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共有772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財經時事

疫情衝擊下,企業該如何數位轉型? AMT亞太行銷數位轉型聯盟協會成立 幫助企業建立傑出品牌

全球經濟面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企業數位轉型成為當前解決困境的當務之急,但往往B2C企業與數位科技間存在巨大落差,現今各企業領導人的思維、企業數位人才及行銷科技,已無法滿足消費者需求。因此,臺灣第一個由民間發起的企業數位力促進團體、並以加速企業數位轉型提升競爭力的「亞太行銷數位轉型聯盟協會(Asia-pacific MarTech Transformation Alliance Association,簡稱AMT)」,在今(21)日成立。

日期:2021-01-21

財經時事

台大不是第一名! 南部「這大學」才是企業最愛 輔大靠3大優勢成私校冠軍

大學學測將在明(22)日登場,高中學生無不希望進入理想校系,培養畢業即就業即戰力。1111人力銀行公布,「2021企業最愛大學」由國立成功大學搶下「整體排名」與「公立一般大學」的雙冠王,輔仁大學則連續兩年蟬聯私校冠軍。

日期:2021-01-21

職場生活

卡拉OK店老闆股災慘賠幾千萬,48歲轉行開小黃時,全身只剩500塊:落魄到谷底才知道誰是朋友

今非昔比,心情糟到極點時,他就開車到金山一帶的「跳石海岸」,看著大海,心想:「現在就兩條路,一條是跳下海去,一條是擦乾眼淚繼續衝。」為了家人,他選擇擦乾眼淚,對著大海大吼幾聲後,轉頭開車回到市區繼續打拚。

日期:2021-01-19

產業時事

黑手工廠轉型躍升醫材股王!達亞國際聽「阿嬤的話」 讓嬌生也埋單

全球醫療器材前10大品牌公司市場占有率近5成,配合研發醫療器材零組件的客戶多達80家,但其中超過6000件關鍵零組件,都出自於達亞國際之手。

日期:2021-01-15

職場生活

台灣競爭力的隱憂

美國專業人士背景多元,醫師、律師可能主修經濟、文學,甚至音樂或哲學,反觀台灣,多數人對生涯發展路徑想像單一,在跨域整合、破框創新的年代,競爭力堪憂。

日期:2021-01-13

產業時事

第四屆總統創新獎創新交流論壇 創新讓台灣成為世界強國 贏得全球產業先機

2020對全球而言是個辛苦且艱難的一年,美國《時代雜誌》最新一期封面,用紅色大叉,暗喻史上最糟糕的時刻,然而當全球產業供應鏈,因新冠肺炎黑天鵝被迫面臨重組之際,正是台灣發揮創新軟實力,躍升世界強國的最佳機會點。

日期:2021-01-07

財經時事

「當下把事做好,機會自然會跑出來」...30年前唸外交系的她,如何成為掌管上千億資產的投信總座?

在台灣掌管投資人逾千億新台幣資產的瀚亞投資,2020年11月迎來了新任總經理王伯莉,王伯莉縱橫金融業界近30年,是少數同時擁有銀行、保險與投信經歷的投信總座。對許多人來說,轉換跑道不是件容易的事,但王伯莉秉持「當下把事做好」與「跟著自己的好奇心走」兩項人生哲學,成功將自身的經驗轉化成附加價值,在各領域都大放異彩。

日期:2020-12-31

產業時事

守護防疫、守護飲食;珍惜有機農糧、守護永續家園

台灣在疫情前默默無名,因為國人與政府一心共同抗疫,成就了 「Taiwan Can Help」的能力,一夕間舉世聞名,讓國人幸福及榮譽感爆升;農委會慧眼獨具,七年前默默攜手AMOT協會,共同為台灣創立食材溯源運動,成就當前上千家溯源餐廳通路,其中多家全球知名餐飲連鎖品牌皆在列。防疫的下一波就是珍惜糧食,農糧署為成長有機供銷量,廣拓農糧通路,進一步攜手AMOT協會,輔導有機農民加入溯源餐廳供應鏈,為餐廳提供多元安全食材選擇,引領外食族「挑食商機」!

日期:2020-12-31

產業時事

為何要做數位身分證? 唐鳳指主因是「這個」 且政府創新可這樣做

你對於「創新」的想像是什麼?經濟部今(28)日下午舉行第四屆總統創新獎創新交流論壇,除了請來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進行專題演講,還有第四屆「總統創新獎」團體組得獎代表,包括台灣設計研究院院長張基義、走著瞧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暨執行長郭建甫、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黃勝堅等人,來講解各自的得獎故事。

日期:2020-12-28

產業時事

落實動靜整合 迎向循環永續新生活

為宣示台灣向循環經濟邁進的決心,讓產業發展從「開採、製造、使用、丟棄」直線式的線性經濟,轉型為「資源永續」的循環經濟,我國於一○五年提出「五+二」產業創新政策,盼能透過循環經濟模式導入綠色循環利用技術,帶動產業逐步走向永續發展。行政院亦於一○七年底核定「循環經濟推動方案」,由經濟部主導成立循環經濟推動辦公室,建立跨部會、跨領域之溝通平台與整合機制。主要任務為整合政府資源,齊心突破產業推展循環經濟之障礙,以新思維緊密鏈結產官學研的合作,並導入創新的商業模式,創造循環經濟的價值鏈。

日期: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