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共有1643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0
投資理財

銀行存款超過200萬的人有什麼共通點?500位20-49歲儲蓄調查4結果:存得了錢的人都著眼在未來

日本現在擁有金融資產的人和沒有金融資產的人漸趨兩極化,持有100萬日圓的人已算是少數。大多數人的習慣使他們難以存到錢,必須採取一些方法才能累積平均以上的存款。

日期:2024-02-05

職場生活

從「割紙箱」做起,主管背後捅刀還「感謝給歷練機會」...44歲台灣太古可口可樂第一位女總的不敗職場學

台灣太古可口可樂有史以來第一位女性總經理胡玲瑄,談起職場攀升的成功之道,想起的卻是看來微不足道的小事,「我當時勤跑各大賣場,幫忙割紙箱⋯⋯,把紙箱割得又快又好!」她有點得意地說。

日期:2024-02-05

產業時事

滙豐台灣財管負責人游天立 不安於舒適圈 困難任務做就對了 用初來的心走長遠

(今周刊1416-1417)假如你是剛出社會的菜鳥,被要求陪主管一起到台大演講,當他突然喉嚨卡卡,要你立刻替他上台講完全程,你會害羞拒絕還是披掛上陣?

日期:2024-02-05

產業時事

從「割紙箱」做起,主管背後捅刀還「感謝給歷練機會」...44歲台灣太古可口可樂第一位女總的不敗職場學

(今周刊1416-1417)明明已經坐上外商總經理大位了,但談起職場攀升的成功之道,胡玲瑄不時想起的,卻是某些看來微不足道的小事,「我當時勤跑各大賣場,幫忙割紙箱⋯⋯,把紙箱割得又快又好!」她有點得意地說。

日期:2024-02-05

投資理財

評價觸及近二十年低點 綠能主題最具潛力 降息預期迎轉機 基建投資價值浮現

高利率環境衝擊下,基礎建設產業評價跌至近二十年低點;今年,全球有望啟動降息,加上各國積極推行設備更新,相關產業投資價值浮現。

日期:2024-01-31

投資理財

長榮第1季獲利初探—外功易練,內功難成

我們對長榮(2603)2023年第4季與2024年第1季的獲利進行初步的預估。重點不在於我們預估的準確度,而是背後的科學存股法的精神:以自己的有限能力,對所投資的股票設定期望值,據此作為投資進出依據,而且為這自己設定的期望值負責!

日期:2024-01-29

投資理財

百萬豪車、網紅咖啡店...每一次的「炫耀式消費」 都是在延後退休!他用股息付房貸揭累積資產5步驟

在大學同學會上,我發現有很多同學都到了臺積電或是鴻海工作,是個只要努力工作,就能有不錯薪水的地方。 「修禾,你買房子了嗎?我已經買了,接下來要面對30年的房貸……」一次同學會,我的朋友Jerry跟我聊到置產的話題。 「有,跟你一樣,我在前年也買了房子。」 「房貸占了我近一半的薪水,接下來得好好的工作,努力還貸款。」Jerry跟我說了許多煩惱:「目前還有孩子要養,真懷念學生時期,不用煩惱金錢的生活……」 事實上我跟Jerry很像,在大學畢業以後,都是從零開始,沒有人脈、資源,也沒有什麼本金可以運用,我有的只有在大學時期,在研究室打工所存到的10萬塊臺幣(這的確是我自豪的事,犧牲玩樂時間,靠自己雙手努力「存到」的錢)。 我們一畢業就開始賺錢、投資股票,一樣結了婚,也買了房子。唯一不一樣的是:這位朋友需要繼續努力工作,才能付得起房貸與照顧家人。 我則是用美股股票的股息,來支付房貸與生活費,所以貸款再久,我都不用煩惱。且股息每年都成長,讓我可以支付更多房子的貸款。

日期:2024-01-29

職場生活

1年把1萬翻100萬,他政大畢業全職打德州撲克,被爸爸趕出家門!「台灣第一牌手」32歲小六世界大賽奪3100萬獎金

近年台灣舉辦愈來愈多德州撲克國際錦標賽,也讓台灣誕生許多優秀選手,知名牌手、同時也是德州撲克YouTuber 的「小六」蔡廷翊(下稱小六)是台灣GPI(全球撲克指數)排名第一的選手,在2023年世界撲克大賽(WSOP)歐洲站主賽事中獲得亞軍,得到價值 89 萬歐元的豐厚獎金,約為新台幣 3100萬元,不僅是亞洲最佳紀錄,也讓世界看到台灣,《今周刊》透過專訪,和小六請教成為台灣排名第一撲克牌手的心路歷程。

日期:2024-01-25

產業時事

寶特瓶回收換抵用金、靠AI推「零剩食」 超商、飯店一哥這樣帶頭拚永續

全台資源再生產業產值已突破七七六億元,眼見二○五○年淨零碳排目標愈來愈近,不只排碳大戶製造業急著節能減碳,與民生息息相關的服務業也早就動起來。看超商一哥統一超、飯店龍頭台北晶華酒店如何分別靠資源回收、降低剩食,讓消費者動口不動手,在享受的同時,也能實踐永續價值。

日期:2024-01-24

產業時事

趕不上氫能趨勢 建置落後歐美、亞洲鄰國 障礙沒移開 中油加氫站只聞樓梯響

台灣公布二○五○淨零碳排路徑,氫能獲得政府青睞。然而,台灣中油布局多年的加氫站,面臨法規、選址、民眾抗議等挑戰,將氫能轉接到民用交通載具的「最後一哩路」,始終走不完。

日期:2024-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