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共有275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7
投資理財

達人戰略 江季芸邊收割邊存 留下零成本股票 靠波段存股法 教師五年300萬滾出千萬

「人棄我取」是句價值投資名言,對存股族來說,更需要做到克服股市下跌恐懼的心魔。透過江季芸的「波段存股法」,不但讓存股策略與配置更靈活,做到布局好公司可以愈跌愈買,創造每年穩健現金流的目標。

日期:2021-11-10

投資理財

100萬買台塑(1301),14年滾出1400萬!操盤30年大師:「抄底4心法」比存股賺更快

一向奉抄底為信仰的郭泰自1988年投入股市,憑藉廣讀投資經典而開悟參透股市脈絡,進而提出「位置理論」創見。他洞悉波段循環的奧祕,在底部價格精準入手,享受數年才有一次的牛年行情。2020年,郭泰由大抄底演進到小抄底,隨著台股上漲行情,賺取一至兩倍的利潤。他認為,大、小抄底互相搭配,更能讓資金發揮更大功效,而本書將是他多年征戰股市的畢生絕學,帶領投資人穩操勝券。

日期:2021-11-08

投資理財

偷學頂尖避險基金經理人的交易心法,散戶也能翻身變贏家

為了從股市獲得豐厚報酬,確實搞懂股市的結構,以及掌握投資成長股的方法,是不可或缺的基本功。

日期:2021-10-26

投資理財

多年前的大跌,幾週把賺得吐光還負債100多萬!他還完債痛定思痛:2策略存股,5年累積300多萬

這兩週股市下跌,私訊我的投資朋友比平常多了一些,大家對於股票大跌感到很焦慮,問我應該怎麼辦?

日期:2021-10-08

職場生活

幸福熟齡論壇/防堵失智症肌少症,就能縮短不健康餘命!日高齡權威島田裕之「3祕訣放送」

《今周刊》今天周四(10/7)舉辦第五屆幸福熟齡臺日交流論壇,跨海邀請專攻高齡健康的國立長壽醫療研究中心老年學、社會科學研究中心長島田裕之,分享如何預防失智症、肌少症。島田裕之在演說中,拿出醫學研究數據,證實做到「享受運動」、「與人群保持互動」、「注重營養攝取」這3點,就能有效延緩失智症、肌少症的發生,讓不健康餘命縮短。另外,立法委員、天成醫療體系創辦人張育美、金管會證期局前局長王詠心、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嘉義縣縣長翁章梁、醫師作家李偉文、心能量管理中心執行長許瑞云也輪番上場,聊聊在中年後的熟齡人生,要面對的老後長照、健康、理財、心靈成長等課題。

日期:2021-10-07

財經時事

不認命想賺10%、20%,最後大多賠錢!施昇輝:套牢是小股民宿命,乾脆找「安心套」標的

「投資越簡單,人生越樂活」的樂活大叔施昇輝,先前獲大愛「人文講堂」邀請,與大家分享,不同於主流的投資理財觀念!以下為施昇輝演講內容重點:

日期:2021-09-28

投資理財

她砸積蓄買185張中信金,沒想到第3年股利就縮水...助理教授靠「波段存股法」5年提早滾出千萬退休金

編按:2015年,43歲的銘傳大學企管系助理教授江季芸,開始正視高齡化和少子化對社會各層面所造成的影響,以及對教育界未來無可避免的衝擊。於是她擬定了一個「離開校園10年計畫」,決定超前部署退休金,目標是「10年後離開校園,每年領到100萬元的股利,當作退休金」。投入股市的第一年,她買進穩定配息、配股的金融股,也是存股族的最愛。隔年,185張股票變200張,讓她覺得如果持續複利成長,就能順利實現目標。但沒想到,第3年股利政策改成配息、不配股,股利縮水,股價波動也讓資產起伏,原本的計畫趕不上變化,為了確保她的10年退休計畫能成功,她稍稍調整了作法,她把投資方法調整成「波段存股法」,也就是「雙管齊下」的策略:「波段價差」+「股利再投入」,5年的投資成效,300萬元變成1,300萬元,提早滾出千萬退休金,2020年,股利年領60萬元,朝向股利年領100萬元的目標邁進。

日期:2021-09-02

投資理財

《數位成長》不畏疫情 中信證券數位化策略突圍 交易量、開戶數倍數成長

台灣本土疫情爆發進入三級警戒,強勁的台股多頭走勢在五月快速反轉下跌進入短期修正。即使如此,中國信託綜合證券(以下簡稱「中信證券」)台股業績表現不畏疫情衝擊逆勢成長,今年六月於全體券商累積開戶數排名站上前八名。

日期:2021-07-22

投資理財

為何樂透得主、大明星還會淪落下流老人?賺得多≠財務自由!做對4件事,擺脫佃農人生

常常聽到很多人把「財務自由」、「被動收入」掛在嘴邊;我想先定義這「兩件事」對我的意義。

日期:2021-06-18

投資理財

台積電、聯發科、聯電一次買足! 三張表秒懂護國神山群ETF成分股、配息、成本差異

要說台灣最具全球競爭力的產業,非半導體產業莫屬。從公認的護國神山台積電(2330),到所謂的護國神山群成員IC設計大廠聯發科(2454)、晶圓代工二哥聯電(2303),都是國內好幾檔5G、半導體ETF的主要成分股。究竟這些不同的ETF,應該怎麼挑才對呢?

日期:2021-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