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共有448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0
財經時事

台亞風能從本土出發,打造亞洲風電產業聚落

《今周刊》長期關注再生能源議題,今日(8/1)下午舉行的第六屆新能源國際論壇招集政府與國內外工商學術領袖,聚焦台灣風電產業的現況與發展。離岸風電第三階段區塊開發進入招商階段,面對更快速、更大型的風場建置,台灣如何在國際大型開發商中拓墾出屬於自己的產業供應鏈,將成為現階段最大的挑戰。

日期:2022-08-02

財經時事

誰綁架了全民的中油?

編按:中油煉製事業部今年初爆發前執行長徐漢,涉嫌協助業者綁標收取回扣,金額高達2700萬元,日前又查出中油前勞工董事陳枝章也疑涉貪,大半年來檢調持續偵查,負面消息不斷釋出。中油董事長李順欽日前受訪時說,主管做了違法亂紀的事,他是非常痛心,檢調兩波起訴是否完成中油公司內部「清理」,他坦言說不知道,但會配合檢調徹查,該提供詳整的資料,把所有不法都完全肅清。李順欽也喊話:「你只要行賄的廠商,不要到中油來,到中油不需要行賄,到中油投標不需行賄,我們是誠信透明的企業」。今周刊在2019年1月27日出刊的封面故事「誰綁架了全民的中油」揭露中油的勞工董事掌控中油高階人事審核權,如地下司令部,當時即徹底剖析公司治理黑幕,這次因涉弊案被聲押禁見的陳枝章即當時的勞工董事。(原文刊載於2019/1/15,更新時間為2022/7/27)-----------------------------------《今周刊》2019年深入調查報導中油公司治理黑幕,隨後監委王美玉及趙永清展開調查,兩位委員調查指出,中油應確實檢討勞工董事參與審議小組,審議利害關係人時,訂定利益衝突迴避,經濟部與中油也應避免外界質疑由單一部屬選擇主管情事發生。兩位監委對認為,對於經濟部「不行管不敢管,又做樣子說有管」,也應重新檢視公股董事管理規範,訂定符合實際的管理規範。調查中建議就下列情形檢討改進: 一、勞工董事對於非執行董事職務時,仍為公司員工,應回歸適用公司內部員工管理規定,與公司其他員工無異。中油應落實相關人員考勤配套措施,避免產生同屬公司員工而有特殊待遇情形。二、中油應平衡考量公關費運用制度,避免勞工董事享有特殊待遇。三、經濟部與中油應再檢視中油加油站設置管理規則,強化新設加油站審議機制,避免再次發生嘉港加油站案例,影響聲譽。這是一家肩負全民生計、產業發展重任的老國營事業公司,不過,近幾年出包不斷,815大停電、桃園煉油廠爆炸、隱匿澎湖漏油長達一年多、95無鉛汽油不合格⋯⋯,每一個事件,都讓外界對中油內部公司治理打上一個大問號!《今周刊》深入調查發現,關鍵出在致命的企業文化,中油如果要更好,改革必須從現在開始。

日期:2022-07-27

產業時事

台灣大未來》深耕新南向成績亮眼!國貿局帶台商「打群架」,讓世界看到台灣的軟實力

台灣從2016年開始推動新南向政策,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經過幾年的奮鬥,已讓新南向國家看到了台灣的軟實力,但台灣未來該如何擴大結盟,站上不可或缺的位置?

日期:2022-06-30

產業時事

台電今年恐大虧1500億元! 若不想淪為下個台鐵,為何台電必須調漲用電大戶電價?

2022/6/27編按:時隔4年電價要漲了!電價費率審議會在周一(6/27)下午兩點召開,拍板平均漲幅達8.4%,但為了照顧民生及穩定物價,用電千度以下住宅用戶凍漲,全台約有97%用戶不受影響,另外百貨、商場等內需產業亦凍漲。-------------------------------------電價若繼續凍漲,不能反映燃料上漲的成本,恐將造成台電今年虧損超過一千五百億元;從台電虧損預估、台灣供電品質、國際電價來比較,台灣調漲用電大戶的電價,已是勢在必行。

日期:2022-06-22

產業時事

恐慌賣壓出籠...美股跌破3萬大關逼近熊市,台股跟殺超過200點、台積電首見499元!

聯準會宣布 1994 年以來最大升息幅度後,華爾街擔憂大幅升息恐將經濟推向「硬著陸」,美股週四 (16 日) 開盤後一蹶不振,能源股大殺四方,科技和非必需消費品類股回吐前一日漲幅,特斯拉崩逾 8%,比特幣價格下探,打擊區塊鏈股。台股周五一開盤直接下探15625.86點,下殺超過200點,護國神山台積電跌破500元最低來到499元,而後隨即拉回500元之上。

日期:2022-06-17

投資理財

「父母幫忙是情分,不幫忙是本分!」給60歲退休族忠告:拿養老金幫兒女買房,老了靠誰?

鄰居鳳姊是一名公務員,從來不知道失眠是何滋味,現在每天輾轉無法入睡,因為她擔心年金改革,以後繳不起房貸,會變成法拍屋,一生心血付諸流水。可是我不懂,眼見明年60歲,工作與收入穩定,子女已在工作賺錢,怎麼會還在擔心房貸的問題呢?

日期:2022-06-02

產業時事

打造淨零時代競爭力

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公布,面對淨零碳排的機會與挑戰,淨零轉型是下世代最具潛力的商機。工研院「打造淨零時代競爭力」論壇暨特展,涵蓋能源供給、需求使用、低碳製造、永續環境四面向創新科技,全面網羅產業邁向淨零的必備關鍵。

日期:2022-05-16

投資理財

美股崩逾650點、標普失守4000點…冬眠的熊市恐將甦醒!美財長:不訝異動盪持續到夏季

編按:美股週一血流成河,五大科技巨頭一路下探,道瓊收盤下殺超過 650 點,那指和費半慘跌超過 4%,標普挫低 3.2%,無力守住 4,000 點關鍵關口,為 2021 年 4 月以來首見。台股週二(5/10)一開盤指數直接摜破萬六大關,下殺超過300點,台積電股價跌15元至505元再破底,跌幅逾2.5%。

日期:2022-05-10

產業時事

捷運開不動、大巨蛋點不亮...比缺電更迫切的「台灣電網危機」:為何有電卻送不進去?

編按:歷經馬郝柯3任市長、延宕逾20年的電力建設松湖超高壓變電所,據了解將在11/24都市計畫審議會議排定審查。根據自由時報報導,台電與北市府多次溝通後,9月底都審會議通過松湖變電所「下層」設施,但「上層」建築物退回,要台電納入更多公益設施、外觀須重新設計等,不過就算闖過都審、開始動工,最快要7年才能完成。無黨籍候選人黃珊珊曾在早前的辯論中提到,台北市有22件用電申請案被限電,因此無法核供電力,台電後發出聲明指出,台北市不是沒有電,而是電送不進去。台電強調,已與北市府多次溝通達成共識,盼候選人回歸專業探究實際問題癥結,台電在後續行政程序上將盡最大努力,也非常願意持續與北市府團隊溝通,共創台北產業發展及供電雙贏。經濟部長王美花也針對限電一事表示,台北市並不缺電,問題在於輸電,台電希望能和台北市政府在松湖變電廠規劃上好好合作、解決用電問題。而民進黨立委洪申翰則是說,黃珊珊從議員到副市長都一直阻擋松湖變電站解決方案是事實,「她當了副市長也提不出更好作法,這也是事實」。《今周刊》早在2022年5月,第1324期《台灣電網危機》探究供電危機成因,不能只爭論「缺不缺電」,因為電網的脆弱,是眾多因素加總現象。(原文刊載於2022/5/4,更新時間為2022/11/22)

日期:2022-05-04

麥克連 給想知道如何選股操作的你:頂尖操作思維

【麥克連】20220502精選個股:受惠於國內綠電政策利多及房市熱絡,在手訂單無虞,2022年獲利將續創新高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2-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