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共有10000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1
保險稅制

落實公平待客 國泰產險3大秘笈 為保險新鮮人擺平風險

許多準社會新鮮人在年初即部署「人生第一個飯碗」,但有了飯碗也要顧好自己的荷包,無論是上班通勤工具或是休假旅行,只要發生事故,都會讓荷包大失,需要各式保險商品擺平人生各種風險。根據國泰產險112年18~30歲年輕客戶進線0800客服專線服務需求統計,車險、旅遊險的「理賠申請」與「投保內容」相關諮詢為主要進線原因。

日期:2024-05-15

職場生活

十大癌症死因第二位 西醫治療外有解法? 抗肝癌 巧用中醫助攻存活率

根據衛福部二○二二年統計國人十大死因中,肝癌高居十大癌症死因第二位,影響國人健康甚巨。肝是沉默的器官,肝癌早期沒有症狀,當出現明顯不適時,早已是中晚期,讓治療變得棘手。

日期:2024-05-15

職場生活

精神分析之父 揭露你不認識的自己

一八八六年四月二十五日,精神分析學家佛洛伊德在維也納的診所開張。他是二十世紀最有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深刻影響了哲學、心理學、社會學、文學等領域。

日期:2024-05-15

產業時事

鴻海(2317)獲利被夏普扯後腿,堺工廠停產能止?劉揚偉每月親飛日本督軍:最壞的時間過去了

日本消費性電子大廠夏普14日舉行業績發表會以及中期經營方針發表,雖然夏普2023財年虧損有收斂,從虧損2608億日圓縮窄為虧損1499億日圓,但因為認列面板事業的資產減損,讓夏普繳出連續虧損2年成績單,間接影響鴻海第1季EPS低於預期。受此利空鴻海周三(5/15)相對大盤創新高、股價顯得疲弱,一度翻至平盤之上,但終場仍下跌1.5元或0.87%,收在170.5元。為了安定軍心,身為持股夏普3成的全球EMS龍頭鴻海董事長劉揚偉,也以線上的方式參與夏普業績發表會致詞,他表示,從去年7月開始,他每個月都會親自到日本待上1周,親自參與夏普在策略轉型方面的討論,並提出經營上的相關建議。

日期:2024-05-15

產業時事

生技業復甦:新一輪週期蟄伏待發

當前生技業在資本市場上表現相對弱勢,但從歷史面、政治面和資金面來看,頗有脫穎而出的跡象了。

日期:2024-05-15

職場生活

美味根源〉作家韓良憶解讀 不妥協的小吃撐起觀光底氣 「甜文化」 來自四百年前的美麗連結

(今周刊1430)府城是個迷人的城市,豐富的文化底蘊之外,更有精采的美食。美食文學作家韓良憶循著歷史的脈絡,穿越百年時空,終於找到那屬於台南獨有甜滋味的源頭。

日期:2024-05-15

產業時事

創新思惟〉柳營酪農二代求新求變 讓鮮乳進化永續產業 北漂科技男翻轉家業 推動無碳牧牛

(今周刊1430)台南是台灣第二大酪農區,有議員擔心,未來開放紐西蘭牛乳零關稅,將衝擊酪農業,不過,年輕的台南子弟反而帶著新思惟,回到古都故土,翻轉父親留下的珍貴產業。

日期:2024-05-15

產業時事

侯家祖墳藏玄機?賣過冥紙、做過雜工...台南幫祖師爺侯雨利如何從貧戶到巨富,催生統一、太子建設

傳說大商幫「台南幫」裡的骨幹家族侯家,祖輩在台南北門二重港中州山南麓建的祖墳,風水地氣大有玄機。坐落寶地,有龍砂穴水、聚天地靈氣;不過,這風水也曾受佛祖定奪,侯家家運注定先衰而後興……。

日期:2024-05-15

產業時事

從大航海時代發跡到先進半導體重鎮 百年大商幫、南瀛第一世家獨家口述風雲史 台南400年蛻變記

(今周刊1430)環泥1962年在路竹廠蓋了第一座水泥窯,但因為90年代台灣西部禁止採礦的政策,這裡已經不再做水泥業了。環泥掌門的侯博義一家卻在這塊土地上,蓋起了「利永環球」無塵室及石膏板產線,至於起家厝所在的台南民權路,「是我們心靈的錨」,侯博義父子說,「利」就是祖師爺侯雨利的「利」,「永」則是侯博義父親侯永都的「永」。嶄新的事業、念舊的名字和土地,濃縮了台南幫侯家對「台南」、對「傳統」,以及對「未來」的願景,直到現在,他們都以台南這塊發跡之土為榮。從1624年荷蘭人在台南築造熱蘭遮城,台南「建城」,走過4百年的悠長歲月。1624年,台南接上大航海時代的世界史,讓原本就承載數千年原住民歷史的土地,混入了更多脈。再經歷清領、日治,直到今日,上世紀原本是一片甘蔗田的南科台南園區,已成為全球半導體先進製程的重鎮,與老城區充滿層次肌理的宮廟、巷弄相輝映。不只侯家,被稱為「南瀛第一世家」的劉家,出身台南的醫師作家陳耀昌、也是世家子弟的台南市副市長葉澤山,每個人都依戀著這塊土地,更從這裡獲得了值得珍視的精神。

日期:2024-05-15

職場生活

10年來PM2.5下降,肺癌、中風等4慢性病死亡率跟著降!國衛院:濃度減至12.5效益最大

國家衛生研究院公布台灣空污與健康研究成果,從10年數據發現,全台細懸浮微粒PM2.5濃度下降10.23μg/m3(微克/立方公尺),從2007年的31.7μg/m3,降至2017年的21.47μg/m3。另外,可歸因於PM2.5的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病、缺性心臟病、中風等死亡比率也下降,下降4.26%至7.31個百分點。考量心管疾病的減量健康成本效益分析,國衛院表示,若PM2.5年平均濃度調降至12.5 μg/m3,則減量成本的最大效益可與PM2.5可歸因心肺代謝疾病的疾病損失年(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YLD)達到權衡。

日期:2024-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