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共有225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6
產業時事

苦熬十年 新店小工廠靠震波碎石機搶占百億商機

一家20多坪的新店醫療器材小工廠,苦撐10年近乎沒有營收的時光,是靠什麼能耐,竟讓台灣泌尿科權威主動站台背書,一舉攜手合作前進難以進入的柬埔寨市場,用MIT(台灣製造)招牌,搶灘東南亞未來十年近千億美元的醫療器材市場?

日期:2019-02-14

競爭力

「補臉天使」來台奉獻40年...上帝給台灣的禮物羅慧夫

「您是上帝給台灣的天使!」台灣醫療40年的羅慧夫醫師日前逝世,他曾說:「最歡喜的就是,『缺嘴』的囝仔變『真水』」,羅慧夫用愛填補人間殘缺,點亮了好多人的生命⋯

日期:2018-12-21

財經時事

全身管理一肩扛起 就怕聽到儀器「嗶嗶叫」

今年十月出爐的監察院糾正案文直指,台灣一年粗估有三百五十萬件麻醉病例,不是在專科醫師或受過訓練的人員監督下執行。而健保每年近七千億元的大餅,供養著各式醫療需求,但每年四%的醫療支出成長率,讓健保永遠入不敷出。一次復健、一場心理治療,收益相對低,這些科別被視為「賠錢貨」。醫院為平衡收支,一邊管控聘雇人數,一邊限制治療內容,麻醉專科醫師一人顧五台刀已是尋常,醫療風險居高不下,醫師為求生存,只能離開醫院另謀生路。

日期:2018-11-28

保險稅制

誰說單身是公害!1111光棍節購物清單 保險該怎麼買?

「我單身,我驕傲!」是不少單身族的心聲。11月11日光棍節即將到來,這節日流行於中國大陸年輕人的娛樂性節日,象徵以身為單身一族為傲。在光棍節這天,年輕人都會以聚會、狂歡和購物方式來慶祝,值得關注的是,單身族除了網購取悅自己之外,還能在自己的購物清單中,增加一份保險選項。

日期:2018-11-09

財經時事

【誰來照顧醫護之五】醫師為何爭納勞基法?「這個」成最大關鍵

然而,台灣醫師過勞是事實,建立在醫護人員血汗上的便宜醫療,也讓醫師的專業光環逐步黯淡。

日期:2018-11-08

產業時事

誰來照顧?

雜誌送印前傳來消息,我們獲得今年「曾虛白新聞獎」的肯定,得獎作品是「體育界的轉型正義還要等多久」一文;共同獲獎的,還有網路公益媒體《報導者》的「廢墟裡的少年」系列報導。讀者若有印象,本刊去年十一月即與《報導者》合作,將「廢墟裡的少年」在《今周刊》以紙本呈現。

日期:2018-11-07

產業時事

台灣少子化,住院孤兒多!看護10天要價2萬6...廉價健保體系下的「照護黑洞」

「『住院孤兒』會愈來愈多!」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提出警訊。她指出,高齡化和少子化,愈來愈多「沒有家人」的人,住院只能仰賴看護,如果醫院不能全責照護,丟給病家自理,一來費用難以承受,二來也沒有保障。

日期:2018-11-07

產業時事

病床邊的照護危機

「你有推薦的看護嗎?」近年來,這句話幾乎要取代「你有推薦的醫師嗎?」成為國人住院時最大的苦惱。住院自己找看護,成台灣特有的醫療生態,龐大的看護費用及請假陪病的成本,掩蓋在看似低廉的健保體系底下。

日期:2018-11-07

財經時事

台灣醫療新危機如何解 誰來救命?

「你是因為內心的召喚,而非商業目的,投身這項專業。所以你會隨時為身邊的人們自我犧牲、奉獻,付出愛與溫柔。」「現代臨床醫學之父」奧斯勒(William Osler)這句話,道盡了醫師為病患奉獻的天職。但在號稱「醫療王國」的台灣,已有一批醫師,憂心高壓過勞的工作環境,讓他們無法在堅守醫師誓詞的同時,維護自身健康,因此要求被納入《勞基法》,獲得法律保障。寄望於《勞基法》,或許不是現階段的最佳解答,但來自醫界的求救信號,不容輕忽。若不正視第一線醫療人員的艱困處境,被兩千三百萬台灣人視為理所當然的優質醫療體系,終將無以為繼,逐漸崩壞。

日期:2018-10-03

品味人生

巴金森氏症尚無解 有氧運動防退化

巴金森氏症不罕見,只是早期難察覺,若有單側手抖、行動遲緩,建議就醫檢查;目前僅能靠多巴胺等相關藥物減緩症狀,副作用因人而異,平日保健靠多做有氧運動。

日期:2018-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