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共有332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4
職場生活

台灣慢性病風暴》「若能早點投資健康...」心臟放了13根支架的施振榮領悟:「生老病死一定會有,不健康的日子愈短愈好!」

9月14日,知名演員龍劭華猝逝,享壽68歲,相驗死因為「疾病因素」。龍劭華有逾10年糖尿病史,而糖尿病常見的併發症之一就是心血管疾病,他的猝逝是因病奪命的冰山一角,如一整座冰山般的慢性病風暴早已悄悄籠罩全台!台灣自五月爆發本土Covid-19疫情後,至9月21日累計死亡840例,死亡案例中,令人不安的現象就是高達九成有慢性病史,其中為數極少的3、40歲年輕死亡個案,也有近七成是慢性病患者。

日期:2021-09-22

職場生活

「肺部像快被壓碎」!22歲女打完莫德納竟「雙側肺血栓」 原因恐與吃「這款藥」有關

新冠(COVID-19)疫情尚未停歇,各國陸續擴大施打疫苗,在疫苗覆蓋率持續提升下,也傳出不少副作用事件;近日有一名22歲女子在接種完莫德納(Moderna)疫苗後,竟開始出現上下樓梯喘不過氣等狀況,就醫檢查發現雙側肺部出現血栓。醫師研判,會有如此症狀,恐怕是與服用的藥物有很大關聯。

日期:2021-09-17

投資理財

買60萬國產車,養車10年花費驚人!他42歲就退休:避開人生8個錢坑,提前10年財富自由

編按:作者吳家揚小時候家裡是開麵包店,前門賣麵包和雜貨,屋後則是麵包烘焙場所,小學二年級起放學就先回家當童工幫忙賣麵包。並非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他,為何能在37歲財富自由、42歲提早退休?吳家揚認為,首先要了解一輩子的收支全貌,這是人的大財庫,記得一定要將家人一起納入規劃。將已經有的、未來會有的,一筆一筆列出來,愈詳細愈好。接下來檢視自己的財務觀念,他花錢的態度和做法如下。

日期:2021-09-13

職場生活

賣房替兒子還債,還被兩兄弟嫌棄...80歲老母親在養老院斷氣悲歌:人老了「請自私一點」

鬼門即將關閉,但鬼故事還是要說的。這是一則,「母親像月亮一樣,照耀我家門窗」的故事。但願,所有的熟年朋友,都優先照顧自己,而不是成年的孩子。

日期:2021-09-06

保險稅制

母親臥床10幾年,兒子燒掉400多萬嚇到:幫全家買44張保單,保險存下2200萬「我不要再拖累家人」

知名理財顧問吳家揚,從高中開始接觸股市,因為工作和投資安排得當,37歲財富自由,42歲開始享受退休樂透人生。目前致力推廣投資理財教育,希望幫助大眾晉升財富自由階級。

日期:2021-08-30

財經時事

東奧》為何這麼多奧運金牌得主要賣掉獎牌?悲慘原因曝光

在奧運場上獲得金牌不代表一生就能榮華富貴,綜觀奧運100多年歷史中,有不少得主選擇賣掉寶貴的獎牌,專家指出,得主賣獎牌,背後原因通常很「悲慘」,除了生活不濟外,還有人必須接受心理治療。

日期:2021-08-09

全台防疫報導

今本土6例12死》陳時中親解釋「死亡飆高」原因 最快下周先開放這類人混打「AZ+莫德納」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7)日公布國內新增10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6例本土及4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2例死亡。針對死亡人數突然飆升,指揮官陳時中也親自解釋原因。

日期:2021-08-07

職場生活

母親的喪禮,兄弟卻來鬧著叫我把500萬吐出來...一個孝子的悲劇:我承認對不起老婆小孩,卻沒愧對過我媽

禮儀師帶著一位家屬進來撿骨室。這位家屬在講電話,對話聽起來不怎麼愉快。

日期:2021-08-07

職場生活

為什麼遇到問題時,要多聽可能引起我們心理疼痛的意見?

搜尋不僅是搜尋資訊,更是對未知世界的探索。當遇到問題的時候,我們應該有向外搜尋的意識,發現未知的自己,獲得外界的幫助。

日期:2021-07-22

財經時事

暴增17死亡!其中3例皆為40多歲年輕人 有1例本身無慢性疾病

指揮中心今(5)日公布,新增17例死亡個案,為14位男性、3位女性,發病日介於5月16日至7月2日,確診日介於5月19日至7月5日,死亡日介於6月28日至7月5日。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今天特別就其中的三位提出說明,年紀都只有40多歲的年輕人,當中更有一位沒有先天的慢性疾病。

日期:2021-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