大,近幾年卻快速成長,前景極佳,成長空間非常大。而且,第三類半導體的設備主流尚未「定於一尊」,給了台廠迎頭趕上、甚至與國際A咖平起平坐的機會。或許在10~20年後,專攻第三類半導體的本土設備商或材料商,可望成為台灣半導體霸業在矽基半導體之外的第二隻腳。

日期:2023-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