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共有609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0
投資理財

從產業趨勢找成長動能 行家這樣做大賺超過100%

投資大師彼得.林區(Peter Lynch)曾說過:「發現一個趨勢,只占了投資研判依據的二○%,接下來,還有好長一段路要走!」擅長掌握產業趨勢的【產業隊長】張捷,在此分享尋找飆股的密技。

日期:2022-04-11

產業時事

用尊榮感養出死忠頂端客戶! 這家原先只賣音響的街邊小店 如何轉成營收30億的百貨家電王?

高雄發跡的集雅社,原本只是一間專賣頂級音響的街邊小店,它是如何一步步搶進全台百貨賣場,甚至業績穩坐百貨業家電類常勝軍?

日期:2022-03-30

財經時事

外送太方便!「這群人」最常使用、3成是訂閱會員 「雲端廚房」增加近8成,連瓦城都來參一腳

動動手指就能點餐,外送服務不僅為民眾提供多樣選擇,在疫情襲來的這幾年內,更大幅改變民眾生活型態,調查顯示,有超過7成的人都曾使用過外送服務。不過,隨著疫情趨緩,外送平台逐漸發展為「整合式」平台,餐飲業者也走向新的經營方式,選擇開設「雲端餐廳」。

日期:2022-03-29

投資理財

邊賣邊喊進?台積電又被喊價1052元!有沒有坑殺散戶金管會要查…網友酸「報告根本出貨文」

外資今年來一路喊多台積電(2330),甚至最近都還有目標價上看千元的報告出爐,但統計今年以來外資賣超台股超過5200億元,其中一半都是台積電貢獻的。對於外資一面喊多一面大賣台積電的兩面手法,似乎有坑殺投資人的感覺,立委曾銘宗周一(3/21)在財委會上質詢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時,問他這樣的外資報告要不要管?台積電的部分有沒有再管?「當然金管會管外資的規定都有,但重點是如何執行」?

日期:2022-03-21

投資理財

天才神秘富豪出手,獲利都翻倍!晶華創辦人潘思源從記者變地產大亨「只因不想一輩子幫人打工」

編按:身家百億的晶華酒店創辦人、泛太平洋集團董事潘思源,不管是在文物收藏或是房地產投資,只要有轉手賣出,多半都能夠獲利數倍。這次賣出西門町「力福商業大樓」部分樓層,又是翻倍賺!潘思源的父親是拆船大王潘孝銳,畢業後他曾當過記者,因為不想一輩子幫人家打工,所以就到美國讀書、在當地創業。潘思源有多個封號,包括天才神祕富豪、上海最大個體戶、北市商辦隱形大戶等,他最早在美國投資房地產,累積龐大身家後,轉而在兩岸投資不動產,並買了一架私人飛機穿梭兩岸,事業橫跨飯店、地產、媒體等領域。

日期:2022-03-09

投資理財

名家教戰〉從產業趨勢找成長動能 他們眼中的10檔好股

投資大師彼得.林區(Peter Lynch)曾說過:「發現一個趨勢,只占了投資研判依據的二○%,接下來,還有好長一段路要走!」擅長掌握產業趨勢的台股名家,在此分享他們尋找飆股的密技。

日期:2022-03-09

職場生活

業績沒多少,錢和年假卻不能少!傳產老闆無奈自白:景氣有什麼波動,我一定從老員工開刀

職場真的很殘酷,職場真的很殘酷,職場真的很殘酷!這句話重要到必須說3遍。老闆不是爸媽,不會心甘情願地養你一輩子,所以我想提醒大家的是,不要抱著過分天真的想像,以為在一間大企業或是私人小公司裡,可以安分老實地做到退休,領了滿手的退休金頤養天年。舊式那種很「日本株式會社」的思維,在這個時代要改掉了。

日期:2022-02-21

產業時事

新冠疫情下超前部屬的「兩罩一套」策略,滴水不漏守護市民健康

第一個封閉的是信義市場,接著是成功市場與仁愛市場,封閉期間看著疫調資料,赫然發現確診者都是豬肉攤商,一共有四攤接連確診,市場內幾十攤的菜攤都全身而退,手中拿著報告,我愈想愈覺得不對勁,不斷思考這中間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日期:2022-02-20

投資理財

買屋加車位就能折總價?代銷用「漢堡套餐」話術! 達人拆解:這4個問題一算就知划不划算

不畏疫情影響,近年來房市行情依舊火熱,建案一棟棟地蓋,不過,買房可說是人生中的大事,該怎麼買才能不被建商當肥羊宰,有專家建議,民眾不僅要自己做足功課之外,還要留意代銷或建商的銷售話術。

日期:2022-02-17

產業時事

獨家對話Costco高管:關於Costco,你可能不知道的10件事

本文獲劉潤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本文首發於2019年。

日期:2022-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