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共有10000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9
產業時事

油價大跌 非懂不可的5件事

油價在短短四個月內,下跌近四○%,跌至五年來最低,它的影響,不僅僅是每次加油省下一、二百元的小確幸,一場伴隨油價下跌的變局,正悄悄地上演。看不懂油價在跌什麼,企業經營者可能錯失獲利良機!搞不清楚油價下跌的效應,國家財經政策方向將迷航!無法判別油價下跌造成的資金遷徙潮方向,投資者可能成為輸家!要成為這場變局的贏家,先從全方位了解這一桶黑金開始。

日期:2014-12-10

投資理財

用薪水存股 35歲前存出千萬身價

沒有財經背景、沒有雄厚身家,月薪3萬2,000元的人,真有機會靠存股累積千萬財富?現年34歲的知名投資部落客雷浩斯,從月薪3萬2,000元的美術工作開始做起,前後正職工作也不過才5年,卻能靠著省吃儉用,拼命兼差年存75萬,加計學生時代存款共計100萬元開始「存股」投資,前後13年的時間,他的股市淨值就累積了逾千萬元。事實證明,即使身處職場低薪族,只要用對投資方法,一樣有機會累積8位數身價。

日期:2014-03-25

投資理財

看華爾街反思投資獲利必要之惡-貪婪

續集一開場就是蓋柯期滿出獄的場景,從獄警手中領回來的舊手機,滿臉皺紋盡露滄桑,雖不若以往的意氣風發,然而天生高手就是天生高手,註定就是吃金融這行飯的蓋柯,在續集中先出書預言房地產市場必將因信用浮濫擴張而泡沫化,從暢銷財經作家起步,在看到當年金錢遊戲中的「犯罪行為」在今日卻成為金融遊戲的基本運作原則後,有感而發地再度創造了第二句經典台詞:「貪婪是合法的」!

日期:2013-07-30

今選頻道

看華爾街反思投資獲利必要之惡-貪婪

續集一開場就是蓋柯期滿出獄的場景,從獄警手中領回來的舊手機,滿臉皺紋盡露滄桑,雖不若以往的意氣風發,然而天生高手就是天生高手,註定就是吃金融這行飯的蓋柯,在續集中先出書預言房地產市場必將因信用浮濫擴張而泡沫化,從暢銷財經作家起步,在看到當年金錢遊戲中的「犯罪行為」在今日卻成為金融遊戲的基本運作原則後,有感而發地再度創造了第二句經典台詞:「貪婪是合法的」!

日期:2012-02-10

今選頻道

葫蘆型企業成功模式 P.98

股市投資路線圖難畫,因為永遠必須面對不確定的未來。像二○○三年九月二十日,七大工業國杜邦財經首長會議的匯率結論,要求主要國家與經濟區域匯率應更彈性化,以幫助國際金融體系的調整,隱含性支持美國敦促中國與日本等亞洲貨幣升值, 竟讓亞洲股市全面倒地,尤其像日本 GNP (國民生產毛額)高達五兆美元經濟強國,當日股市劇跌四.二四%,跌掉了四六三點,創兩年來最大跌幅。

日期:2003-09-25

財經時事

統一超股東會〉山東統一銀座撤出當地市場...羅智先:想不通超市為何在中國難以生存

「中國超市現在都非常淒慘,想不通為何這麼大的市場,會無法經營這個業態。」統一超董事長羅智先今天在統一超股東會後表示,主要經營社區生鮮超市的山東統一銀座已經在今年四月正式退出當地市場,未來將會把資源放在上海跟浙江,強調會「專心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日期:2024-05-30

財經時事

雨中有藝!防水工程龍頭易兆企業 打造全球首座「24小時雨中美術館」

雨中有藝!防水工程龍頭易兆企業 打造全球首座「24小時雨中美術館」!專為雨中欣賞展品體驗設計,展現易兆拜鐵膜®Baytec®SPR防水膜亞洲唯一、全台第一的防水實力。

日期:2024-05-15

財經時事

ESG永續台灣高峰會》星星電力喊2028年轉供要達20億度,綠電怎麼來?

《今周刊》18日主辦《ESG永續台灣第四屆國際高峰會》,上午邀請到總統蔡英文、經濟部政務次長曾文生、CDP首席影響官Nicolette Bartlett等貴賓,為台灣共探零碳時代解方;下午場星星電力總經理關婷怡、豐溢綠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施承享以「綠色轉型」分享實踐永續講座。

日期:2024-03-18

財經時事

台灣與諾魯斷交,只剩12個邦交國》如果台灣一個邦交國都沒有,會發生什麼事?

2024/1/15編按:我國太平洋友邦諾魯共和國稍早宣布與台灣斷交,並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目前台灣邦交國扣除諾魯後為12個。中華民國台灣的邦交國減為12個,不禁讓人思考,如果台灣最後一個邦交國都沒有,會發生什麼事?(本文首發於2021年12月10日)

日期:2024-01-15

財經時事

2024起徵、2025收碳費,房價又會漲?環境部破解房仲話術:影響不到1%

今周刊編按:近日有媒體報導指出,碳費開徵致使台灣房價越往南走、越上漲,尤其營建占比越高的物件與地點受碳費影響就越高,例如台南市營建佔比高達41%。對此,碳費審議會委員、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趙家緯指出,收碳費房價漲主要是資訊不對稱、心理性通膨結果導致。事實上,趙家緯早在2023年8月時就向《今周刊永續台灣》表示, 在IPCC 最新氣候報告《AR6》第11章中調查,其實對房價最終影響不到1%。環評委員、台大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副教授邱祈榮則主張,碳費所額外造成的上漲價格應與本身的房價切割,建商應完整公開蓋了一棟新房的碳足跡,而其中使用的鋼筋、水泥等建材的碳成本是多少,再向買方收費。例如,一戶房子蓋好的碳足跡是100噸,1噸碳費假設是250元,這樣應收的碳費也才2萬5000元。

日期:2024-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