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共有586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9
產業時事

有望獨得140億遺產,張國煒回應:大家都是一家人...星宇航空遭質疑錢坑,強調增資「都用在投資」

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過世,留下遺囑將遺產獨留給二房獨子,也就是星宇航空創辦人張國煒,此舉引起大房不滿,大房三子張國政提確認遺囑無效訴訟,台灣高等法院週二(4/25)二審駁回上訴,維持一審判決,若全案確定,張國煒將獲逾百億元遺產。週三(4/26)星宇航空首航洛杉磯,由張國煒親駕該航班,航網也正式跨足北美,對於遺產之事,張國煒僅表示:「沒什麼特別看法,大家都是一家人,就由律師來處理」。北美線被視為星宇航空能否轉獲利的重要關鍵,週三星宇股價一度大漲近7%最高站上34.45元,最後收在34.15元。

日期:2023-04-26

職場生活

飛行少年豪賭創業 催生全球快遞龍頭

一九七三年四月十七日,美國聯邦快遞的首批貨運機,在孟斐斯機場趁著夜色起飛。創辦人弗雷德.史密斯在大學期間就萌生快遞創業的想法,但當時卻遭到教授狠狠打臉⋯⋯。

日期:2023-04-19

產業時事

他建築出身接下虎航董座,跑去考機師執照創「台東最速男」傳說!陳漢銘趁3年疫情做了多少事?

「誰都沒想到會發生疫情,虎航就像走在路上的孩子,本來是晴空萬里,忽然下了一場大雨,但我手上沒有傘,什麼都沒有。」對於重創航空業界的新冠肺炎疫情,台灣虎航董事長陳漢銘用大晴天裡的一場大雨來形容。

日期:2023-04-17

產業時事

中國對台設禁航區,27分鐘又變6小時?王國材:兩單位公告不同步、正在了解中…

中國解放軍4/8至4/10才在台灣海峽和台灣北部、南部、台灣以東海空域舉行環台島戰備警巡和「聯合利劍」演習,週三(4/12)原傳出又計畫於4/16(日)至4/18(二)間,對台灣北方劃設禁航區(no-fly zone)。但在我交通部抗議後,中國民航部門將時間改為4/16上午9時30分至57分(全程27分鐘)。不過,中國福建海事局周四稍晚發布航行警告,東海部分水域範圍4/16上午9時至下午3時,可能有火箭殘骸墜落,禁止船隻駛入相關水域,時間共計6小時,為何並非之前說的27分鐘,王國材指出,中國民航單位與福建海事單位公告不一致,已透過兩岸海運管道了解中。航政司長何淑萍說,飛航服務總台收到的服務電報(SVC)確實有寫改為27分鐘,民航局官員表示,目前收到還是27分鐘,飛航服務總台也尚未回報有新通知。晚間交通部表示,中國兩單位公布時間不一致,經相關人士向中國福建海事單位查證及了解後,研判對岸應是基於火箭殘骸等對海上航行安全的考量,須時間予以排除。

日期:2023-04-13

產業時事

料海運市況將好轉「運價跌幅收斂」 萬海估Q3起風:營收有望回到疫情前水準」

貨櫃航商萬海 (2615-TW) 3/31召開法說會時指出,運費下跌已見收斂趨勢,部分近洋航線運價甚至成功推動上漲,預料第二季、第三季狀況將較第一季好,而目前處在長約議約中,萬海強調,新約價勢必比目前現貨價高。

日期:2023-04-01

產業時事

注意中國的下一個新變化

中國總理李強上任後,將拚經濟列為優先目標,而中國經濟能否轉強,也攸關世界經濟走向;另外,戰狼外交也轉向務實外交,並大陣仗招商,展現大國博弈的反擊與重建新陣營的野心。

日期:2023-03-29

投資理財

台股挑戰萬六近關情怯 贏家親授 夯產業私房股攻防教戰

今年以來無畏升息、銀行暴雷疑慮,台股依舊緩步走強,究竟在挑戰成功站上萬六關卡之際,該如何伺機布局,掌握獲利契機?在這裡,我們特別採訪了台股10位市場贏家,以及金鑽獎最強法人台股投資團隊,歸納出他們對台股後市的看法、心中最看好的「夯題材」產業,並且分享他們的口袋名單與布局策略。

日期:2023-03-29

產業時事

南韓入境再開放!台灣等22國旅客免申請K-ETA…砸14億拚觀光,補助自家民眾旅遊住宿花費

為了振興民間內需經濟、活絡觀光,南韓副總理兼企劃財政部長秋慶鎬今(29)日在會議表示,政府將投入600億韓元(約新台幣14億元)預算補助民眾在旅行、住宿、渡假時的花費;同時南韓設定外國赴韓旅客數突破1000萬人次的目標,為讓旅客入境更便利,至明年底前免除22國旅客入境持K-ETA(電子旅行許可)的規定,包括台灣。

日期:2023-03-29

投資理財

把企業年報當投資健檢

台股老先覺杜金龍預測,今年上市櫃公司淨利將衰退21%。年報陸續出爐,正是體檢一家企業最好的時刻。

日期:2023-03-22

產業時事

李強稱人口紅利未消失,外資對中國經濟充滿期待...關注5指標,謝金河:這一點才是最大挑戰

今年中國經濟榮枯的幾個指標中國兩會閉幕,習近平順利進入第三個任期,李強也接下李克強的下一棒,李強對未來中國經濟發展也提出看法,包括:實現5%的經濟增長,不輕鬆,但可乘風破浪;提高科技創新能力,今年要進一步開放;李強特別強調中國的人口紅利正在形成,發展動力仍然強勁,還有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愈來愈好,空間愈來愈大!

日期:2023-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