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共有2519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8
產業時事

用技術、專利即時研發 連瞳孔放大片、面板也能印 恒基拚出高精度 把印刷機賣進電子大廠

瞳孔放大片、電路板都要靠這家企業印刷!走過四十五年,台灣首家工業級印刷設備廠,從玩具印到體育用品,看它如何搶攻電子業的訂單。

日期:2024-01-10

投資理財

他34歲財務自由成為首批FIRE族後感嘆:把「提早退休」說成從此不再工作,往往只是個噱頭

1999年,山姆.多根,大學畢業後,跟多數人一樣成為上班族,滿腔熱血,進到他夢寐以求的工作。他每天凌晨4:30起床,趕在5:30前上班,工作兩年後,壓力超載,導致他胖了9公斤,得了足底筋膜炎、坐骨神經痛、過敏及背痛,意識到自己繼續這樣工作,可能會英年早逝,於是,他開始規劃「英年早退」計畫,最多只拚個18年,最終,他在2012年34歲實現了提早退休,成為首批FIRE理財族。多數人可能會認為,財務自由離自己很遠,或要存到一筆千萬數字才能退休,但多根認為,人人都可以財務自由,關鍵在於「用錢」,也就是「你選擇買什麼、不買什麼」,你做出的所有決定,都會影響你財務自由的速度,因此,他決定將自己FIRE不上班十年的理財法寫成書,幫助更多人致富。

日期:2024-01-10

投資理財

0056、00878...只知道追求高股息,可能讓你少賺很多?10年績效揭真相:主動基金大勝被動ETF

2023年台股漲勢居全球第5,帶動主動式基金績效亮眼,而國人近年則偏愛台股ETF,若拉長時間來看,主動基金與被動ETF投資績效表現如何?

日期:2024-01-10

投資理財

月配息ETF不會讓你賺更多!00919+0056+00878自組「月月領」,照樣每月數錢又分散投資風險

最近3年,ETF是台灣股市投資的顯學,許多過去不敢買股票的人,都開始願意買ETF。雖然我自己是以指數化投資為主,但台灣的投資人更喜歡高股息型的ETF,近幾年也不斷的有新的高股息ETF推出。相繼推出的高股息ETF都有著不同的選股邏輯,每檔新推出的ETF都會考量投資人的需求與喜好,編制更合適的指數選股規則與配息頻率,來吸引喜歡高股息ETF的投資人,也因此,台灣股市有相當多不同類型的高股息ETF可以選擇。

日期:2024-01-08

投資理財

高填息ETF 00918績效打敗0056、00713等高股息前輩!2024年換新成分股還會這麼好?陳重銘解析

告別股市豐收的2023年,面對嶄新的2024年,大家的新年願望又是什麼呢?當然是想要繼續在股市發大財啊。老師常常說「股海在走,知識要有」,所以要多買書跟上課來投資自己,有了正確的知識才可以做好投資。

日期:2024-01-05

產業時事

73歲趙少康最後一刻上場,當起救火隊!他要如何擦亮國民黨招牌,為政黨輪替送上關鍵助攻?

總統大選1月13日登場,藍、綠、白陣營三足鼎立,不只主帥間攻防火花四射,副手陣容同樣吸睛。副總統是備位元首,不具政治實權,被定位為「沒聲音的副手」。不過,這次三位候選人登板後話題不斷,關注度不輸主帥,不但被評為史上最「搶鏡」副手組合,搭檔後也牽動各黨選情。選戰倒數時刻,本刊專訪三位候選人,看國內外歷練豐富的「外交戰貓」、闊別30年重返政壇的昔日「政治金童」,以及由商轉政一鳴驚人的「新光公主」,如何在參選路上用各自的理念、經歷和施政願景,爭取民心。(訪談順序以姓氏筆畫排序。)

日期:2024-01-03

投資理財

ETF退休族、年輕人都愛,「新微笑曲線」掀浪潮…劉宗聖:配息買0050資本利得

近年ETF大受歡迎,尤其高股息ETF受到退休及年輕族群喜愛。最近市場上更有不少投資者靈活運用檔ETF,打造「月月配」創造現金流,其中最受歡迎的組合是元大高股息(0056)、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元大臺灣ESG永續(00850)。

日期:2023-12-31

投資理財

2024定期定額看過來!永豐金、第一金、合庫金...10檔金融股2023年受委屈了!明年這2檔最可能大漲

最後整理一下我的看法,根據2022年、2023年目前的表現來看,再考量2024年停止升息的可能性,甚至有機會出現降息,個人第一首選是永豐金...

日期:2023-12-27

產業時事

想要老快活 獨立老 合作金庫 多元投資理財商品助您樂活安養

再過一年,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你準備好了嗎?據國發會預估,我國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將達20%,平均每五人就有一人是銀髮族,加上現代人普遍生得少,意味老後照護、開銷很難靠下一代支持,如何「獨立老」、「老快活」成為現代人必修功課。

日期:2023-12-27

產業時事

下一場全球經濟危機

2023-12-23 14:37編按更新:中國商務部於12月21日宣布禁止多項稀土加工技術,根據最新發布《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Catalogue of Technologies Prohibited and Restricted from Export)顯示,中國主要禁止萃取、分離戰略金屬「稀土」技術,並修改技術禁止與限制出口清單,目的在於維護國家安全。不過,除了限制稀土技術出口,中國早在數月前因中美貿易戰持續延燒,已陸續禁止出口的品項包括鎵、鍺和石墨。其中,鎵、鍺為晶片製造材料,關乎全球大國在半導體領域的競逐。《日經中文網》報導指出,在「目錄」的禁止出口部分,中國新增了包括稀土在內的磁體製造相關等的技術;另在限制出口部分,增加了稀土採礦、選礦和冶煉等相關技術。綜合外媒報導指出,中國大幅收緊數種金屬的出口指導規定,主要與西方爭奪關鍵礦產控制權的鬥爭不斷升級有關。目前中國仍是全球最大的稀土加工國,全球稀土冶煉量有9成來自中國。然而,中國已掌握了溶劑提取工藝來提煉這種戰略性礦物,但西方國家的稀土公司因技術複雜性,以及污染問題一直難以採用這種技術,因此儘管西方國家不斷嘗試建立本地稀土加工業務,但仍難有效拓展。關於冷門的「稀土」為何屢屢成為報紙的頭條新聞,以及中、日、美三國如何為它脣槍舌劍?以下為《今周刊》725期的封面故事報導。(原文刊載於2010-11-11 14:37,更新時間於2023-12-23 15:12)

日期:2023-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