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共有88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1
投資理財

史無前例!經濟復甦、供應鏈卻短路 陶冬:「非典型成本通膨」必須注意

風險資產市場相對平穩的一周。美國五月非農就業數據差過預期,就業恢復放緩,市場將此當好消息炒,美股美債一起向上,風險指數下挫。美國聯準會在上周早前發佈的褐皮書中表示,勞工短缺和原材料價格上漲開始影響公司的經營,供應鏈缺口更威脅生產的連續性,但貨幣當局並沒有因此採取行動,市場也沒有因此感到恐慌,S&P500再次逼近歷史新高。

日期:2021-06-06

產業時事

一文讀懂「通膨衝擊」!為何股神巴菲特、避險基金天王、美國新舊財長都害怕?

「昨晚,我跟供應商談價錢,談到半夜兩點!」一位國際筆電大廠台灣分公司的採購人員一臉苦惱:「談到半夜,對方開的價錢還是很硬。」

日期:2021-05-26

產業時事

一文讀懂「通膨衝擊」!為何股神巴菲特、避險基金天王、美國新舊財長都害怕?

這一次,為何股神巴菲特、避險基金天王、美國新舊財長都害怕?通膨衝擊全解讀

日期:2021-05-26

產業時事

一文讀懂「通膨衝擊」!為何股神巴菲特、避險基金天王、美國新舊財長都害怕?

隨著美國CPI創下13年新高,市場對通膨的憂慮快速升溫,這波被投資銀行高盛喻為「舊經濟復仇」的原物料漲價狂潮,究竟只是曇花一現?還是預告大宗商品新一輪「盛世」到來?面對通膨可能炸裂的危機,美國聯準會的一舉一動,又將如何影響金融市場?

日期:2021-05-26

投資理財

創新科技潛力無限 拉回正是布局時機

隨著大宗商品價格走高,通膨隱憂再次升高,科技股成為投資人調節目標。短期市場資金雖可能持續朝景氣循環股靠攏,但科技產業長線趨勢不變,包括AI、電動車、雲端等成長動能不墜,半導體產業更是各國兵家必爭之地,投資人不妨趁修正之際分批布局,掌握下半年傳統電子旺季行情!

日期:2021-05-17

投資理財

政府續打房》楊金龍提不排除「第二戶限貸五成」 專家:恐淪「雞蛋碰石頭」

房市是否「越打越熱」?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政府各部會開始聯手「打炒房」,但似乎壓抑不住買氣,今年第一季的房市交易量、價仍持續成長,因此央行總裁楊金龍赴立法院答詢時也表示,不排除再祭出第三波信用管制措施,將自然人第二戶貸款成數降到5成以下。不過,房市專家認為,目前房市持續上漲的原因是因市場資金充裕,如果限縮第二戶貸款至5成以下,恐淪為「雞蛋碰石頭」,效果並不理想。

日期:2021-04-20

投資理財

專家看好台股第二季 轉抱這兩大類型股

在美債殖利率上升、美元升值的壓力之下,也還有著疫情解封的好消息,資本市場利空、利多相互影響股市,第二季該如何制定投資策略呢?

日期:2021-03-31

投資理財

PIMCO示警:過度關注通膨,反而會忽略更大風險

部分經濟學家及鷹派人士預期,通膨持續升溫下,明年聯準會將升息。然而,市場過度關注通膨,反而會忽略金融穩定性將面臨更顯著的風險。在PIMCO (品浩),研究顯示美國民間超額儲蓄恐導致股市震盪,並進一步推測聯準會可能收緊宏觀調控政策,升息則是最後的政策手段。

日期:2021-03-24

產業時事

台股破「萬五」卻沒賺到錢 GDP亮眼薪水還是低…台灣為何落入「一個國家、兩個社會」?

自去年3月谷底反彈以來,美股一路狂飆、屢創新高,台股也不惶多讓,不僅打破高懸30年的12682高點紀錄,甚至進入「沒有最高、只有更高」的境界,陸續突破「萬四」、「萬五」大關;在此情況下,投資人理當賺得盆滿缽滿?但實際情況卻可能是,多數人根本「無感」。

日期: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