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共有474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8
保險稅制

壽險Q3現金水位大減6000多億…為何左手收保費、右手投資股債卻「逆中介」?他點出3原因

根據《財訊》報導,今年保險業面臨保費收入暴跌和理賠解約潮,壽險第3季現金水位更驟減6000餘億。業者嘴上不說,但保險局已嚴密監控各家現金流問題,嚴防流動性風險。「先前業界在吵重分類,我就反對,不管從理論還是企業競爭都不合理,怎麼可以遇到問題就改變產業規則?但既然過了,業界淨值也大幅拉回,那麼接下來就要擔心流動性問題。」一位資深保險業高層觀察,重分類後,壽險業不能再為了賺取資本利得而進進出出,現金流量勢必大幅減少,今年已發生保費收入驟減、理賠解約大增,若明年經濟持續衰退,資金環境持續緊縮,接下來,壽險的挑戰將在於「流動性風險」。

日期:2022-12-21

存股助理

存股助理第264期︱日本超寬鬆政策結束,對股債市影響評析

日本央行昨日(12月20日)宣布,上調10年期日本公債殖利率管控區間,從0.25%,上調至0.5%。亞洲股市聞之重挫,日圓兌美元急升,甚至導致存股池的美債ETF大跌,可謂之「0.25%」的震撼!

日期:2022-12-21

產業時事

龍邦握泰山逾五成股權,其中逾八成都質押 未來經營權之爭仍勝券在握?

泰山(1218)日前賣出全家(5903)兩成股票,引起市場高度關注,直至昨(15)日終於揭曉買家身份為國泰蔡家旗下的萬寶開發,而今(16)日龍邦集團董事長劉偉龍也以泰山董事的身份在報紙上刊登半版廣告,指控萬寶開發「公認富可敵國,豈可巧取豪奪」。

日期:2022-12-15

產業時事

開盤63秒成交4萬張全家股票!泰山套現80億,龍邦追得回來?一圖看懂2大陣營對決心機

泰山出售全家股權風波,讓原本兩派相爭的經營權之爭,一路打到全家股權保衛戰,原本就已錯綜複雜的家族心結與法律攻防,絲毫不輸8點檔連續劇。

日期:2022-12-14

投資理財

雙北三口之家買車、租房,家庭開銷扣掉孝親費也難低於5萬!給想賺大錢受薪階級的3個理財建議

10月中串流媒體巨頭奈飛收盤後公佈財報,不但扭轉了付費訂閲用户流失的局面,而且還提供了高於華爾街預期的樂觀前景,股價盤後目前大漲14%,算是空頭行情下的一點驚喜。這段時間股市的大幅回檔,不少投資人的通病大多都是「錢已經都買完了」,看到更便宜也沒辦法買了。(原文發布於10.19)

日期:2022-12-08

產業時事

雲豹桃園隊一百天搶魔獸實錄:戰績倒數、資本額僅9千萬,為何敢祭破億年薪搶NBA超級中鋒?

去年T1元年時,雲豹球團總經理蘇翊傑發下豪語,預告有簽下大咖球星來台的計畫。一年後,球團無預警投下「魔獸」加盟的震撼彈,改寫台籃歷史。究竟蘇翊傑是如何辦到的?

日期:2022-11-16

產業時事

氣候談判愈談愈麻煩

全球抗暖化的進程依舊悲觀,自主提報減碳目標的國家,只有十分之一如期交卷。台灣也尚未交出氣候調適策略藍圖,加上國際政經局勢變動的此刻,麻煩事一點也沒少。

日期:2022-11-09

產業時事

美元獨強,日圓、韓元、新台幣...亞洲貨幣大貶值,會引爆金融危機嗎?為何中國至關重要

在2022年之後, 由於全球政經情勢動盪, 國際匯率情勢發生巨大變化。 衡量相對6種外幣(為美國最重要的貿易夥伴貨幣, 包括歐元、瑞士法郎、日元、加元、英鎊和瑞典克朗)一籃價值的美元指數(U.S. Dollar Index), 2022年到9月底較2021年同期上升了20%, 2022年迄今已上漲 18%。若是考慮目前的美元指數組成比重是在 1999 年更新,已無法準確反映當前的美國與亞洲貿易對手國家的權重,美元升值幅度的真實情況恐較美元指數顯示的更加巨大。

日期:2022-10-24

投資理財

台泥、富邦金…0050成份股中已有16檔跌破十年線!不是金融股…達人曝「這2檔」優先布局

台北股市近日出現大地震,指數上沖下洗,震出一堆信心不足的籌碼。在10/13單日融資餘額就減少了逾53億,從9/28融資跌破1800億之後,僅花了11個交易日,集中市場的融資餘額就幾乎要降至1700億以下了,用一句網友常說的一句話:「真的是殺到血流成河」。

日期:2022-10-18

產業時事

金鐘57》沒演這部戲的就不是一線明星…《華燈初上》如何賣向國際,讓Netflix掏3億買版權?

編按:第57屆電視金鐘獎於10月21、22日登場,台劇《華燈初上》入圍今年金鐘獎11獎項,該劇走的是懸疑路線寫酒家故事,其實也是場賭注,在劇本研發階段,總製作人戴天易等人就已經鎖定「大華人市場」並且研究市場機制、觀眾口味。有好的劇本加上戴天易、女星林心如的好人緣,集齊空前的卡司,如林心如、鳳小岳、楊祐寧、楊謹華、霍建華、徐若瑄、吳慷仁等人加持。圈內更流傳一句:「沒演這部戲的就不是一線明星。」明星點頭到位,回收成本甚至獲利,看來更加可靠。即使成本高達2.5億元,也讓Netflix砸下3億元天價,買下該劇全球獨家播映權。(原文刊載於2022/1/5,更新時間為2022/10/13)

日期:2022-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