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共有304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8
職場生活

權威觀點》主動篩檢 讓癌症不再是絕症 十大名醫親授 早期防癌教戰

只要理解危險因子,並依個人生活型態制定篩檢計畫,即使罹癌,康復的機率也遠比你想像得高。《今周刊》訪談台灣最常見的十大癌症權威名醫,教你如何在生活中降低風險,並及時阻止癌症發展。

日期:2021-02-24

職場生活

如何贏得10倍癌症存活率? 66歲病理科醫師罹癌後開刀治癒 3大保養心法這點最重要!

癌症,一項令人聞之色變的疾病,每年無情奪走數以萬計台灣人性命。即使是醫學發達的今天,癌症若發生遠端轉移,仍幾乎等於不治之症。好在,大部分癌症早期的生長速度緩慢,若能借助不斷進化的篩檢與治療技術,及時阻斷癌細胞發展,康復機率遠比一般人想像得高。每一位能活到預期壽命的台灣人,一生約有4成機會罹癌。如果你沒把握永遠與癌症絕緣,積極篩檢、避免成為晚期病患,是戰勝癌症的最佳策略。

日期:2021-02-24

投資理財

同樣10%報酬率,為何35年投入350萬,會輸給8年投入80萬?血淋淋案例:「聰明懶」賺贏「傻勤勞」

同樣10%的報酬率,為什麼35年投入350萬,會輸給8年投入80萬?

日期:2021-01-04

產業時事

12家公益團體獲堅強後盾 良善力量不斷加乘擴散 頂新和德「食公益」捐助計劃搭建自立共好平台

當聯合國二〇一五年宣示「永續發展目標SDGs」成為全球發展共識,永續不再是口號,而是一種思維與行動,落實在每個國家、每座城市、每位公民的管理方式與生活模式之中。尤其永續發展目標涵蓋十七項議題,有三項跟食品安全、消除貧窮、終結飢餓直接相關,還有三項致力打造和平包容社會、減少資源不平等失衡現況,因此人人皆有義務與責任,設想這些攸關生命的議題,能有哪種解決方案,迎來實質性改變。

日期:2020-12-30

產業時事

公車、客運電動化 還須面對的三道難題

為了減輕空汙危害,行政院喊出「二○三○年市區公車全面電動化」目標,但至今進度嚴重落後,除了再次提高購車補助,交通部更應致力優化電池性能、普及周邊設施,以降低客運業者疑慮。

日期:2020-12-09

財經時事

長照基金上路僅三年 今年恐入不敷出 估三年後將由正轉負

台灣面對高齡化社會的挑戰,許多家庭照顧者,也逐漸成為老人,但卻要照顧年紀更長的「老老人」,負擔極為沉重。台灣推動長照2.0服務,希望以高品質、平價的長照體制,並與醫療照顧嫁接,協助許多家庭度過難關。政策未來能否永續提供長照服務,財源穩定與否,成為關注焦點,政府自2016年長期照顧服務法上路後,成立長期照顧發展基金,以遺產及贈與稅、菸酒稅,及房地合一稅等機會稅收作為收入,以確保財源無虞。但,據立法院預算中心提出警訊,長照基金今年恐入不敷出,估最快3年後基金將「由正轉負」。

日期:2020-11-20

投資理財

連續24年發股利且配息逐年成長!中華食(4205)現在還適合存嗎?艾蜜莉:這3個價位是關鍵

豆腐是廣受歡迎的家常食材,也分成嫩豆腐、雞蛋豆腐、板豆腐等各種類型,不管煎煮炒炸或是涼拌菜都好吃,在各大賣場裡,中華豆腐和中華豆花都是大家熟悉的品牌,成立至今40年的中華食(4205),長期穩居盒裝豆腐龍頭,2020年上半年營收、獲利、EPS更創下歷史新高,什麼價位才值得買進呢?就讓我們來仔細研究…(原文發表於10/20)

日期:2020-11-03

產業時事

台灣失能人口2026年恐破百萬! 「我們可能是照顧長輩的最後一代,沒人照顧的第一代」 該怎麼做?

台灣正步上日本後塵,逐漸從高齡社會邁向超高齡社會,預期65歲以上人口將在2025年達到總人口20%,因為失能而需要照顧的人口更可能在2026年突破100萬人,使得人口老年化從單純的社會問題,儼然成為國家安全問題。工研院生醫與醫材研究所副所長莊曜宇認為,台灣處理老年化問題,不能單靠節節增加的社會福利支出,「一定要讓長照產業化」。工研院這幾年針對長照產業痛點,已整合院內十幾項技術,提出多項解決方案,並建立名為「銀髮聚寶盆」的內部實驗場域,也攜手數十家產官學單位,成立智慧長照大聯盟,扮演跨領域的整合交流平台,盼催生可行的商業化長照服務或產品。

日期:2020-10-29

財經時事

當4個月兵容易被教召?國防部:軍事訓練役選充退員非後備主力,將年年教召訓練

對於媒體報導,6年後,台灣可能會出現以「4個月軍事訓練役男」,作為後備主要戰力的情形一事,國防部昨(4)日澄清,不會以軍事訓練役退員,當作後備戰力的主力,但,軍事訓練役退員,會年年實施教召訓練,滿足後備戰力需求。

日期:2020-10-05

財經時事

回收14億個瓶罐,減少超過15噸碳排放,帶來超過10億業績!丹麥回收系統堪稱典範

2019年,丹麥已成功回收約14億個廢棄瓶罐,幫助減少超過15萬噸的碳排放。此外,如此高數量的回收為丹麥回收系統運營商帶來數10億美元的營業額。

日期:2020-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