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共有520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1
產業時事

全球民主國家只剩5個法定投票訂20歲...票投藍綠白都好、挺18歲公民投票權「義無反顧」

今年九合一選舉併同18歲公民權修憲複決,讓年輕世代擁有選舉、罷免、創制、複決、參與公民投票,這個做法在全球民主國家早已是主流,目前只剩台灣等5個國家,法定投票年齡是在20歲以上。

日期:2022-11-23

2022縣市長選舉

汪小菲「那張床」搬到哪大家都知,但選舉政策講得出來沒幾個…為何這次台灣人對選舉這麼冷感?

選戰倒數3天!各黨大咖連日聲嘶力竭輔選,為自家候選人助講,緊要關頭丟出「台灣價值」,或以司法興訟搏取支持,就希望炒熱冷颼颼的選情,促支持者出門投票。然而,台灣選民也明白候選人「包裝」,更看膩各式選戰「賞味期」出現的牛肉政見,利益終歸隨選舉結果不同換群人分配,最終輪不到自己。選舉淪選秀,甚至刺激不了選民的腎上腺素,不如吃瓜看大S(徐熙媛)與前夫汪小菲的家務糾紛,一則來台搶床墊的社群發文,網路聲量就狂碾遍地開花選情訊息,連帶「神救援」近日的政治紛爭。

日期:2022-11-23

2022縣市長選舉

蔣萬安陳時中黃珊珊…想要當選台北市長「票數門檻有多高」?7大激戰區決勝關鍵點一次看

九合一選舉即將在週六(11/26)登場,今年的選情十分激烈,除了藍綠兩黨之外,第3勢力民眾黨也加入戰局,爭取台北市以及新竹市長寶座,這次到底六都當選門檻需要多少票數?根據中選會提供的選舉人數據,來估算本屆六都以及新竹市當選門檻。

日期:2022-11-23

產業時事

美國期中選舉欣見紅潮退散

美國期中選舉相當於執政黨的「期中考」,很大程度也決定總統任期後半段還能做什麼。「川普勢力」未大勝,對台灣、烏克蘭來說是比較好的態勢。

日期:2022-11-23

產業時事

在桃園奔跑了30年的男人!從民進黨創黨黨員到脫黨參選、被罵背骨,鄭寶清:走了該走的路

「拜託、拜託,投給真正會做事的人!」無黨籍桃園市長候選人鄭寶清在接受訪問攝影的過程中,不浪費任何一點時間,遇到市民就主動打招呼拜票,他擔任過3屆立委,許多市民對他相當熟悉,有些人微笑點頭回應,更熱情的還會為他打氣、要他加油。

日期:2022-11-15

產業時事

美國通膨見頂,市場估Fed放慢升息腳步…投資人能鬆口氣?陶冬:2023年仍陷溫和衰退危機

反向的通膨交易騰空而起,全球股市、債市熱鬧了一番,為聖誕行情狠狠地加了一把火。美國通膨數據終於弱過預期,市場預期通膨見頂,聯準會接近調整政策。預期的改變來得突然,來得猛烈,美國兩年期公債利率在資料公佈的當天,下挫了接近30點,全球債市應聲走好。

日期:2022-11-13

產業時事

高波動投資環境可能延續!專家揭2023全球政經3趨勢

今年以來,聯準會(Fed)已六度升息,加上持續縮表的效應,使得聯邦利率的上緣來到4%,長、短天期之無風險資產利率也隨之上揚。而全球通膨攀升的背景,正是這波利率大幅調漲的主因。不只許多資產的評價面大幅下跌,消費者及企業信心也受影響。展望未來,在「2% 通膨目標」尚未實現前,聯準會仍持續將利率升至限制性的水平,並維持一段時間,直到最終供需更加平衡、物價回穩,經濟活動放緩為止。然而,在這波總經趨勢中,我們如何抓住可能的投資機會?

日期:2022-11-11

職場生活

台大經濟系畢業、她做了13年公務員離職告白:抱著鐵飯碗混到退休的心態,你會很痛苦

這篇文章主要是寫給那些正在評估是不是要投入高普初考等公務員考試,又或者是剛剛初任公務員的人,讓你對公務員的實際情況及工作壓力有點心理準備,近十年因為幾個大環境的重要變化,包含手機、透過網路社群的工具及媒體完全普及、國內政黨政治的發展情勢及新冠疫情之後對政府服務的依賴等,而這些社會變遷對公務員工作增加的壓力超乎一般人想像,然而這些發展趨勢,也是絕對不可能走回頭路的,因為整體環境只會越來越複雜、公務員將越來越難安逸、悠閒的考試之後朝九晚五等退休。

日期:2022-11-11

產業時事

美國期中選舉開票結果出乎意料 參眾兩院對台灣的支持會改變?川普想再戰2024得先打敗他

於11月8日正式登場的美國期中選舉,開票結果(截至台灣時間10日上午)並未如民調機構、媒體預期,出現「紅色浪潮」,雖然前總統川普所屬的共和黨,有極高機率可拿下眾議院控制權,但參議院選情仍處於拉鋸狀態,且現任總統拜登所屬的民主黨,被認為應可保住參議院,使拜登不致「完全跛腳」。

日期:2022-11-10

產業時事

美期中選舉不斷更新》眾院184:207民主黨共和黨誰能過半?裴洛西位置不穩!4個QA看懂拜登會不會變跛腳總統

11月8日登場的「美國期中選舉」(Midterm Elections),是美國4年一度的政治重頭戲,由於舉辦時間,剛好落在總統任期第2年、4年任期「中間」,因此被稱為「期中選舉」;其結果,可視為對總統上任以來表現的考核,因此期中選舉,也被形容是總統的「期中考」。今年期中選舉眾議院435席全面改選,參議院100席中改選35席;地方部分36州將選出新州長,另有46州88個州議院進行改選。根據佛羅里達大學「美國選舉計畫」最新統計,今年期中選舉投票踴躍,有超過4585萬人提前投票,遠超越2018年選舉的3910萬人。根據台北時間11/10上午9時開票結果,在眾議院435席中,共和黨已經拿下207席,民主黨拿下184席,共和黨距離過半數席次218席,只剩11席,如沒意外的話,那共和黨在這次期中選舉,應可拿下眾議院多數席次。參議院這次改選35席,改選席次中有20席原屬共和黨,14席屬民主黨,另外一席空缺,目前兩黨中,共和黨以48席略勝民主黨的46席,目前看來參議院仍勝負難分。早前訪台的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輕鬆擊敗共和黨對手丹尼斯(John Dennis)贏得連任,不過目前民主黨總席次落後共和黨,若最終共和黨獲得過半席次(218席),共和黨領袖麥卡錫(Kevin McCarthy)可望取代裴洛西成為下一任議長。(原文刊載於2022/10/27,更新時間為2022/11/10)

日期:2022-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