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共有382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6
職場生活

美國疫情死亡進逼100萬人》新冠肺炎第三年 苦難該結束了? 或許該看看1918大流感的經驗

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COVID-19)進入第三年,全世界累計確診超過4億人,但曙光要出現了嗎?以重災區美國為例,累計死亡人數在2021年12月中超過80萬人,上周春節連假期間更突破90萬人。照這種速度來看,幾乎可以確定,今年上半年美國累計死亡將突破100萬人!然而,從美國、歐洲到亞洲,一些國家紛紛開始降低防疫管制,或準備有條件開放國門。部分美國專家認為,造成全球數千萬人死亡的1918全球流感大流行(又稱西班牙流感)經驗,特別是其進入第三年在美國的狀況,或許可從中看出新冠肺炎進入第三年的可能變化。簡單來說,未來新冠肺炎可能變得更溫和,朝向流感化的方向前進,但若大家輕敵、沒做好該做的防疫措施,疫情仍可能出現區域性的反撲。

日期:2022-02-11

產業時事

她台大畢業決定放棄健保、入籍中國去!陳竹音:小學老師說「沒有祖國庇蔭何來家和樂」

台灣大學畢業的資深特技演員陳竹音近年把事業重心放在中國,和同樣在中國發展的台灣女藝人劉樂妍曾經情同姐妹,兩人過去曾一起高喊「我是中國人」,但陳竹音日前翻臉與劉樂妍絕交,她7日發文自稱已著手準備申請入籍中國,並放棄台灣健保。

日期:2022-02-08

產業時事

王丹母親病逝北京!母曾受株連關押雙腳近殘 王丹許諾此生滴酒不沾「一個兒子遲來的孝順」

知名中國民運人士王丹生於北京,為北京天安門八九民主運動領袖之一,與吾爾開希、柴玲等同為學生領袖,曾擔任「保衛天安門廣場指揮部」副總指揮,也是一位詩人。八九學運前曾組織過悼念病逝的原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撰文支持民主等活動,六四清場後拒絕逃亡,多次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逮捕入獄、1998年後流亡至美國,取得哈佛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他為北美、港臺多家媒體撰寫專欄。出版有《王丹獄中回憶錄》,《王丹觀點》,《聽風隨筆》,《在梵谷的星空下沈思》,《我異鄉人的身份逐漸清晰》等政治,歷史,文學著作二十餘種,曾為臺北市駐市作家,並獲首屆世界華文文學獎詩歌首獎。

日期:2021-12-28

職場生活

一張死亡證明拖了3年 你的「堅持」是孝心還是私心?國健署長第一線告白:沒有「它」,病人受盡折磨

台灣自2021年5月爆發新冠(COVID-19)疫情,部分死亡個案中高達9成有慢性病史,其中極少數的30、40歲年輕死亡個案,也有近7成罹患慢性病。此外,「台灣10大死因中,除了事故傷害,大部分都是起因於慢性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等」,臺大醫院社區醫學科主任詹其峰這麼說。由此可見,全台幾乎已籠罩在慢性病陰影底下。

日期:2021-10-21

職場生活

從貧窮農戶到施振榮左右手 急流勇退藏不住文青魂 他豪氣籌4000萬救缺錢缺糧的「斯卡羅」

幾年前,雷輝與他的女兒、女婿租下台北寧波東街上一棟老台鐵員工宿舍,兩層樓,年代有了,但從圍牆到建築主體、院子到陽台,一切都結實。老宿舍現在是咖啡廳,雷輝是咖啡廳老闆的父親,但除此之外,他更是強悍的科技人,同時也是浪漫的藝文推手。

日期:2021-10-20

存股助理

存股助理第78期︱如何抱到下一檔台肥?「添財們」看過來!

過去3年來,存股池中的台肥,還原除息後,投資報酬率已近1倍。我們從台肥身上可以萃取出怎樣的投資智慧?對25歲~45歲的年輕存股族群而言,配置「3年賺1倍」的價值成長股是一個重要內涵。我們也試著為添財做投資組合的規劃,提供給訂閱戶參考。

日期:2021-10-13

產業時事

「目標到期債」投資人 身陷恒大暴風圈...這類基金3罩門:垃圾債拖累、侵蝕本金、鎖住難逃

恒大風暴持續推進,台灣基金部分解除恒大曝險,但若考量到利率匯率波動和變現性,這波最有苦難言的,恐怕是先前跟風買進新興市場目標到期債券基金的投資人。

日期:2021-10-07

職場生活

「誰像你一樣沒用」! 面對生活中的言語暴力你不該「妥協」,他人的情緒不是你的責任

多數人都沒有學過如何好好溝通,卻可能已經說了一輩子的話。其中更常複製從小聽來的各種暴力語言,如「你很笨」「你豬啊」「誰像你一樣沒有用」「閉嘴」「輪到你說話了嗎」「你沒資格講話」。

日期:2021-08-30

投資理財

為什麼猶太人比例這麼少,有錢人卻這麼多?跟猶太人學智富思維:清貧不是美德,而是詛咒

你知道嗎,他們都是猶太人:發明家愛迪生、天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小說家卡夫卡,英特爾創辦人葛洛夫、戴爾電腦創辦人麥可‧戴爾,奧斯卡影后梅莉‧史翠普、導演史帝芬‧史匹柏、伍迪.艾倫,還有谷歌創辦人賴利.佩吉、臉書創辦人祖克柏……猶太人比例這麼少,有錢人卻這麼多,怎麼辦到?

日期:2021-08-27

職場生活

除非你能說走就走,否則別放大自己的尊嚴

職場可見一種人,每每見面總聊工作,3句話離不開工作;特別是工作讓他感覺苦、難受、想離開、有志難伸、生活一團糟,以及他覺得自己失去尊嚴。可見的是,下回見面,他仍然如此抱怨多於滿足;更有趣的是,他還在原來那家公司。即使一邊抱怨、天天抱怨,隔天早上還是見得到他坐在辦公桌前。

日期:2021-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