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共有370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0
職場生活

很多人都搞錯:憂鬱症的反面不是快樂,是活力!一個90後小記者:我在精神病院抗憂鬱的38天

「或許是被鬼附身了吧?」發病初期,在我還沒意識到這是憂鬱症前兆的時候,我是這樣對自己解釋的。什麼時候開始發現事情不太對勁的呢?我出現了閱讀障礙和表達障礙。有一次...

日期:2022-08-18

職場生活

才熬到2孩子大學畢業,還有結婚基金和夫妻倆的退休金要準備...57歲的中年苦嘆:長壽是種煎熬

金永壽與他那個世代的人一樣,不懂得替自己留點餘地。只要公司一聲令下,只要目標訂了下來,就必須立即「向前衝」。他不僅忠於自己的職務,也忠於公司的應酬,公司的任何要求,總是擺在第一順位。公司的電話就是最好的例子,他從來沒利用過公司的電話處理私事,即使同事們都任意使用公司電話,但金永壽仍堅持只用公共電話,還說:「私事怎麼能用公司的電話聯絡呢?」不過這樣的日子,僅維持了一年多,直到某次因為小孩生病,他必須打個緊急的電話為止。

日期:2022-07-15

職場生活

母親熱衷炒股,她淚「工作後薪水全替家裡還債」...無底洞家人啟示:善良沒有錯, 但妥協要適可而止

「心存善念」是做人的根本, 但恰當的說不,是尊重自己,也尊重對方的表現。 我們常常被教導要做個善良的人,但是也常被提醒, 「善良」還是應該拉出底線。

日期:2022-07-11

投資理財

「我加入阮慕驊LINE群組耶!」股市達人老爸也上當…別以為不匯錢就沒事,投資詐騙套路解析

上個週末,接到我老爸的Line電話,說實在話,如果不是特別的事情,他不會打電話給我,大多數時間都是傳Line訊息給我。所以接到他的電話我有一點訝異,不過接下來的對話才更讓我傻眼。

日期:2022-07-07

職場生活

「老公50多歲時被退休了2次」28年家管妻子嘆:我們沒想過離開工作,經濟拮据的寒冬就會來臨

老公退休2次了,第一次是53歲,當時是在大企業擔任職員2年後離職,而且是臨時職員。隔年若是臨時人員名單上沒有他就等於是光榮退休,我們兩夫妻早預料到該年會退休了,當時老公是分店長,該職位不會受業績好壞影響,兩年後就一定得離開(以前的分店長也是工作1~2年後就離開)。但就算知道此一事實,也沒有特別的應對方法。

日期:2022-06-29

投資理財

手握1490張0050的大戶傳奇:鐵工廠老闆一場重病,隔壁床老先生傳授投資秘技,賺到上億身家

編按:資深專職投資人陳韋翰,擁有超過16年的代操與教學經驗,這讓他有機會接觸超過3,000名來自各行各業的大股東、法人、主力與散戶,他發現,這些隱身在你我周遭,低調且毫不起眼的億萬富翁,其致富之道,皆源自於他們共同擁有的「不缺思維」。(原文刊載於2022/5/21,更新時間為2022/9/11)

日期:2022-05-31

投資理財

虧越多的股票,越砍不下手?曾慘賠到一毛不剩...操盤手18年血淚史:把面子還給市場,勇敢停損吧

扁蟲魚是誰?他和你我一樣,只是個沒有特殊背景的散戶。他的投資生涯一路見證中國資本市場改革開放,看著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見識過中國股市剛開始時的風起雲湧;他抄過B股的大底,逃過A股的大頂。他曾經在一年內把少少的本金翻到一百倍之多,卻在入股海的第十年,將資金慘賠到一毛不剩。慘跌重挫後,他也曾一度落魄喪志,是什麼讓他重振旗鼓,重回市場並再創佳績?每個慘賠到黯然離開市場的血淚案例,都曾經有過風光大勝的績效表現。正是因為勝利的甜美滋味,讓人輕忽了失敗慘輸的風險。因此,扁蟲魚在賠掉所有的本金後,重新思考了「風險」這件事。他說:「實際上我只要能避開致命的打擊,哪怕我那些獲利年份的報酬率驟降一半,我的財富擁有量仍要比現在好上很多,生活的起伏也會平緩很多。」

日期:2022-05-24

產業時事

紀實父母、姊妹「餘燼拾珠」之路 朱天文、朱天心 文學世家記住歷史的方式

爸爸朱西甯曾想像自己有個故鄉在山東臨朐,朱天文、朱天心姊妹至今仍念著恩師胡蘭成的禮樂江山。時代變得好快,世人記得什麼?忘了什麼?姊妹倆透過筆,記錄下她們欲妥善存放的記憶。

日期:2022-03-16

產業時事

俄烏戰火若升級,聯準會將扮救世主?一文讀懂台灣受衝擊金融商品

2月24日,俄羅斯總統普丁無預警宣布對烏克蘭開戰,一場號稱二戰以來歐洲最嚴重的地緣政治風暴快速席捲全球。其後,包含美、英、歐盟、加拿大、日本及澳洲等國,紛紛對俄國祭出史上最嚴厲的金融制裁,全球金融市場隨之震盪。究竟,狂人普丁欲將全球經濟帶往何方?俄烏戰爭對台灣又有什麼樣的啟示?

日期:2022-03-02

職場生活

覺得自己是社畜無力翻轉生活?職場專家:突破5個恐懼讓你Playing Big!

疫情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更劇烈震盪工作型態,不難窺見遠距工作極有可能成為常態;尤其,新創公司如春筍般冒出,組織扁平化、去中心化以及資訊透明化,都讓「老闆說東就不敢往西」的情況越發少見,權威命令已不再是唯一真理。

日期:2022-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