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共有293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1
產業時事

從一場跨國藥廠CEO餐敘得到啟發!前衛生署長:台灣生技產業超車契機,可能在「罕見疾病用藥」

我之前跟一群跨國藥廠的台灣CEO餐敘交流,會中聊到目前台灣的生醫科技可能美國跟日本等大國相差10~20年,即使台灣非常努力,因為大家都在進步,可能20年後都沒有辦法超日趕美。但國土面積和人口和台灣相差不多的瑞士,為何可以出現Novartis (諾華)、Roche(羅氏)、AZ(阿斯特捷利康)…等國際大藥廠,這就說明了資源的多寡、國家的大小,並不是能否躍上國際舞台的重點。

日期:2023-10-04

產業時事

國際環境流行病學年會睽違26年來台舉辦!「健康一體健康星球」千位學者共商全球環境健康議題

2023年國際環境流行病學學會全球年度會議睽違26年來台舉辦,高雄亞洲新灣區高雄展覽館於9月17至21日,迎來全球60個國家1,200位學者專家共聚一堂。本次大會以「東西交匯,健康一體健康星球(Connecting the East and the West, One Health in One Planet)」為主題,在後COVID-19全球疫情時代,「健康一體健康星球」更突顯了人類、動物和環境健康之間的密切關係,促使需要採取整合性及合作性策略,以應對人、動物和生態系統交互影響下的全球健康問題。

日期:2023-09-18

職場生活

30歲長骨刺、椎間盤突出,復健科醫師親身實證:我如何不開刀讓脖子變好,10年來沒吃過一顆止痛藥

在台灣,每5人中,就有3人有頸椎問題,頸椎病成了全民新疾病!奧運隊醫告訴你如何不開刀治頸椎。

日期:2023-09-08

職場生活

一堆人都中!睡覺「1習慣」恐得糖尿病,研究揭實測結果:隔天飯後血糖瞬間飆⋯原因曝光

有許多研究顯示,睡眠問題與糖尿病間存在緊密關聯。專家指出,不少人「習慣開燈」睡覺,但此舉可能增加糖尿病風險。研究發現,讓一群年輕人在明亮的臥室中睡覺,隔天飯後血糖數值偏高,顯示已產生胰島素阻抗,將大增日後罹患糖尿病的風險。

日期:2023-08-05

產業時事

德風健康館重磅邀請粒線體醫學權威 恩世蔓博士訪台深度交流

有一句格言是這麼說的:善意是人們與命運對話的語言,具有左右命運走勢的力量。德風健康館引進德國目前備受關注的粒線體醫學,這或許就是善意改變命運最貼切的形容。

日期:2023-07-06

投資理財

藥華藥、保瑞...腫瘤外科醫師股市破產,靠投資生技股財富自由:5個致富秘訣,基本面不用懂太多

編按:本書作者以「鬼手易生」為筆名(自稱鬼叔),經常在「股市爆料同學會」分享對股市的獨特觀點,因而成為超高人氣作家。2005年初次進入市場投入外匯黃金保證金操作,因為一時嘗到甜頭重押身家,最後破產、遭遇家庭劇變,人生跌入谷底。自縊獲救後,因緣際會下對投資有了不同感悟,重新拿起書本鑽研知識,之後獨創「鬼手流發心交易」投資方法,並憑藉著醫師的專業,專研生技新藥類股,再次從投資市場中站起,提早財務自由。

日期:2023-06-08

投資理財

腫瘤外科醫師投資破產背債千萬、一度自縊輕生,他在彌留之際開悟了什麼...棄醫入市提早財富自由?

編按:本書作者以「鬼手易生」為筆名(自稱鬼叔),經常在「股市爆料同學會」分享對股市的獨特觀點,因而成為超高人氣作家。2005年初次進入市場投入外匯黃金保證金操作,因為一時嘗到甜頭重押身家,最後破產、遭遇家庭劇變,人生跌入谷底。自縊獲救後,因緣際會下對投資有了不同感悟,重新拿起書本鑽研知識,之後獨創「鬼手流發心交易」投資方法,並憑藉著醫師的專業,專研生技新藥類股,再次從投資市場中站起,提早財務自由。

日期:2023-06-05

產業時事

台灣人的基因恐外洩中國?守護2300萬人遺傳密碼,立委提7大隱憂籲立法

針對外界對台灣人基因可能外洩到中國引發的諸多疑慮,甚至危及民眾與本土產業發展的風險,立法委員林岱樺今(31)日召開記者會,並邀請中研院植物暨微生物學研究所周昌弘院士、中研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吳金洌教授,就「實現精準化醫療的首要防線,打造安全本土基因檢測鏈—美國能,為什麼台灣不能!」點出七大隱憂。

日期:2023-05-31

職場生活

雷文虎克與台大醫院吳明賢團隊簽署合作協議,共研次世代益生菌AKK!為疾病預防及治療開闢前景

雷文虎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於今(5/25)日與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吳明賢實驗室研究團隊簽署合作意向書。雙方將就「次世代益生菌 AKK 的研發」展開長期的合作,期望能成功運用AKK菌作為新一代人類疾病的預防及治療策略。

日期:2023-05-25

職場生活

45歲以上有54%罹患糖尿病 或前期,全台迫切進入數字控糖新時代! 我的糖尿病數碼醫師

在台灣,每三個成年人就有一個人面臨高血糖威脅,45歲以上國人中,更有54%「若非罹病、就是糖尿病前期」。飲食生活習慣影響糖尿病甚鉅,血糖能否控制得宜更是關鍵,隨著科技日新月異,新的血糖監控裝置出現,AI也在輔助預測與診斷上幫了大忙,在與糖尿病共處的道路上給予更多的照護。

日期:2023-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