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共有766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7
職場生活

失智後老董不顧家人阻止,每天找公司會計來查帳「我要當可以幫家裡賺錢的人,大家才會愛我!」

陪伴失智長輩的家庭日久,常常可以聽到的是一個一個家庭愛的故事。很多問題,表面上看起來很類似,但是我的心得是,細究後會發現每個屋簷下有各自糾結和過不去的關卡,而這些關卡就藏著這一個一個家庭的歷史跟故事。這或許就是我們愈來愈重視個別化照顧的原因吧。

日期:2024-03-19

產業時事

「拆樑行動」可能成?罷免謝國樑第一階段達標!三階段門檻有多高?為何要他下台

今周刊編按:基隆市長謝國樑近日除了忙於市政外,還得面對基隆東岸商場與主富(NET)間爭議,以及罷免連署的「拆樑行動」。由基隆市民發起的「山海公民拆樑行動」臉書粉專,在3/8啟動罷免謝國樑行動,截至周三(3/13)下午4點半已有3100多人參與,達第一階段門檻。「山海公民拆樑行動」說,為了避免因資格不符而遭剔除,仍會持續收件,4月初才會送件,希望能衝到1萬份。基隆市長2022年選舉人數30萬7913人,依罷免法規定,第1階段提議人數為原選舉區選舉人總數1%以上,至少有3080人才符規定。第2階段連署人數需原選舉人總數10%以上,第3階段投票,同意票多於不同意票,且同意票達原選舉人總數1/4以上,也就是76979票才通過。基市府發言人余治明說,會謙卑的做好市政工作,讓更多市民朋友滿意我們的施政。本次罷免活動領銜人戴璟安,是中山醫學院畢業,今年28歲擔任長照2.0社工,她說是為了民主發聲,而行動發言人林茵茵則是世新大學口語傳播暨社群媒體學系學生。她說,戴璟安和她都是一般民眾,沒有政黨背景,也沒有想從政,只是為了謝國樑對基隆發展不作為,以及對市政不了解,才會起而發動罷免。

日期:2024-03-13

職場生活

「如果要離世,我寧可是醒著時發生」台灣血液權威陳耀昌:至少來得及告別,用滿足的心離開世間

陳耀昌是台大醫學院血液腫瘤科權威,是骨髓移植技術第一人,同時也是一位斜槓醫師,他除了擔任台大醫學院的名譽教授,也曾碰過政治、出過書,《傀儡花》、《獅頭花》都是其著作,前者更是被公視選上拍成十集電視劇。而今他的除了看診、演講,也偶爾在個人社群上發表生活紀事及心情抒發。數日前,陳耀昌在臉書上談及自己近日的有所感,與大家分享他的看法。

日期:2024-03-09

產業時事

進口中國蘇丹紅辣椒粉,9業者竟共用「高雄同地址」,家族成員、關係企業遭查,陳其邁說重話

蘇丹紅辣椒粉流竄全台,有立委查到包括津棧、加廣兩間公司外,另有至少9家業者公司地址、負責人重覆使用,皆位在高雄市,其中一家公司在網站販賣「香麻辣粉」,直到今天仍在電商平台上販售;對此,市長陳其邁表示已掌握該公司多名家族成員、關係企業與出發貨倉儲狀況,絕對從嚴執法。

日期:2024-03-08

產業時事

蔣萬安怒了!北市府女科員大膽販毒、8年級生身分曝光…交易選「市府門口」同事4個字點評個性

台北市社會局一名女科員涉嫌販毒,檢警今早搜索市府及女科員住家,警方對此低調不願透露更多細節,將由檢方偵訊後說明案情。社會局長姚淑文回應,關於本案是為同仁私下涉法行為,基於偵查不公開,我們全力配合司法調查,毋枉毋縱。

日期:2024-03-06

產業時事

「只要你創業我馬上投資你5億!」三鼎生技董座歐耿良:當時我心想,他要不是騙子,就是家裡開銀行

他不僅是臺北醫學大學最年輕的院長,也是臺灣第一位非醫學背景出身的牙醫學院院長;同時將工程背景與醫學跨域整合,於2006年成功開發出臺灣第一支人工牙根品牌;也是醫學大學第一位榮獲國科會傑出技術移轉貢獻獎及科技部傑出研究獎的得主。在北醫大,時任主任的歐耿良帶領生醫器材研發暨產品試製中心,透過產學合作的方式,進行生醫器材研發轉譯,包括3D生物列印,建立完整的生醫器材及生物性3D列印系統。這一項技術,讓歐耿良締造全國生技類最高金額技術授權案、國科會投資報酬率最高技轉案,也成為臺灣第一家從學界衍生的生物3D列印新創公司董事長。 跨足學界和業界的歐耿良,在學術研究、研發與技轉上的殊榮不勝枚舉,但坐在汐止科學園區、帷幕大樓辦公室內的他,談及創業過程,卻好似在講別人的故事般輕鬆,甚至淡然的說:「第一名或最年輕,對我來說那一頁已翻過去,已成歷史。」

日期:2024-03-06

產業時事

每週工時破百、月薪最低不到5萬...南韓醫師掀罷工,政府祭鐵腕:全吊銷執照!一文看懂白色風暴吵什麼

南韓政府今年2月初宣布自2025學年度起,每年將大規模增收2千名醫學生,藉此解決國內醫療人力不足、高齡化社會需求問題,然而這項政策卻引發南韓醫界不滿,數千名實習住院醫師為表達抗議集體請辭,導致醫院人力不足,病患跟傷患求助無門,在醫院到處詢問:「這裡有醫生嗎?」南韓政府宣示立場不會在「必要」改革上讓步,週一(3/4)更宣布將啟動程序,針對參加罷工行動的7千名住院醫師,全部吊銷執照。韓國保健福祉部第二次官(副部長)朴敏守更直言這項懲處將無法逆轉,會永久留下紀錄,不利於醫師未來職涯。這場醫療改革掀起的白色風暴,至今已持續將近半個月,《今周刊》整理相關重點,帶讀者了解始末。

日期:2024-03-04

今選頻道

棄公職當全職媽曾被說「沒出息」 超狂阿嬤自己賺旅費環遊世界!

80歲的人,該怎麼過人生?林瓊姿曾是熱愛教職的職場媽媽,年輕時在家庭、工作兩難下,卻讓她放棄理想。原本以為就要這樣過一生,生命的磨難卻狠狠的扭轉她的人生觀。走過生死關頭,她現身說法談如何突破傳統框架,學會愛自己?

日期:2024-02-29

職場生活

紐約私立醫學院收到逾300億台幣捐款!「本校8月起不再收學費」 全校學生歡聲雷動 貴人是93歲的她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美國紐約私立醫學院「愛因斯坦醫學院」(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收到富豪遺孀10億美元捐款,折合新台幣約316億,寫下創校以來最大一筆贊助紀錄,校方霸氣宣布以後直接免學費。

日期:2024-02-28

產業時事

美首位台裔公衛學院院長 呂淳祺連結矽谷、金融巨頭 瞄準科技救命商機 他為台灣生醫業造浪

接生過上千名嬰兒、在歐巴馬政府位居要職⋯⋯台裔公衛學家呂淳祺看準生技革命浪潮, 近年在矽谷積極推廣產學合作。而台灣在這波革命中,也能占有一席之地。

日期:2024-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