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共有733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1
產業時事

修復師每一刻都與時間賽跑 台灣文化記憶來得及搶救嗎?

隨著YouTube、Netflix、Disney+等平台興起,越來越多人喜歡看影片,且習慣隨時切換想要的字幕、語言;不過,以前拍攝使用膠卷底片,一個字幕上錯,至少10到20分鐘的片子得全部重印,作業模式大相逕庭。我們有機會再看到以前的老電影嗎?

日期:2023-03-02

產業時事

善加利用生成式AI推動全新商業模式

10年後回顧2023年,生成式AI的「橫空出世」肯定是這一年出現最關鍵的大事,它永遠改變了人類社會的面貌。美國人工智慧研究實驗室OpenAI運用生成式AI打造出的AI聊天機器人ChatGPT開放大眾使用後,大家對於ChatGPT在清楚理解問題、深入回答、縝密的寫作邏輯感到驚豔。

日期:2023-02-17

產業時事

氫能崛起,未來火車、飛機、船隻都能靠它發動 全球逾30國積極研發「2因素」卻成普及障礙

根據《財訊》報導,氫氣成為全球能源顯學,為了淨零排碳、能源安全等因素,都促使各國競相發展氫氣技術。在綠氫當道的情況下,擁有天然資源的國家可能趁勢崛起。

日期:2023-02-16

產業時事

輸入2組號碼人人就能領6000元!政府普發現金這12家銀行ATM都可領!

2023/2/15更新:行政院政府規劃普發現金6000元,其中一個領取管道是透過ATM領取,引發ATM數量與鈔票備量是否足夠應付龐大領取潮的擔憂。金管會周二(2/14)公布最新消息指出,目前已經確定全台共有2萬4922台ATM都可領取6000元,數量占全體ATM比例約76.5%。其中,ATM全台最為普及的中華郵政公司表示,目前ATM已經完成程序修改,將配合政府同步進行壓力測試,未來在ATM插入金融卡且只要輸入身分證號碼和健保卡號就可領取。除了有8家公股行庫(台銀、土銀、華南銀、兆豐銀、一銀、彰銀、合庫銀、台企銀)的ATM加入紓解領鈔人潮的壓力,另外也有包括國泰世華銀、台新銀行、中信銀行及郵局。金管會也強調,在行政院宣布可以領6000元前,將積極輔導協助這12家行庫進行壓力測試與要求其增加補鈔頻率,並配置充足的客服人員,對極端情境妥為規劃跟因應,要讓民眾都能順利領到這個從天而降的紅包。

日期:2023-02-15

投資理財

入手基金》 長線潛力可期 留意股市位階、波動 科技巨頭AI大戰白熱化 瞄準這些產業賺趨勢財

二○一六年,由谷歌(Google)開發的AI圍棋軟體AlphaGo,在「圍棋界人機世紀對決」中,以四比一擊敗韓國棋王李世乭,引起人們對AI在應用面的廣泛討論。時隔七年,AI技術已進步到開始學習「講人話」。

日期:2023-02-15

職場生活

最感動的一件事

不敵少子化問題,台灣童裝品牌「Why and 1/2」即將停業,消息一出震撼家長與百貨圈。小芬姊與先生王文明於40多年前創業,打造台灣足以自豪的本土品牌,謝謝你們多年來的陪伴!

日期:2023-02-08

職場生活

專訪二○二三年台北書展小說首獎最年輕得主 回不去的煙街 沐羽筆下的離散港人

刻意拉出距離感,用小說的形式寫下反送中後香港人和離散港人來台後的心境變化,二十九歲的沐羽獲得二○二三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小說組首獎。反送中期間沐羽在台灣,雖然不斷兩邊跑,來來回回,但他認為自己不算在場,他說,「我的寫作就是通過我的不在場,所以那個『煙街』我沒有在場,我只有在語言上的『應該』在場。」

日期:2023-01-17

產業時事

中國對台「留島不留人」絕非危言聳聽?政略作家范疇呼籲:台灣人不能再看戲!

中共二十大發生前總書記胡錦濤被當眾「架離」的畫面,引發國際熱議,宣告習近平集大權於一身的時代正式來臨;近來中國動作頻頻,例如「反潮流」的清零措施、打擊補教業、科技業,甚至爆發爛尾樓事件等,都讓人霧裡看花。曾在中國經商20年的政略作家范疇出版《後中共的中國》,在Podcast《Today來讀冊》節目中,帶領聽眾一窺端倪。

日期:2023-01-13

產業時事

被紅鏈重擊八年大翻轉 二○二二台股最火熱族群 去中化大贏家 安控廠轉單紅利續航力解析

台灣安控產業過去經歷一段辛苦時光,但二二年有幾間公司卻迎來罕見大成長,原因是美國持續嚴控中國安控供應鏈,讓台廠出現轉單。現在不但傳統安控大廠吃飽,包括台灣電子大廠、晶片設計廠也在裡面尋找新商機。

日期:2023-01-11

產業時事

BMW「秒變色概念車」關鍵技術來自台灣!CES 2023落幕,4大熱門趨勢一次看

2023年美國消費性電子大展(CES 2023)於美西時間1月8日正式落幕,共有超過3200間企業參展,其中包含1000家新創,展出主題包括交通運輸、數位健康、Web3及元宇宙、永續發展等創新科技應用,參與者超過11.5萬人,是2020年疫情以來規模最大的全球科技盛事。

日期:2023-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