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共有1123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7
職場生活

抗便祕你吃對了嗎?7種燙青菜纖維量比一比,「它」竟是高麗菜3倍...益生菌助排便,8種人別吃

台灣民眾多外食,常常膳食纖維攝取不足引發便祕之苦,曾有醫師分析,國內20至50歲人口近25%有便秘問題,65歲以上比例更高達4成,若以性別區分,女性比男性更嚴重,便秘比例約有4成之多。健康意識抬頭,不少民眾也會攝取益生菌改善便秘情況,但若是長期飲食習慣不佳,腸道反應變差後,吃再多益生菌也無效;大家也知道多吃膳食纖維可以幫助排便,但其實吃到「非水溶性纖維」,反而會更容易便祕。以上班族為例,中午出外覓食常常點一盤燙青菜來吃,但你知道哪種青菜膳食纖維含量最多、哪種最少嗎?營養師指出,以小吃店常見的燙青菜種類來說,高麗菜所含的膳食纖維含量最少,地瓜葉的纖維最多,幾乎是高麗菜的3倍之多。

日期:2023-03-02

職場生活

男性年過50歲 解尿異常快檢查 攝護腺肥大不治療 小心腎功能變差

攝護腺是男性生殖系統特有的腺體,它位於膀胱和尿道之間,大小相當於一顆貢丸,逾五十歲男性若有頻尿、尿不乾淨等困擾,得盡速就醫檢查,並進一步與醫師討論治療方式。

日期:2023-03-01

產業時事

四年燒光創業資金 心底一句話點亮氣體監測商機 台積電的檢測小夥伴 創控如何絕境重生?

曾經是個懷抱矽谷夢的創業家,王禮鵬如何從生技領域的失敗中轉換跑道,攻進台積電與美光等半導體大廠,甚至成為美國國土上負責環境監控的關鍵設備商?

日期:2023-03-01

職場生活

97歲辜寬敏傳因肺腺癌離世…不只胸痛胸悶要注意,肺腺癌有7大病徵!台大醫:這樣做才能救命

總統府資政辜寬敏於周一(2/27)上午8點55分辭世,享耆壽97歲。1926年出生的辜寬敏,是台灣望族鹿港辜家成員,其台獨立場鮮明,已逝前海基會董事長、總統府資政辜振甫是他同父異母的兄長。台北榮總表示,辜寬敏是住院中過世,是否為肺腺癌等病況細節不便說明。據研究統計,近7成肺癌比例屬於肺腺癌類型。早期肺腺癌,常被形容為「靜悄悄」的癌症,多數肺腺癌患者,本身無抽菸習慣、不焚香拜拜,也沒有天天下廚,加上症狀與大部分肺疾病相似,而常被忽略,一旦診斷出來時,往往已是晚期。台大癌醫中心分院副院長陳晉興特別提到,十大癌症死因之首--肺癌已經蟬聯多年,男女癌症死亡第一名都是肺癌,不是抽菸才會罹患肺癌,二手菸、廚房油煙也都是成因,特別是「非抽菸」而罹患肺癌的比例逐漸攀升。陳晉興說,「我們的肺就像冷氣機的濾網,冷氣機可以洗,我們的肺只有一個、要跟著到老,民眾要重視空汙對肺癌的影響,而且定期做肺癌篩檢,也就是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只有LDCT可以提早救命」。

日期:2023-03-01

產業時事

梅花肉要少吃?10頭有6頭「打針有病變肉瘤」…他在豬肉攤工作談「賣肉經」,農委會出面了

近日網路上流傳,豬肉部位中的梅花肉容易長出「病變的腫瘤」,主要是此部位接近打針的地方,因此建議盡量少吃。農委會週三(2/22)傍晚澄清說明,國產毛豬在屠宰過程,均經過屠檢獸醫師逐頭檢查,多年來已建立完整肉品檢查及汰除機制,如有發現不合格之肉品,均判定廢棄不會流入市場,衛生安全無虞,消費者可安心食用。

日期:2023-02-22

產業時事

從FDA批准轉變 探新藥下波浪潮(下)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批准藥物轉趨嚴格,個中原因與中美關係緊張、臨床指標等因素有關。就此趨勢,建議投資人關注癌症、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及皮膚疾病之新藥,較有望豐收出場。

日期:2023-02-22

職場生活

要價數萬元「老茶」卻有重金屬、農藥甚至是黴菌?醫師、茶農教戰怎麼保存才能健康喝

不少台灣民眾愛喝茶,較講究的還會自行購買或收藏高級茶沖泡飲用,然市面上的茶葉百百款,甚至有行家特愛存放了10幾年甚至更久的「老茶」,要價甚至數萬元!但茶要怎樣喝才能安心?要注意哪些有害物質殘留?超標的茶喝多了有何隱患?就由毒物醫師、主管機關、專業茶農說分明。

日期:2023-02-17

職場生活

肝癌切掉19公分腫瘤和2/3的肝後,癌細胞又轉移至肺...北醫教授韓柏檉的抗癌感觸:老天爺要我學放下

原本醫師判定只有3個月的生命,作者打破了統計數字,創造了生命奇蹟。他肝癌切掉3分之2的肝,癌細胞轉移至肺部滿天星,化療25次、電腦刀放療12次、口服鏢靶藥,3年後復發再開一次刀。現在活出這樣的燦爛笑容,他怎麼做到的?

日期:2023-02-16

職場生活

宜蘭這家教會醫院做對什麼 讓梵諦岡來台高層都說讚?如何實現「愛是在別人的需要上,看見自己的責任」?

由天主教靈醫會成立的羅東聖母醫院,是蘭陽地區第三大醫院,2022年歡慶創立70周年生日。就在2022年12月,羅東聖母醫院的遠距醫療中心正式揭牌,主要為其負責的宜蘭縣大同鄉及南澳鄉民眾服務,不但能滿足偏鄉民眾的基本就醫需求,又能降低頻繁進出醫院的感染風險,更省下民眾來往醫院的大筆交通支出。羅東聖母醫院也在2022年11月,成為邁入第23年的「傑出基金金鑽獎回饋社會公益活動」的受贈單位。不僅如此,來台參加聖母醫院70周年活動的梵諦岡教廷兩位高層神父,對於聖母醫院遠距醫療中心,結合現有科技、將關懷第一線直接推到偏鄉的做法,印象非常深刻。 遠距醫療不是新鮮事,問題在於如何切合民眾的就醫需求,找到痛點。那麼,羅東聖母醫院在這方面,究竟做了什麼?

日期:2023-02-12

產業時事

中研院院士朱雲漢67歲直腸癌離世…3大症狀和大腸癌不同!名醫圖解差異:做這個步驟能預防

中研院院士朱雲漢週日(2/5)晚間9點在家中離世,享壽67歲,朱雲漢的哥哥朱雲鵬週一(2/6)凌晨在臉書發文,證實弟弟已經往生。朱雲鵬臉書寫下:朱雲漢於昨晚9時在家中安詳往生。感謝他一生對社會與國家的付出。感謝諸位師長和先進對他的照顧。感謝親朋好友對他的關心。也感謝他所任職蔣經國文教基金會同仁的支持與協助。不捨。不捨。祝福他一路好走。

日期:2023-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