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共有379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6
產業時事

7分半鐘逼出400萬人兩行熱淚,廣告喚起現代人不敢婚的共鳴,奪下坎城大獎,幕後推手是「他」

全球每年逾百國參加、角逐有廣告界奧運之稱的「坎城國際創意節」(Cannes Lions)各項大獎,這次由信義房屋廣告在全球3萬件作品中拿下娛樂獅年度大獎,電通MB、導演羅景壬是關鍵推手。

日期:2021-07-07

投資理財

她靠中華電(2412)存股領息,40多歲回鄉下退休:爸媽滿手不知名小型股,勸都勸不聽該怎麼辦?

崩潰!為什麼父母總愛買一些小型股、不知名的股,怎麼勸他們卻都沒有用?(原文發布於6/26)

日期:2021-07-04

職場生活

那些最會說故事的CEO

每次說話都覺得沒人在聽?用英文報告時,除了語速流暢、用詞正確等,還有什麼訣竅能吸引聽眾?其實,說話沒那麼難。本期英語島為大家分析CEO們都是如何引人入勝,成功的秘訣,跟好的說故事技巧絕對有關!接著提供4項挑戰任務提案,選擇一種每天學習,在一個月內成為說故事大師。

日期:2021-06-25

投資理財

航運神話破滅?現在該跳船了嗎?從運價、碼頭胃納量、準點率分析:為何我選擇放空長榮

最近看到很多人覺得嘔,幾個朋友看到航海王漲成這樣,覺得大家都在賺錢,唯獨自己還在原地踏步。原本他們看不上航海王的,覺得只是炒作,但看到別人賺錢很容易,買了之後每天都有人幫忙抬轎。後來受不了附近的人炫耀,也跟著當了航海王。

日期:2021-06-24

職場生活

擠市場、趕醫院...老人不是故意要當「疫情破口」,而是他們不懂!藥師道出長輩的3個難言之隱

因為藥師工作的關係,我接觸了很多長輩。但我發現長輩們並不是「不想控制」疫情,而是他們有很多「難言之隱」。例如:學不懂用手機掃實名制、看不懂新聞所說的疫情多嚴重、聽不懂如果很喘口罩能不能拿下來。我們懂口罩防疫、我們也懂用電子產品、我們也比長輩更不容易進入加護病房。但就是這些簡單的問題,讓「長輩」與「活下來」之間有了隔閡。

日期:2021-06-02

產業時事

我對台灣政論節目與名嘴生態的經驗分享

編按:發生於2018年9月的「關西機場事件」,起因於境外(中國)網路的一則虛假訊息,經由中國網媒傳到台灣的社群網路,再經由本地主流媒體推波助瀾,終於引發全民關注與議論。使得這起原本只是一次遠在日本的風災造成部份台灣旅客受困機場的事件,最後竟演化成一場充斥著「官/民」、「朝/野」甚至「中/台」對立矛盾情緒的「政治風暴」?更不幸的是,此事件還意外造成我國折損了一位優秀的外交官員。毫無疑問地,對台灣社會而言,關西機場事件是個不幸的悲劇——在這場風暴中,人與人之間失去了互信基礎、不同意識形態者彼此溝通變得不可能?無論官/民、朝/野、媒體/閱聽人…沒有人是「贏家」!但若要問:到底是誰愚弄了我們?誰是這起事件的「加害人」?誰應該為此負責…在整個社會尚未對此事件有充分認知、全面討論、形成共識前,這些追究,恐又將陷入另一場爭論?事件發生至今(2021年)已經兩年半,雖然台灣政府與民間,都因此對「假新聞」議題有了更多的關注、討論與行動。但我們也注意到,就關西機場事件所透露出的警訊、與呈現的意義,整個台灣社會(包括政府與民間)似乎仍因著各自不同立場(利益糾葛),而欠缺一種誠實面對問題的態度、或一次深入而廣泛的省思?以致於在此事件後(例如,2020年的總統大選、新冠肺炎疫情…)類似的虛假訊息,依然程度不一地流竄全台、擾亂社會?特別是,本事件中最應該要勇於面對的台灣新聞媒體,在事件過後至今,不僅鮮少公開向閱聽大眾說明自己在此事件所應扮演的角色(有無失職)?更遑論對此事件做出較深入的後續(影響與省思)報導?本地的新聞媒體或許礙於「涉己事務」的新聞自律規範,而不便對自身或同業多作批判?但相較於公共利益(亦即公眾知的權利有無被誤導?)的把關,媒體理應更要有「捨我其誰」的擔當。「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由今周刊及幸福綠光出版社、台大法律學院校友會主辦,常在法律文教基金會協辦,總統府資政蕭新煌教授擔任座談主席,邀請臺灣事實查核中胡元輝教授、台灣民主實驗室沈伯洋助理教授、通傳會委林麗雲教授、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等各界碩彥進行座談,提出寶貴見解,期冀有助於釐清以上問題,也有助於台灣社會認真看待關西機場事件及後來、未來的類似現象!以下整理「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中,資深媒體人蔡玉真分享,對台灣政論節目與名嘴生態的經驗。

日期:2021-05-31

產業時事

新冠肺炎中藥有解!600多年前這帖老藥方…就是專治流行病,他聯手中醫界催生「清冠一號」

一帖治療新冠肺炎病人有顯著效果的老藥方,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所長蘇奕彰與中醫師聯手下,得以成為標準處方,又可大量生產,易用且效速。

日期:2021-05-26

投資理財

通膨陰影下的投資策略

近期台灣疫情升溫,投資人恐慌心態直線上升,對於未來詭譎多變的狀態,投資應更為謹慎看待。一如M&G多重資產團隊最新報告指出:身為專業投資人必須牢記,即便市場預測通常看來十分有說服力,但總是會有意外的驚喜。就像一年前,如果有人預測2020年美國股市將出現兩位數的報酬、2021年3月會出現通貨膨脹,一定會讓人嗤之以鼻。面對未來通貨膨脹的陰影及可能發生的情況,投資人該如何面對?

日期:2021-05-26

產業時事

《當男人戀愛時》直逼國片票房前10強!一場哭戲重來16次,擦乾眼淚再哭一次…邱澤出道20年修煉之路

編按:2021/11/26「人生最美好的禮物,就是發生的每一個當下,這是拍電影帶給我最好的啟發。」這是邱澤在台北電影獎奪得「最佳男主角」的感言,而這部締造4億票房的國片《當男人戀愛時》,也讓他再度叩關金馬影帝。出道20年,從歌手、高帥富偶像劇男主角,媒體版面上對邱澤的評價毀譽參半,甚至負多於正;但不可諱言的是,「邱澤」這個名字在今年春天,靠著「不斷跟自己格鬥」的拚勁,終於讓大家見證了他身為演員的實力。

日期:2021-04-22

產業時事

營收狂瀉77%、股票被看衰變壁紙…兩隻「史詩級怪獸」對打 竟讓這家公司目標價起死回生

兩隻「史詩級怪獸」在大銀幕上卯足勁對打,光是上個周末,就在美國「打」出3220萬美元票房,若將加拿大地區也納入計算,復活節連假期間,這部電影共計創造近5000萬美元北美票房,為遭新冠肺炎疫情重創的電影產業,注入一劑強心針。

日期:2021-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