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共有10000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品味人生

杏仁酸煥膚正流行 若使用過量恐導致皮膚潰爛

3C科技發達及高畫質時代,人們愈來愈重視臉部的平滑光亮,除此之外,從修圖、美肌軟體APP成了手機應用程式前三大排行下載量來看,也證實了民眾大多對自己的外表不甚滿意或高標準要求。而在這生活緊湊操勞的現代,果酸煥膚似乎成了不少男女基礎保養的捷徑,尤其是杏仁酸煥膚正夯;不過,醫師提醒,杏仁酸濃度過高,自行使用恐觸法。

日期:2014-05-23

職場生活

夜晚做的事 啟動你致富的基因

從小開始,不論是父母或是老師總是一再教導我們,要養成良好的小習慣, 才能成就一個大未來。出社會後,不因長大 就自由散漫;相反的,我們應該以比以前更 高的標準來要求自己。所謂「習慣決定成 敗,決定未來,決定一生。」因此,有良好 的習慣是很重要的。然而,養成好習慣是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的,好習慣需要慢慢積 累,持之以恆,才能養成。

日期:2014-04-18

財經時事

失關鍵股票 蔡天贊難捨南企 P.29

差了五萬張,蔡天贊拿下南企的美夢暫告擱淺! 二十一日,南企即將召開股東會,公司派在十四日公開徵求委託書的最後一日,宣稱拿下五五%股權,成功化解京城建設入主南企的危機,而蔡天贊團隊也一改強硬態度,決定不在股東會上要求改選董監事,要讓南企過一個「和平安靜」的股東會。然而真會如此平靜?南企的氣燄著實逼和了蔡天贊?

日期:2004-05-20

財經時事

從產業創新看台灣教改 P.6

七月二十日,許多學者連署發表「重建教育宣言」,要求終結教改亂象,認為若是逐項檢討教改的措施,會流於瑣碎、顧此失彼;比較好的策略乃是針對教改的基本理念加以檢討。現在就讓我們從我國產業發展的經驗來批判教改的一個基本理念:教改認為我國的傳統教育方式是一種填鴨的教育方式,會導致國人僵化而且缺乏創新能力。

日期:2003-07-31

財經時事

遠傳股東會不關機 P.24

開大型會議,多數的主持人都會要求與會者把手機關掉,以免干擾會議進行。但在台北仁愛路空軍活動中心所舉辦的遠傳股東會議上,主持人遠傳電信董事長徐旭東獨排眾議,希望大家不要關機,他說:「我們電信業者怎麼可以忽略任何為股東賺錢的機會。」即席的玩笑話,逗得台下上百位小股東含蓄地微笑,也熱絡了股東會枯燥的氣氛。

日期:2003-05-29

財經時事

透視長億集團的財務黑洞 P.83

「長億實業」彰銀聯貸三十五億元,無法按期償付利息,銀行團已認定是違約行為。楊天生父子,近日還到交通部要求支持機場捷運區段開發案,且表示資金不是問題。事實上長億集團在二○○○年財政部同意紓困以後,行政院開發基金又投資「月眉案」。當年國民黨的黑金代表,在民進黨執政後,獲得的金援也不輸給國民黨時期。長億集團楊氏父子,堪稱左右逢源。

日期:2002-08-08

財經時事

要國民黨不玩股票還真難 p.21

證期會主委林宗勇一席「國民黨賣超股票」惹得國民黨立委及黨中央大怒,連財政部長許嘉棟也遭受「池魚之殃」被砲轟,許嘉棟雖然不願意為林宗勇的「賣超說」「背書」,但卻也態度堅硬地拒絕國民黨的道義要求,尤其一句「國民黨自己心裡有數」,答案已經再明顯不過,國民黨如果真的笨到還要再追下去,不是皮癢,就是愛上在野黨這個新角色。

日期:2000-07-27

今選頻道

太空科技帶動千億商機 P.46

十二月十五日立法院科技及資訊委員會會場的氣氛不太好。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原來預定已發射升空的中華衛星一號,於今年十月完成通訊測試實驗,卻因美國承包廠商零組件出了問題,而延宕至十二月八日才成功接收衛星訊號傳回地面。立委在質詢時要求黃鎮台主委下台負責才能贏得掌聲,黃鎮台則一連回應四次,「我不需要這種掌聲!」

日期:2000-01-20

財經時事

搶救台灣最後的天然檜木林 P.119

即使缺乏直接具體的有利證據,但是當民間保育團體站出來,質疑行政院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退輔會),在全台僅存的棲蘭山檜木林區,假借「整理」枯立倒木之名,進行違法的砍伐之實,相信你也會立刻產生懷疑之心。過完耶誕節的第一個周日(二十七日)下午兩點在農委會門口,許多有心之士加入「為森林而走」遊行,要求真相公之於世。

日期:1998-12-24

產業時事

中小企業淨零意識高達9成,綠色運輸轉型勢在必行! IPCC:電動車減碳潛力大,6成台灣企業觀望中

《今周刊》與中華汽車合作綠色運輸轉型調查,針對台灣中小企業在迎接淨零時代之下,運輸減碳的策略布局,並於週三(6/14)舉辦記者會公布調查結果。本次調查主要發現,超過9成的中小企業已意識到未來將面對運輸碳中和的挑戰,並有5成以上企業認為綠色運輸具有急迫性,尤其是已被客戶要求碳盤查的企業更進一步要求、建議或提醒供應商將運具改換為電動車,但透過問卷了解,仍有6成企業在觀望中,並普遍認為價格是轉型阻力。根據IPCC 2019報告,運輸排放占全球年碳排的14%,並且持續增加中,而其中72%運輸排放源來自於陸運交通工具;IPCC 2023報告另指出,由低排放電力驅動的電動車,具有陸運交通減排的最大潛力,因此,從運輸著手減碳已是企業實踐淨零的必修項目。調查結果顯示,雖然電動車價格成本拖累轉型速度,但若有解方,如電池改租用、降低入手與使用成本,企業汰換意願則明顯提升!

日期:2023-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