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共有509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5
【劉大】散戶反直覺選股周報

大盤看似有壓,卻無壓。 少見的均線多方排列標的,物以稀為貴。

本文提供之訊息僅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2-10-18

投資理財

20多歲年收破億,他月花54萬租摩天大樓頂層「自以為人生勝利組」:對錢的輕慢,讓我跌入破產地獄

編按:作者與澤翼是日本知名投資家、企業家。就讀大學時曾兩度創業,營業額破億。雖然曾經破產,他卻總能再度谷底翻身,創造龐大的淨資產。在那段被他形容為「縱慾歲月」的日子裡,與澤翼住在六本木的東京中城,月租200萬日圓(約新台幣54萬元)的豪宅,擁有勞斯萊斯頂級車款「幻影」、賓利、法拉利等好幾輛名車,每次一有新車推出就會換車。每個月5間房子要支付的房租合計大約800萬日圓(約新台幣216萬元),光是買車就花了超過1億5千萬日圓(約新台幣4千萬元)。與澤翼以自己的親身經驗,以及對頂級富裕階層的近身觀察,一一為你解說賺錢的基本原理,傳授守護金錢、創造金錢、增值金錢、吸引更多財富的致富心法。

日期:2022-10-07

產業時事

87歲評論家李怡今晨病逝…曾說離開香港是「完成最後的人生」:正直的人唯一出路是監獄

編按:旅居台灣的香港知名政治評論家李怡周三(10/5)病逝於國泰醫院,享壽87歲。李怡一生追求言論自由,過去在香港蘋果日報撰寫文章,被視為立場反共。香港國安法施行後,他選擇落腳台灣,認為離開是完成最後的人生。他曾經在臉書寫道,從來只有成功人士會寫回憶錄,失敗者的回憶錄誰要看:我在《世道人生》專欄的告別篇最後表示「將會向愛護我的讀友,細說我一路走來的失敗的人生」,有不少讀友留言說不接受「失敗的人生」的說法,他們認為我的人生是成功而不是失敗的。就個人、家庭和事業這三方面來說,我的人生成績單當然絕非失敗。有點成績的原因主要決定於我生活的時代和環境,就像美國股神巴菲特說他的致富是因為他中了卵巢獎券一樣,我因為成長和志業開展期是在殖民地的香港,而且處於海峽兩岸和香港經歷大轉折的時代,「國家不幸詩家幸」,劇變刺激寫作者的思緒,而港英時代的法治及在97後一段時期的延伸,為自由的編輯和寫作生涯提供了保護傘,這是我人生之所以稍有成績的幸運因素。現在香港的年輕作家,才學在我之上,也沒有這樣的好運氣,要以寫作來維持生計都困難,真為他們惋惜。但回顧我一生的追求,卻是不斷的感受理想破滅、價值敗壞的悲哀。多年前,香港電台舉行「香港書獎」的頒獎禮,邀我參加,主持人問我,在港台主持「一分鐘閱讀」節目多年,是否覺得香港的讀書風氣有了改善,我回答說,我一生所主張所推動的事情,社會總是向相反趨向發展的,無論是閱讀,獨立思考,或民主自由,都如是。這就是我所指的失敗的人生。理想破滅在幾十年前就發生,當一個希望升起又接着破滅之後,我就對馬克吐溫的話深信不疑,他說,悲觀者與樂觀者的區別,是悲觀者掌握的資訊較多。對人類社會了解越多,對人性知道得越多,就越是不能樂觀。但悲觀不等於要消極。以寫作為終身志業的人,必須忠實於自己心中所想、所信奉的價值觀,我手寫我心,才對得起自己從事的工作。當然,所信奉的思想價值觀會經不起現實考驗而改變,那就仍然要忠實於這種改變,繼續我手寫我心。悲觀而積極,明知推動的價值難以實現仍然要推動,既是職責所在,也是為了實現自己,為了無愧於自己的一生。在事實敵不過謊言、真理敵不過強權的世界,在權錢色騎劫所有價值體系的世界,作為一個忠於自己的寫作人,很難避免不停地產生挫敗感。尤其是我寫作的時間如此長,面對的中國、台灣和香港的轉變如此大,回想我一生推動的不同時期的目標來說,我想到的無疑就是一個個挫折,是實實在在的「失敗的人生」。在以後的文字中,我會盡可能憑記憶講一個失敗者的故事。警惕我寫作的只有一點,就是避免陷入羅生門故事的美化自己的怪圈。而我在不斷挫敗之後仍然願意與讀友、特別是年輕讀友分享失敗人生的原因,是我常想起邱吉爾的名句:「成功不是終結,失敗不是終結,唯有勇氣才是永恆。」一個人的失敗人生或是一個人的終結,但不是後來者的終結。一個人的勇氣是他的永恆,也是後來者的永恆。邱吉爾的話推動我寫這個失敗者的故事,也是一直都是小有勇氣的故事。而《今周刊》在今年5月曾專訪李怡,評析香港政府以涉嫌違反《香港國安法》逮捕香港「六一二人道支援基金」5位信託人,對香港社會具體影響與象徵意義,以下是訪談口述摘要。(原文刊載於2022/5/18,更新時間為2022/10/5)

日期:2022-10-05

投資理財

大學唱空城讓房市遭池魚之殃!學生套房面臨泡沫化考驗,張欣民:包租公遇4情況最好趕快逃

最近兩則新聞訊息都跟大學院校學生數有關,其一是111學年度大學招生缺額持續擴大,連知名大學也罕見出現缺額。另一則是教育部勒令和春技術學院在明年停辦。過去各大學商圈因學生住宿需求,而造就出來的學生套房投資熱潮,在面臨長期少子化的趨勢之下,恐怕也將淪為當地房屋市場中的票房毒藥,已投資者可得盡早做好退場準備。

日期:2022-10-05

產業時事

中國GDP能保2就偷笑?中國最準分析師、中共國師一致悲觀:經濟下墜速度恐快於多數人想像

10月16日,俗稱「二十大」的中共第二十屆全國黨代表大會即將於北京召開,並確立常委會人選。外界預期,中國未來5年的總體政策也將由此定下基調。但,無論「習皇帝」連任與否,不少權威經濟學家指出,二十大後的中國經濟,恐都難以避免走向「平庸」的命運,而曾經引領亞洲數十載的「中國世紀」,也或將因此迎來終結⋯⋯。

日期:2022-10-05

產業時事

諾貝爾醫學獎揭曉,他發現滅絕古人類基因!瑞典遺傳權威摘榮譽…關於諾獎必知的5件事

編按:2022年諾貝爾醫學獎周一(10/3)揭曉,由瑞典生物學家、進化遺傳學權威斯萬特·帕博(Svante Pääbo)獲得,以表彰其在古人類基因和人類進化的研究成就。斯萬特·帕博出生於瑞典斯德哥爾摩,是父親蘇恩·伯格斯特龍(1982年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得主)的私生子,1986年於烏普薩拉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帕博曾於1992年獲德國科學基金會頒發的戈特弗里德·威廉·萊布尼茨獎,1997年起,一直擔任馬普進化人類學研究所所長。2007年被評為《時代》全球最有影響力百人之一。2008年,被《新科學家》評為8位年度科學英雄之一。帕博對現代人已滅絕的近親「尼安德塔人」(Neanderthal)進行基因組定序,成為開創性的研究。

日期:2022-10-03

職場生活

635人不到1個月「2度確診」!指揮中心放寬重複感染定義,14天以上符合「2條件」就算

國內疫情仍處在高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0/3)日宣布新增33377個本土病例、54例境外移入、38例病歿。相較上週確診數,本週增加6.6%;截至今日累計有3萬110人通報重複感染,而指揮中心也同時宣布修訂「重複感染」定義。

日期:2022-10-03

產業時事

10/13開放國門,指揮中心去留成話題!薛瑞元揭裁撤「2大後果」:疫苗、藥品恐全面銷毀

在行政院宣布10月13日開放國門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是否退場的問題也受到廣泛議論,對此,衛福部長薛瑞元今(1)日表示,指揮中心是否裁撤要看疫情發展狀況,更何況現行的很多指引、命令還有藥品、疫苗、快篩EUA(緊急使用授權)等,都和指揮中心掛在一起,因此若是指揮中心被裁撤,相關的疫苗、藥品等全都必須銷毀,所以存續與否要好好考慮。

日期:2022-10-01

產業時事

第一時間站出來挺台灣、烏克蘭!立陶宛為何如此勇敢?故事要從30年前數十萬人上街擋坦克說起

編按:立陶宛是第一個捐贈疫苗給台灣的歐洲國家,也是在俄烏戰爭中,最早呼籲並實施不使用俄羅斯天然氣、石油、電力,並捐武器給烏克蘭的國家。自從立陶宛在台灣爆紅以來,各界對於立陶宛有許多好奇與疑問,這個國家為什麼如此勇敢、有什麼特色? 然而,相關的資訊有限,能夠看到的多是像教科書般簡略、被周邊大國欺壓的歷史敘述,或是僅限於暢銷的啤酒、巧克力,以及短期旅遊資訊。 作者在前往立陶宛前,也有一樣的困惑,深諳人們心中的疑問。因此在友人及出版社的鼓勵下,結合研究、採訪與親身經驗,深入介紹這個國家。

日期:2022-09-29

投資理財

曾月花200萬租豪宅、每晚泡夜店...38歲從破產再翻年收4億:我從那段「縱慾歲月」學到的事

編按:作者與澤翼是日本知名投資家、企業家。就讀大學時曾兩度創業,營業額破億。雖然曾經破產,他卻總能再度谷底翻身,創造龐大的淨資產。他以自己的親身經驗,以及對頂級富裕階層的近身觀察,一一為你解說賺錢的基本原理,傳授守護金錢、創造金錢、增值金錢、吸引更多財富的致富心法。

日期:2022-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