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共有239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5
產業時事

太陽能維運龍頭聚恆以人為本 讓永續綠能持之以恆

太陽能發電是臺灣2050年淨零轉型12項關鍵戰略之一,聚恆科技是國內老字號太陽能系統、建造與開發一條龍服務EPC大廠,累積20年經驗能量,完成國內系統電廠總裝置突破350MW,也將觸角延伸至東南亞、日本。董事長周恒豪白手起家,秉持以人為本理念,兼顧利害關係人權益,推出業界唯一雙保政策,提供投資人20年保固、保證發電量,用好口碑讓永續綠能持之以恆。

日期:2023-10-11

產業時事

台塑石化能源轉型邁大步 成立福能公司 盼成企業創能減碳新幫手

身為石化產業的領航者,台塑石化公司從能源、生態等面向著手逐步轉型,不斷投入技術研發,導入人工智慧進行製程改善,整合經濟、環境、與風險控管,提升自身競爭力的同時也能帶領產業升級,為產業轉型設立新典範。甫成立的福能公司更是以再生能源與儲能為標的,以創造清潔能源、永續社會發展、倡導有責消費與生產為公司願景,期望成為企業創能減碳的幫手,RE100企業社會責任的助力!

日期:2023-09-15

產業時事

「綠能你不能?」在野黨頻攻綠能政策,鄭文燦盼勿污名化、經部籲勿傷害產業競爭力

在野黨近期針對再生能源發動「綠能你不能」等議題攻防,更質疑新竹市長高虹安遭起訴,是為轉移焦點。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周三(8/16)強調綠能產業規範有清楚法律規定,任何人或公司只要踩了紅線,就必須接受法律制裁,但他呼籲不要污名化綠能,如此討論態度是不好的。經濟部也特別發布新聞稿聲明,相關言論不宜汙名化、醜化綠電,發展綠電是國際趨勢,已成台灣產業發展重要的生產要素及基礎建設一環,包括在野黨候選人也相繼提出發展更多綠電的願景,相關攻防不應傷害台灣產業競爭力。

日期:2023-08-16

產業時事

台灣困局》農地篩選、廠商遴選、監督除役不明確 「低地力」圈地種電 綠能發展區爭議難解

為衝刺光電目標,經濟部「綠能發展區」政策,將從「低地力」土地篩選出光電專區,鬆綁農地種電限制。但劃設原則、區位範圍、參與機制仍不明,就準備倉促上路,引發國內超過八十位學者連署反彈。

日期:2023-08-16

產業時事

北捷車廂汗臭味很難忍,尖峰降至23度有感降溫…月增200萬電費漲票價?蔣萬安喊扛了

日頭赤炎炎,每天有200萬搭車人次的台北捷運車廂,日前有網友發文抱怨,冷氣不涼,空氣中瀰漫汗臭味,質疑是經濟部限溫令所致。不過能源局強調,對20類場所的規範,沒有包括捷運車廂內的溫度。對此,台北市長蔣萬安日前在臉書宣布,將北捷夏季冷氣溫度調降,非尖峰時刻24度、尖峰時刻23度,預估每月電費將增加200萬至250萬,蔣萬安周四(8/10)受訪強調,運量的確有增加,「相關的費用,我們都可以支應」。

日期:2023-08-10

職場生活

NISSAN在台踏實佈局,全新ALTIMA引爆“駕馭本質”

曾在台灣創下無比榮光的“四門房車”,雖然受到休旅與電車興起,讓市場佔有率逐漸下滑,但探究其最能展現操控特質的車格、最能體現門面地位的外觀造型,仍是不少消費者的心中所愛。

日期:2023-08-04

產業時事

台塑、中油、和泰都參戰,護國神山把它當救星 30兆氫商機卡位戰

(今周刊1388)高盛報告指出,2050年氫能潛在產值高達30兆新台幣。衝著這個龐大的利益,以及國際話語權,各國卯足全力砸錢發展氫能,國內產業也虎視眈眈,開始埋頭尋找商機⋯⋯。但在這場國際卡位戰中,腳步落後的台灣,究竟要從何開始急起直追,政府又能否帶著企業,搭上最後一班氫能列車?

日期:2023-07-26

產業時事

新能源國際論壇》祭10萬元高薪覽人才,台灣風光雙電如何開展綠能新未來?

在政府政策支持與民間企業協力下,太陽能與風力發電成為國內相對成熟綠電。面對能源新賽局,2023第七屆新能源國際論壇,經濟部能源局副局長李君禮強調政府將以積極務實態度,促成電業、產業與民眾共同進行,逐步完成綠能拼圖,透過國內唯一本土風電業者台亞風能總經理劉弟勇,與甫完成志光漁電共生案場的大亞綠能董事暨聚恆董事長周恒豪帶來專題演講,配合國家政策展綠有成,攜手照亮台灣風光雙電新未來。

日期:2023-07-24

產業時事

新能源國際論壇》國際銀行只認台積電,其他廠難買綠電...王美花:規劃擔保機制助攻融資,近期公佈!

台灣許多參與國際供應鏈的廠商亟需購買綠電,但在離岸風電開發部分,因國際大型融資銀行與出口信貸機構,對台積電以外的台廠不熟悉,導致開發商信用評等受影響,且融資信心不足,讓台積電以外廠商難買綠電。《今周刊》周一(7/24)舉辦第七屆「新能源國際論壇」,經濟部長王美花以「能源政策新藍圖」為題演講時透露,政府已就此設計出口信貸擔保機制,要讓這些台廠買得到綠電,近期將會公開說明。王美花說,近期國內幾家大廠反映其國際客戶對2030年前的綠電要求突然變得很明確,現在就得下訂,因此擔保機制對離岸風電第三階段第一期開發很重要,能讓離岸風電開發時可尋求更多元的買家。《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致詞時則指出,自2017年首屆「新能源國際論壇」後,台灣能源轉型展現卓越成績,如風光發電在今年7/7中午達到806.5萬瓩(kW),風、光電雙創歷史新高,每5度電中就有1度電是綠能,這是台灣能源轉型最「風光」的一刻。太陽光電產業永續發展協會理事長蔡佳晋則致辭表示,台灣須重視開發太陽光電時土地取得的問題,如台灣農地不比日本少,而日本糧食自給率35%、台灣32%,日本的案例顯示,其糧食危機並不構成再生能源發展阻礙,重點在如何協調、說明。

日期:2023-07-24

職場生活

省電燈泡其實不省電?冷氣「開整天vs.開8小時」誰較省?達人破解用電迷思 不怕夏季電費飆

炎熱的夏季來臨,又到了用電高峰的季節,而6月也迎來夏季電費計價。為了不讓夏季電費暴增,網上開始有許多「教學」教大家如何省電,包括半夜電費較便宜、燈具換成省電燈泡、隨手關燈等,不過,想真正省電費,一定要先破除迷思,別踏入假省電陷阱。

日期:2023-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