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共有448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7
保險稅制

「未婚生子」生育給付還是照領! 勞保局:生產後5年內...都來得及申請

未婚生子可以申請勞保生育給付嗎?分娩至今已經一年多了還來得及嗎?

日期:2022-06-12

保險稅制

保險小白第一份保單該怎麼買?壽險專家教「三階段」補風險缺口:這3種保單必買!

進入6月畢業旺季,將有數萬名社會新鮮人踏入職場,不過,由於過去兩年疫情的影響,企業用人態度趨向保守,但今年開始企業適應疫情環境後,也開始舉辦校園徵才博覽會。根據求職網調查,今年熱門科系畢業生有超過3份工作可挑,亦有9成應屆畢業生在畢業前就開始找工作,對此,壽險業者就建議,初入職場的新鮮人對於風險承擔能力較低,建議可按部就班從「三階段」做足保險保障,為人生打好基礎。

日期:2022-06-08

投資理財

收入不高如何在退休前多攢1千萬?40歲開始每月6000元買這2檔ETF,翻身不用搏、養老靠自己

這些年來我常發現,真正需要做投資的,並不是那些高收入族群。如果一個家庭年收入超過300萬,每年存下150萬,那累積30年也是很可觀的一筆資金。就算投資在非常保守的金融商品,我相信除了退休不虞匱乏,應該也能留下一筆財富給小孩。這個族群反而應該減少投資,越不試誤,越能保護好自己的財富。真正需要作投資的族群,是收入不高,卻又覺得投資太慢,想要直接拚一把搏翻身的族群。

日期:2022-06-06

投資理財

企業攬才新趨勢》提供優渥薪資、福利還不夠 「退休及財務」照顧最感心

企業面對激烈競爭想維持領先優勢,留才與攬才的能力至關緊要,過往企業只把重點放在提供優渥薪資與福利之上,現在則有更多企業關心員工退休後的生活。

日期:2022-05-27

職場生活

「民眾健康權、修法來照顧」!物理治療師盼擴大服務權限、朝野立委相挺

台灣已步入高齡化社會,但許多法律卻沒有跟上腳步,法規明定,物理治療師必須經醫囑或診斷,才能提供患者服務。朝野立委週五(5/13)與物理治療學會舉行記者會,呼籲應鬆綁現行法條限制,給予物理治療師較大的服務權限,符合超高齡社會的需求。

日期:2022-05-13

投資理財

30年後退休每月4萬的消費力,從每年50萬飆到121萬!4例子看懂:通膨低利如何影響理財?

過去我們聊過為什麼一定要理財,主要原因就是通貨膨脹,因為通貨膨脹與低利率會讓我們存在銀行的錢貶值,現在可以買到一個排骨便當的錢,忍耐存了30年以後卻只能買到滷肉飯,那為何不現在就花掉呢?

日期:2022-05-13

產業時事

移民署攜手嘉邑行善團送暖 助重病新住民度難關

移民署南區事務大隊嘉義市服務站接獲轄內NGO團體轉介罹患重病的新住民金蘭,因無力負擔醫療費用且生活陷入困境,便前往關懷訪視,並瞭解實際狀況後,主動聯繫嘉邑行善團攜手送暖,提供扶助救助金,暫解燃眉之急。

日期:2022-05-04

保險稅制

存股如何報稅最省? 節稅留意2022三項新稅制,夫妻報稅這樣省最大!

2022年五月報稅季即將開跑,對於綜所稅申報,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洪連盛表示,針對2022年報稅新制度,民眾可留意基本生活費調高、交易未上市櫃公司股票需課稅以及2021上半年轉手預售屋併入所得稅三大重點,並關注報稅時間是否因本土疫情而有所改變。

日期:2022-04-25

保險稅制

全因阿中一句話,防疫保單嚇到全下架!改推9張新保單...但隔離、確診補償「掰了」

國內確診人數不斷創新高,防疫保單太夯,賣到產險公司提前下架,雖然保險局預估,本周有9張新防疫保單改版上市,但產險業者透露,被指揮中心台灣未來染疫率達15%、約350萬人口數字「嚇傻」,面對每天暴增的保單進件量,「不賠死才怪」,下架停售才是「上策」;主管坦言,改版的防疫保單「隔離」、「確診」補償將成絕跡。

日期:2022-04-19

投資理財

年收700萬還覺得不夠用?精算媽咪珊迪兔:從3面向打造家庭財務安全網

家庭年收入300萬,網友狂喊這金額只能算「普通」,有網友甚至認為就算家庭年收700萬元仍覺得不夠用。一個家庭的收入金流,究竟該如何規畫?才能令人感到有安全感。《精算媽咪的家計簿》Podcast節目主持人珊迪兔表示,建置完整家庭理財金流,可從「資產負債表」、「保險」、「投資工具」三大方向進行規劃,有助找到家庭理財明確目標。

日期:2022-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