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共有480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產業時事

軍方不挺、中國震怒,8月訪台計畫喊卡?裴洛西首回應了:支持很重要 外媒揭北京恐出5陰招

美台互動備受關注,日前有消息傳出,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將在8月訪台,但美國軍方卻表態「這不是個好主意」,另一方面中國也氣得直跳腳,為此,訪台一事是否再次擱置?裴洛西首度開口回應了,而外媒也分析,若這次訪台真的成行,北京當局很可能會做出5種激烈反應。

日期:2022-07-22

產業時事

起底新紫光 他一入主 即帶領員工反省舊紫光為何破產 比趙偉國還狠的併購之王 新掌門李濱何方神聖?

當此危難之際,在紫光集團管理人的主持下,通過司法重整,為集團從新的起點出發創造了發展契機。」這是今年七月十三日,由紫光集團新任董事長李濱,發給全體員工的一封公開信。

日期:2022-07-20

產業時事

早產兒、性侵受害者、弱勢病患都靠他們協助 醫務社工過勞兼數職 人力配置卻30年不變

醫院三十多年來,僅維持每一百床至少有一名社工人員的最低標準,加護、安寧等特殊病房還未納入計算。然而,隨著時代變化,醫務社工師的功能愈來愈多,應適度增加人力。

日期:2022-07-20

產業時事

鴻海入股紫光,劉揚偉有何盤算?「台灣DRAM教父」高啟全:鴻海半導體若要往前走,確實需要別人幫忙

7月14日,全球電子代工龍頭鴻海公告,旗下工業富聯入股中國紫光集團,震撼兩岸資本市場。究竟,鴻海入局紫光有何盤算?「新紫光」的掌舵者「智路建廣聯合體」是何來歷?鴻海的轉型大計,又與半導體有何關係?《今周刊》以最深入而全面的解析,為您一揭鴻海的「拼圖戰略」。

日期:2022-07-20

產業時事

售股好市多進帳312億現金,高雄最神秘大地主「大統吳家」揭密!百貨南霸天64年浮沉錄

大統吳家是高雄三大地主之一,旗下大統百貨更曾是南臺灣百貨第一把交椅,它如何一步步趁勢崛起?為何近年聲勢卻又從全盛時期逐漸下滑?

日期:2022-07-06

財經時事

首度發聲!《蘋果新聞網》易主被疑有中資...潘杰賢:1人投資絕無中資、百分百愛台灣

台灣《蘋果新聞網》易主,買家是17LIVE創辦人潘杰賢,預計9月初接手。台灣蘋果日報工會日前透過內部信表示,未來公司營運將延續台灣蘋果日報理念,不會讓新聞產出中斷,不會因外界「看衰」而抽手。對於外界中資疑慮,潘杰賢週二(6/28)首度發出聲明強調,「百分百無中資、百分百愛台灣」。

日期:2022-06-28

財經時事

「歡迎鴻海打算在印度擴產,包括半導體!」 劉揚偉見到總理莫迪 13億人口大國將成下個中國?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本周率團訪問印度,與印度政府部會洽談鴻海在當地的發展規畫並分享經驗,今(23)日在首都新德里會見總理莫迪,這也是繼2015年8月時任董事長郭台銘訪印及會見莫迪後,鴻海再度由最高層考察這個13多億人口大國。鴻海已多年在印度生產手機,今年2月更與當地大企業Vedanta簽署MOU,將成立合資企業,生產半導體,這與印度政府希望擴大本土半導體生產的策略一致。不僅如此,已有印度媒體報導,鴻海正考慮在印度設廠做電動車。若消息屬實,將意味印度可能重現過去近30年鴻海的中國經驗,未來成為鴻海邁向新紀元的海外重鎮。

日期:2022-06-23

投資理財

為什麽00878不是發股息,而是「收益平準金」?配息會縮水嗎?3大關鍵疑問一次搞懂

最近不少人收到00878的收益分配書紛紛表示,怎麼「收益平準金」的比例會這麼高,導致我近期信箱頻頻出現類似問題,不外乎以下3種:1. 不是應該領到股息嗎?為什麼是收益平準金?2. 收益平準金不就是拿我的錢配給我嗎?3. 如果我的本金被拿去配息而不是投入股票,未來領得息是不是也會變少?

日期:2022-06-23

產業時事

他山之石》美國勞退自選促進社會安定 智利卻近乎崩盤 兩套極端劇本給台灣的啟示

兩套全球最早實施的勞退自選制度,四十年後的發展狀況卻有天壤之別。借鏡國際經驗,是台灣討論勞退自選制度時必須做好的功課。

日期:2022-06-08

產業時事

我想讓勞退金變大!「自選標的」論辯17年、反對勞工剩沒2成,為何不開放?理由是這個

增進勞工退休生活保障,是「勞退新制」的核心精神。但讓勞工決定如何運用自行提撥的退休金,是否有助於上述目標,17年來,各方始終爭論不休。隨著國際間的成功經驗廣為人知,國內的私校退撫儲金與好享退專案等實驗也表現不俗,過去幾年,強烈反對的聲音似乎小了些 ; 而自明年起,新進公教人員也將採取確定提撥、並開放個人將退休金專戶資產自選投資組合的退撫新制,屆時,在各種職業別中的退休金制度中,僅剩勞工獨缺「自選」。眼見其他職業別相繼跨出第一步,雖仍有勞工團體對勞退自選深感疑慮,但也有人願拋開既定印象,以開放態度討論。當勞退自選日益受到關注,利弊得失勢必越辯越明,跨出第一步時機,或許即將到來。

日期:2022-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