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共有618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6
產業時事

「連白布都沒蓋,直接躺柏油路…」打撈浮屍太震撼,消防員自費百萬研發水域遺體袋,獲總統創新獎

彰化縣消防局隊員宋明哲,自掏腰包並串聯民間資源,完成水域專用遺體袋發明, 一舉改變台灣水域救援的作業模式,榮獲今年「總統創新獎」青年組殊榮。

日期:2022-04-20

財經時事

邱太三拋出「兩岸主權論」 國民黨先別急著說違憲 萬一台海發生戰爭…想想烏克蘭給台灣的啟示

蔡英文總統在去年雙十國慶大典上,針對兩岸關係提出了「四大堅持」:堅持自由民主的憲政體制、堅持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堅持主權不容侵犯併吞、堅持中華民國台灣的前途,必須遵循全體台灣人民的意志。蔡英文認為,這四個堅持是台灣最大的公約數,也是台灣人民給執政者的底線。時隔近半年,陸委會主委邱太三在上週立法院的質詢中,拋出了「兩岸應互相承認主權」,接著我駐美代表蕭美琴也投書美國《華盛頓郵報》,文章明白指出,台灣不論在任何時候都不曾是中國的一部分,而這是鋼鐵般的事實。

日期:2022-03-29

產業時事

強化智慧電網韌性,迎向淨零大未來

2050年淨零碳排是世界各國的共同目標,通往淨零的路上,再生能源成為必要手段,發電也得開始「看天吃飯」,台灣該如何佈局「智慧電網」並運用科技弭平天候的不確定性,讓人類文明真的能與大自然和平共存?

日期:2022-03-25

產業時事

獨家專訪》永續金融權威學者寇特、斯塔文斯:不要奢望現行做法能拯救地球!COP26之後,仍有長路要走

ESG投資風潮席捲全球,那麼,我們與永續的距離是否也在快速拉近?將於三月二十一日在「ESG永續台灣第二屆國際高峰論壇」發表演說的兩位重量級學者,對此問題並不樂觀,並且,精準盤點了永續之路的層層路障。

日期:2022-03-16

未來,一直在進步

資策會攜手產學研界共組聯盟 搶運動產業轉型商機 後疫情時代 全民健康運動最佳推手

「魔鏡、魔鏡,誰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女人?」童話故事裡,壞皇后透過鏡子尋找世上最美貌女子,現實生活中,科技加持的智慧健身鏡讓每個使用者變帥且變美!資策會從防疫科技智慧運動服務面向出發,研發AI影像動作辨識技術、虛擬教練等應用方案,加速運動健身產業的數位轉型,並使國人將運動習慣融入日常生活,過得更健康有活力。

日期:2022-03-12

產業時事

俄烏戰爭特輯》前參謀總長李喜明深談台海攻防 不拚軍備競賽 台灣該把握的三勝算

編按: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以後,讓全球更加警惕中國武力犯台的可能性,國際各界也呼籲台灣強化自我防衛能力。前參謀總長李喜明多年來呼籲,在兩岸國防資源極端懸殊下,正確的防衛戰略對台灣而言較之過去,更是無比重要,他在參謀總長任內提出「整體防衛構想」(ODC),主張台灣應該建立高存活特性的武力,運用台灣特有的地理環境優勢,並結合大量的民間資源,以建立堅實的不對稱作戰能力,並據以嚇阻中共的武力犯台企圖。以下為李喜明口述:

日期:2022-03-09

產業時事

俄再放話「誰敢收烏國軍機,視同參戰」...一旦總統被殺,烏國也做好「打算」 經濟學人:這場烏俄戰爭,改變最多的是台灣人

俄羅斯繼先前警告各國,設立禁飛區視同俄國對抗,如今又再放話警告,誰收留烏克蘭軍機一律視同參戰;這場戰爭讓俄國總統普丁殺紅了眼,尤其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更是眼中釘,雖然澤倫斯基已躲過3次暗殺,不過一旦遇害,烏克蘭也做好了「政權延續」的計畫,繼續對抗俄羅斯的侵略。烏俄戰爭讓世界各國的民眾憤慨、力挺烏克蘭,不過《經濟學人》一篇報導指出,影響最深的其實是有類似政治經歷的台灣,台灣人對自我的看法已被烏克蘭改變。

日期:2022-03-07

產業時事

新創篇 不讓老牌大廠專美於前 德日大咖看上 兩新秀搶建廠

台灣電池廠後浪推前浪,除了你我熟知的幾家大廠,兩家新秀正悄悄在桃園興建超級電池工廠。輝能與德國車廠賓士合作,格斯則手握日本老牌上市公司鐘淵化學訂單,新興勢力不可小覷。

日期:2022-02-23

產業時事

讓台灣更美好的20個主張》減少社會對立、走向國際舞台,凝聚共識強化政經體質

編按:2014年,《今周刊》曾製作〈許台灣美好未來的30張關鍵選票〉封面故事,從經濟、社會、人權、政治各層面提出亟需革新的30個進步觀念,8年後檢視,當年的主張已有諸多落實,例如:修正《文化資產保存法》、完成「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建置、同性婚姻合法、《民法》下修18歲、病主法上路等等。1312期封面故事〈讓台灣更美好的進步主張〉,我們再次從制度面著手,持續推進台灣社會進步。報導涵蓋勞工權益、全民健康安全、產業發展與防弊、國家留才制度、強化政經體質五大面向,盤點20個對你我生活有重要影響卻不合時宜的法令。

日期:2022-02-11

產業時事

強化政經體質

內有接連不斷的罷免動員造成社會對立、外有中國對核心關鍵技術的虎視眈眈,享有民主自由的台灣,在政治經濟上,都還有進步空間。

日期:2022-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