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共有425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7
麥克連 ─ 給想以法人角度思考投資的你:看懂法人佈局

【麥克連】20220524精選個股:1Q22財報優於預期,全年獲利將續創新高,不畏大盤系統性風險,今年股價已大漲30%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2-05-24

投資理財

全台新建案年漲幅最高逾7成! 台中北屯、台南仁德善化飆最兇 「上百戶建案不到一周完銷,我連考慮時間都沒有」

「打炒房」新制箭在弦上,房價卻持續狂燒,兩張表,揭露全台新建案和中古屋年漲幅最凌厲的熱區。高房價之下,近期完成房市交易的買家,主要有哪些考量?專家又如何點評?

日期:2022-05-04

全台防疫報導

快篩這裡有!家樂福3款「家用快篩試劑」到貨 「這廠牌」瘋狂下殺57折

Omicron疫情不斷在台灣蔓延,篩檢需求量大增,導致「家用快篩試劑」大缺貨,想買一支快篩試劑根本難上加難!連鎖量販店家樂福今(4/26)日表示,門市將販售3款快篩試劑,其中福爾威創生產1入及5入的快篩,分別降價為200元、975元,相當於市價打了57折。

日期:2022-04-26

產業時事

滴滴、中國大潤發的「南柯一夢」...謝金河:中國沒有資本家,唯一老闆只有黨中央最高領導人!

滴滴與中國大潤發的南柯一夢。台灣投資人都知道滴滴打車,也知道黃明端在中國一戰成名的中國大潤發,這兩家高知名度的企業,現在都不約而同股價跌到殘值,像是南柯一夢般,在資本市場瀟灑走一回。

日期:2022-04-21

職場生活

國人遊日本必帶伴手》「合利他命」與武田藥品bye bye! 為何新公司海外第一仗就是台灣?

台灣人超喜歡買各式日本藥品、保健食品及營養品,其中一款熱賣多年的就是武田藥品公司的合利他命(アリナミン),疫情前國人去日本遊玩,總會帶幾瓶回來當伴手或自用。由於合利他命在台灣銷路太好,之前武田藥品甚至找來台灣藝人代言,推出在國內的電視廣告。但隨著合利他命所屬的武田消費者保健部門,2020年賣給美國最大私募基金業者黑石集團(Blackstone Group)後,去年4月該事業體正式與武田藥品分家,並更名為日本「合利他命製藥」。不僅如此,日本合利他命製藥的第一家海外子公司,也就是台灣合利他命藥品公司,也在這個月成立。「富爸爸」從武田藥品換成美系私募基金的日本合利他命製藥,把台灣視為拓展亞洲市場的第一個戰場,希望透過合利他命在本地的高知名度,把台灣市場做大做強,未來強化既有的韓國及泰國市場之外,更有意進軍其他的東南亞國家。

日期:2022-04-15

產業時事

零售業大地震》彭博曝台灣家樂福數週內要賣給統一 ,兩業者低調⋯羅智先10天前曾「這樣說」

繼去年全聯買下大潤發後,美國財經媒體《彭博》報導指出,家樂福正洽商把台灣事業的控股權,出售給在地少數股東統一企業,最快數週內會有結果。而根據統計,家樂福在台灣業務估值至少19億美元(約541.25億台幣)。對此,統一集團及台灣家樂福今(22)日都出面回應。

日期:2022-03-22

產業時事

烏俄戰爭》美國人去Costco搶「這物」! 扣掉會費還年省1萬元

俄烏戰火使國際油價飆升,一度觸及140美元,美國汽油價格也不斷飆漲。最近許多美國民眾駕車前往知名大賣場好市多(Costco)加油,甚至為此特地辦會員繳年費,只因為好市多油價較市價便宜;有車主以目前油價粗略估算,即便要繳60美元的會員年費,1年仍可省下約430美元(折合新台幣約1.2萬),且若油價繼續漲,還能省更多。

日期:2022-03-19

產業時事

超商變超市!全家賣500款生鮮選物、小七冷凍陳列增四倍 連全聯都虧十年 超商雙雄搶「鮮」有盤算

統一超商開了首家「OPEN NOW」便利快超市概念店,全家便利商店也喊出一年要展店十五家超市,是什麼原因讓超商業者紛紛搶進生鮮市場?

日期:2022-02-23

產業時事

玉山家樂福聯名卡陷續約危機 衝擊百萬卡友 黃男州首度公開喊話

玉山金今(15)日舉行法說會,玉山銀行董事長黃男州指出,下周即將成立滿30年,邁向第四個十年,目標要成為「亞洲的玉山」,十年內資產管理規模超過6兆元、ROE超過12%以上、海外分行與子行不含OBU獲利貢獻超過30%、手續費收入占比逾四成,將持續聚焦壯大海內外版圖、以金融科技領航、強化三道防線為策略主軸。

日期:2022-02-15

產業時事

企業布局》六大業者爭搶年成長15%的大餅 北中南Outlet戰局白熱化

傳統百貨公司及購物中心成長停滯,以超低折扣為賣點的Outlet,挾國際時尚品牌優勢,吸引年輕世代造訪,成為零售黑馬,尤其這兩年國人因疫情無法出國觀光,更讓Outlet業績異軍突起。

日期:202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