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共有539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6
投資理財

美銀提出警告,美國經濟將進入衰退!法人:趁利空把握明年股市這一季低點進場

在12月份的專欄文章曾經提醒後續操作兩大重點:1.歷史經驗12月份上漲機率高,反彈行情預料可以延續。2.利率5%之上已是預料之中,聯準會12月會議左右2023年走向。

日期:2022-12-19

職場生活

年菜商機 五星級飯店推出早鳥優惠 美味超值 在家享用星級主廚手藝

現代人講求方便,輕鬆備妥團圓饗宴已經是時下新趨勢。日月千禧年菜外帶餐廳現場以及官網線上皆能選購,特別設計8,888元4~6人份的福兔迎祥年菜組合,含括五福銀兔玉滿堂(蒜苗鳳彩烏魚子/泡椒醉蹄/醬烤叉燒/五味鮮魷/青醬嫩雞)、干邑紅麴無骨牛、潮汕鮑貝奶湯雞鍋、蘇州荷香黃魚、彩頭粉條鮮波龍、韭菜櫻花蝦米糕六道澎湃味美的佳餚。

日期:2022-12-16

職場生活

不主動提供瓶裝水、汰換老舊耗能設備,煙波花蓮太魯閣沁海館實踐永續旅遊,成全台首家獲「PAS 2060碳中和」飯店

座落在太平洋與中央山脈的壯麗山海間,「煙波大飯店花蓮太魯閣-沁海館」落實永續承諾,成為全台首家獲得「PAS 2060碳中和」認證的飯店。未來除持續落實永續行動,並將拓展更多永續旅遊的機會與做法,目標在2025年達成減碳3%。

日期:2022-12-15

職場生活

浪漫台三線》伯公,護佑土地、親如家人

客家鄉親所稱的「伯公」,字面上為對祖父兄長的尊稱,意義上即為民眾信仰的土地公或福德正神,和地方村民及土地有密切關係,庇護著合境平安、五穀豐收,保佑生活大小事。客家人以伯公尊稱之,足見其親切已深植人心.並具有凝聚聚落組織的功能。

日期:2022-12-12

產業時事

星宇開航不到3年累虧飆破百億元,K董張國煒要靠哪招撐下去?是否會增資,民航局說話了

今周刊編按:交通部民航局周一(12/5)公布7家國籍航空公司今年前3季營運狀況,長榮航空(2618)前3季賺63.89億元,榮登國籍航空獲利王,而星宇航空(2646)則是虧損42.2億餘元,為國籍航空虧損最多者。只是,星宇開航到現在不到3年,累積虧損已經來到111.6億元,超過資本額的一半,根據經濟日報報導,民航局官員表示,若財務狀況不佳或累積虧損超過資本額一半,業者會自行提出改善和增資計畫,若沒有自提,民航局就會提醒其要注意並辦理增資。

日期:2022-12-06

職場生活

將員工視如己出的人性管理是企業經營之本

企業經營之成敗興衰,正確有效的管理是箇中關鍵;而理性管理、彈性管理、人性管理,是我個人經營公司的三大原則,其中,又以人性管理最為重要。

日期:2022-11-24

產業時事

國境解封,台灣旅遊業能迎來多大榮景

睽違近3年的國境終於全面打開,看航空、旅行社如何把握2成回流客?台灣業者又該如何吸引國際觀光人潮?

日期:2022-10-19

投資理財

基本面選股 財報達人出招 搭上年底做夢行情 留意升息帶來「雙下修效應」 5大族群有望先蹲後跳

儘管通膨、升息壓力仍大,全球股市包括台股近期頻創新低,兩位專攻基本面的達人認為,若干族群仍有不錯的展望,加上進入年底做夢行情,對第四季保持謹慎樂觀。

日期:2022-10-05

職場生活

0+7將上路,2023連假出國攻略!怎麼請假、避開日本連假…過年請4天「爽休16天」

全球受到新冠疫情影響,以往民眾常常出國旅遊的光景已不復見。近期,許多國家已走向逐步開放邊境,台灣民眾也引頸期盼能盡快鬆綁邊境管制「0+7」。今(9/22)日行政院召開記者會,宣布階段性開放邊境管理措施,將觀察7天內的疫情,若無太大變化,估計10/13就會開放入境0+7。消息一出,讓不少人點開2023年的行事曆,計畫來趟悶了好久的出國旅遊。至於台灣人最愛去的日本,在2023年有哪些連續假期呢?

日期:2022-09-22

產業時事

健康民眾入境「1人1戶」關3天有意義?台灣還不「0+7」等什麼…最快開放時間點出爐!

日本最快本周宣布進一步放寬國境,包括可能取消入境人數限制與個人旅行禁令,意即允許自由行,反觀台灣入境檢疫依舊嚴格,維持3天居家檢疫及4天自主防疫(3+4),雖然後4天調整為「1人1室」,但前3天依舊是「自宅1人1戶」或「防疫旅宿」,對比其他國家管制仍屬嚴格。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周四(9/15)表示,「0+7」實施日程,等疫情達高峰明顯下降後才會實施,10月份有機會,但月初就開放的可能性比較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周二(9/13)表示,台灣策略也差不多跟日本一樣一步步穩健開放,也會進一步恢復其他互惠免簽國家,包括日本。他說,目前BA.5疫情還在上升,本周很關鍵,9月下旬是否達高峰也是觀察重點之一,不過指揮中心會規劃邊境解封事宜,包括討論機場篩檢取消後的替代方案,以及未來入境總量管制數量和自主防疫調整,還有恢復互惠國免簽、旅行團開放入境居檢等。王必勝也提到,為了怕排擠台灣醫療量能,會等疫情高點往下翻轉後,才會大幅開放,「但不會等到明年農曆春節那麼久,希望9月下旬到10月初能有些進展,要看現實狀況。

日期:2022-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