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共有216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1
產業時事

台南市長黃偉哲:下一代台南人不必在發展與生態之間作抉擇

今年5月中旬,台南市長黃偉哲響應綠色和平倡議,代表台南市府簽署「緊急氣候宣言」,訂出2030年台南住商用電實現零碳排;再生能源裝置量達45億瓦(4.5GW),預計每年可減排333萬噸碳排放。

日期:2021-10-25

產業時事

馬雲解封透露訊號!謝金河:中國可能「放緩監管」靜觀港股彈升

馬雲解封透露的訊號這兩天,香港最熱的新聞,一個是特首林鄭月娥摔斷手骨,另一個是馬雲來到香港,與香港商界人士會面,更大條的是,馬雲到了香港,再轉往歐洲的西班牙度假,這期東週刊以這個主題當封面故事報導。馬雲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中國政經最敏感神經,這回馬雲的解封,也可能代表著中國未來政經情勢的新變化。

日期:2021-10-21

產業時事

中國Q3 GDP年增率跌破5% 台灣可望超越中國!謝金河:IMF常錯估台灣,參考就好

台灣第3季GDP年增率可能超過中國!在恆大危機及加大力道監管壓力下,中國公布第三季GDP年增率只有4.9%,比預期的5%略低,第四季若再加入能耗雙控的變數,可能出來的數據會更加不如預期。而且第三季台灣的GDP年增率有可能超過中國。這幾天,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的數字值得留意。

日期:2021-10-20

產業時事

恆大危機讓中國政府進退兩難…IMF前首席經濟學家:是他們把自己逼到了絕境

「對中國政府來說,這是一道如鯁在喉的『第22條軍規』……。」面對《今周刊》的詢問,曾任國際貨幣基金(IMF)首席經濟學家、現任美國哈佛大學經濟學及公共政策講座教授的羅格夫(Kenneth Rogoff)如此比喻。

日期:2021-10-18

產業時事

拉閘限電突如其來!A股們瞬間拉警報 中國GDP搖搖欲墜、法人也擔憂

「東北電網全網頻率調整手段均已用盡,系統頻率低於正常範圍內的最低值49.8赫茲,為保證電網安全運行,採取事故拉閘限電⋯⋯。」這是中國國網東北電力調度控制中心,於9月23日發出的一則公告。

日期:2021-10-18

產業時事

鴻海三款電動車亮相! 加速至100公里只需2.8秒、續航力可繞台灣一圈 郭董:71歲最好的生日禮物

鴻海(2317)在今天舉行的鴻海科技日,展示了預告已久的三款電動車,包括休旅車Model C、旗艦轎車Model E,與電動巴士Model T,其中電動巴士預計明年就在南台灣正式上路,Model C則可望成為進軍東南亞市場的先鋒。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是今天典禮上的特別嘉賓,他親自駕駛旗艦轎車Model E進場,並表示這是他「今天71歲生日的最好生日禮物」。值得注意的是,今天應邀觀禮的來賓包括了越南駐台北代表阮英勇,不禁讓人聯想在泰國國營石油公司PTT之外,「鴻海血統」電動車的下個市場,是否就是人口接近1億人的越南。

日期:2021-10-18

產業時事

搭乘售價百萬內的Model C出場 嚴陳莉蓮:短短一年端出成果見識「鴻海速度」

裕隆集團與鴻海集團合資成立的鴻華,在短短一年台灣自主研發下,全新電動車今(18)日在鴻海科技日亮相,並由裕隆集團執行長嚴陳莉蓮打頭陣,乘坐Model C電動車款現身,鴻海創辦人郭台銘緊接著親自駕駛Model E出場,成為目光焦點。

日期:2021-10-18

產業時事

能耗雙控風暴來襲 綠電成台灣經濟新動能 他點名3家大廠拿下主場優勢

中國今年加強落實「能耗雙控」政策,同時加強控制能源消耗量總量與強度,迫使地方政府在工業生產旺季祭出限電措施,諸多企業總產能近乎腰斬、重創工業重鎮。中國大規模限電凸顯出全球綠能供不應求的挑戰,更可能影響全球下半年經濟成長。反觀台灣,政府早在2016年便積極推動能源轉型政策,目標是2025年綠電發電量要在占台灣發電量20 %。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日前(16日)攜三家台灣離岸風電供應商接受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老謝看世界》訪問時,先是提交台灣這三年培植綠電本土供應商的成績單,並樂觀預估台灣至2025年風電產業投資可達6000億元以上,預估綠電將是台灣經濟成長的新動能。受訪最後,沈榮津也以中國此次無預警限電,提醒台灣在能源自主的路上要更努力。

日期:2021-10-18

麥克連 給想知道如何選股操作的你:頂尖操作思維

【麥克連】20211017精選個股:今年順利轉虧為盈、明年獲利具爆發性增長動能,市場潛在商機及題材濃厚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1-10-17

麥克連 ─ 給想以法人角度思考投資的你:看懂法人佈局

【麥克連】20211017精選個股:今年順利轉虧為盈、明年獲利具爆發性增長動能,市場潛在商機及題材濃厚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1-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