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共有404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6
職場生活

女兒已出嫁、兒子40歲不婚忙工作...68歲退休人壽高管:在家和老婆大眼瞪小眼,不找工作早晚會生病

按理說,臺灣的銀髮族或是樂齡族這一群人,已走到人生下半場,也已累積了一些財富與人生經驗,應該是身心靈最自由自在,最能做自己的一群人。若您仔細觀察周邊朋友的樂齡或銀髮族朋友,您會發現,其實不然,他們仍有諸多問題需要面對。

日期:2022-03-14

產業時事

「我們現在陸海空三軍都有」營收飆200億元、6年成長3倍! 為何佳世達醫療事業能邁向高成長之路?

「從這幾年新事業成長率來看,醫療事業雖然金額不是最大,但是絕對是成長最快的。」在9日記者會上,這是顯示器大廠佳世達(2352)董事長陳其宏談到旗下四大事業群成長性時,第一時間想到的回答。從佳世達財報也可看見端倪,醫療事業群2016年營收僅約50億元、經過5年營收已經達到200億元規模、營收足足成長了3倍,背後的秘訣為何?

日期:2022-03-09

產業時事

台灣超額儲蓄爆天量,超越德、韓、美三強!「閒錢太多、投資太少」成經濟轉骨隱憂 前央行副總裁許嘉棟:政府應帶頭花錢!

在經常帳順差創新高、台灣人均GDP即將「超韓趕日」的當口,曾任中央銀行副總裁的許嘉棟,卻認為台灣經濟的「轉骨」遠未完成,究其關鍵在於「超額儲蓄」。

日期:2022-03-09

產業時事

調漲部分負擔,就能解決健保財務漏洞?前衛生署長2點分析:為什麼處罰病人是「無效的」

最近健保費部分負擔調漲,我為了2/25健保委員會的討論,先寫了一篇「政治暗箭連連 讓健保回歸專業討論」的文章,請大家尊重健保委員會。值得注意的是,調整部分負擔,真的是解決健保財源不足最好的方案嗎?

日期:2022-02-24

財經時事

「台灣是遠距醫療的沙漠,但有空間做!」 前矽谷創投返台打造首個線上醫療平台 只因醫師的一句話

台灣健保制度與醫療便利,但對偏鄉居民來說,生病就醫卻需要長途跋涉。過去旅美多年後返台的徐克宇,成立台灣第一個遠距醫療平台「醫生馬上看APP」,將醫療服務搬到線上,串接醫護、患者、機構等,翻轉大眾將遠距醫療當成「視訊」的印象。

日期:2022-02-24

職場生活

50幾歲就開始「等死」!于美人囑後事:鼎泰豐炒飯祭拜我,而且要加醬油,不要省那30元

人生的路,誰不是死路一條?從母親身上看見的豁達,不用未知的事來折磨已知的人生。當觀念改變,人可以活得很自在。

日期:2022-02-21

職場生活

讓台灣更美好的20個主張》調整部分法令 全面守護人民健康安全

編按:2014年,《今周刊》曾製作〈許台灣美好未來的30張關鍵選票〉封面故事,從經濟、社會、人權、政治各層面提出亟需革新的30個進步觀念,8年後檢視,當年的主張已有諸多落實,例如:修正《文化資產保存法》、完成「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建置、同性婚姻合法、《民法》下修18歲、病主法上路等等。1312期封面故事〈讓台灣更美好的進步主張〉,我們再次從制度面著手,持續推進台灣社會進步。報導涵蓋勞工權益、全民健康安全、產業發展與防弊、國家留才制度、強化政經體質五大面向,盤點20個對你我生活有重要影響卻不合時宜的法令。

日期:2022-02-11

產業時事

守護全民健康安全

充足的醫療服務與長照機構,是因應人口老化的兩大政策支柱,但長期而言,全民健保與長照皆面臨資源不足的困境。不過,只要各解開一項限制,就能大幅紓解兩者的財務壓力。

日期:2022-02-09

產業時事

被隔離病患、無診所漁村、偏鄉綠島…都因它受惠! 三個現場、五則故事 看見遠距醫療的落地

一場疫情,讓遠距醫療,這個過去被認為難以在台灣落地的科技,變成降低醫護染疫風險的利器。在隔離病房的新手母親、沒有任何一家民營診所的北海岸偏鄉、還有長期處於醫療資源匱乏的綠島……,我們用三個現場、五則故事,帶你看見這兩年疫情下,台灣醫療反向突破的改變。

日期:2022-01-26

全台防疫報導

本土暴增11例! 戴口罩最新「4大措施」 二級警戒延長至1/24 北北基桃禁止探病

因應國際間新變異株Omicron威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與相關單位溝通及評估後於今(9)日宣布,今(2022)年1月9日至1月24日維持疫情警戒標準為第二級,調整或維持相關措施及規定如下:

日期:202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