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共有1104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投資理財

永道-KY(6863)首日飆漲144%,中籤立刻賺12萬!還沒賣要繼續抱?今年配息金額出爐

今周刊編按:永豐餘投控旗下子公司永道-KY(6863),周二(3/21)以每股83.58元掛牌上市,立即上演蜜月行情,早盤最高來到204元,飆漲 144%,代表申購幸運中籤的投資人立即賣出,每張最高可賺進12萬元。永道-KY收盤為202.0元,上漲118.4元,漲幅141.6%。

日期:2023-03-21

產業時事

CES未來科技正發生

科技競合、烏俄戰爭、通膨考驗下,CES 2023疫後重磅登場,揭示全球科技產業風向,展中聚焦智慧載具、健康科技、元宇宙與綠色永續四大議題,支持創新持續萌發,為未來描繪嶄新生活樣貌!

日期:2023-02-17

產業時事

東進新亮點 加拿大重磅推進印太戰略向台廠招手

2023年伊始,今周刊科技趨勢論壇重磅登場。2月21日,今周刊攜手加拿大駐台北貿易辦事處、中國信託投信,舉辦【Time is Up 台灣科技 全球戰略新布局】論壇,邀請國內外重量級科技趨勢專家,替企業投資方向把脈。

日期:2023-02-17

產業時事

又有間諜氣球!布林肯訪北京喊卡...中國稱「民用」因不可抗力誤入美國,動機為何?專家解答了

綜合外媒報導,美國國防官員近日透露美國政府正在追蹤一個飛進領空的間諜氣球,並說它來自中國;也因為其飛行路徑越過「數個敏感地點」,包含美軍位於蒙大拿州的地下洲際彈道飛彈發射井所在地,讓美國政府高度關心此事。CNN最新報導,週六(2/4)又有另一個中國間諜氣球正飛越拉丁美洲,五角大廈發言人賴德(Patrick Ryder)表示,目前尚不清楚氣球在拉丁美洲上空的確切位置,不過另名美國官員指出,這顆氣球現階段並未飛往美國。週五(2/3)賴德說明,發現第一顆氣球飄過美國北部上空之際,美國政府就一直追蹤;由於高層官員擔心,若擊落這氣球,殘骸可能對安全造成威脅,因此建議美國總統拜登,不要將它擊落。賴德同時說明在過去幾年,已有類似的氣球活動,同時表示美國政府已採取措施以確保它無法收集敏感資訊。CNN報導,美國已透過多種管道和中國官員「接觸」,並傳達此事的嚴重性。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John Blinken)原訂美國時間4日出訪中國,然而卻傳出中國高空氣球進入美國領空,國防部質疑該氣球是為蒐集敏感情資所用,於是決定推遲布林肯的訪中行程,待情勢適宜再安排出訪。(原文刊載於2023/02/03,更新時間為2023/02/04)

日期:2023-02-04

產業時事

新戰將、 新通路加持 瑞利能甩全額交割命運? 連虧九年老鈑金廠 轉攻運動器材拚逆襲

經過五年的財務調整後,老牌鈑金廠瑞利悄悄展開新布局,歷經近一年的運籌帷幄,去年第四季找上業界兩大戰將加入,誓言要強攻運動產業,再創新營運動能。

日期:2023-01-11

產業時事

德國現場目擊》8點天亮、5點天黑,漫長冬夜用電量劇增!整個歐洲還陷在高通膨的惡夢裡

2022年德國的冬天是暖冬,平均溫度10.7度,筆者剛抵達時,感覺像是台灣的寒流,但比較乾冷,在未到達之前,對德國在高價能源時候,可能採取節能等等措施,已經略有所聞,但到達之後,家庭和營業用的暖氣,仍然持續開著,並未感受到使用上的壓迫。德國的天然氣用於暖氣和電力,2020年俄羅斯供應德國天然氣佔比為55.2%,因入侵烏克蘭,德俄之間的輸氣管北溪二號已經胎死腹中,北溪一號也於2022年8月31日遭破壞後,完全停止供氣,天然氣的價格在2022年6月和8月價格走高,並創下新高。

日期:2023-01-04

產業時事

日本直擊》內需業績崩九成 地方清酒如何成功銷海外? 台灣人助攻 愛媛清酒幫打群架創生記

日本酒內需市場年年萎縮,外銷成績卻創下十年新高,產能與家數在日本只占不到四%的愛媛縣,要如何攜手產官學打群架?

日期:2022-12-28

職場生活

艾美幸福設計 許捷甯 翻轉設計、創意無限 回歸使用者需求

擁有醫學背景的艾美幸福設計總監許捷甯,在進行空間規劃時,除了動線、美感,也十分在意健康、安全性等細節;她更打破常規,將瑜伽教室、攀岩牆融入設計,讓家充滿無限可能。

日期:2022-12-28

職場生活

台人赴日vs.日人來台差3倍!日幣貶值日本遊客最愛買2商品,旅遊業者盼政府幫忙2件事

日本政府推「高附加價值觀光」整合城鄉觀光資源;日圓貶值為日本帶來整體觀光紅利,也為歐美名牌業者注入活水。但吃不到紅利的台灣,需尋找觀光出路。

日期:2022-12-26

產業時事

綠色生活向前行

淨零是攸關人類生存的一役,不止能源、產業要轉型,生活與社會也要轉型。國際能源總署指出,2050年前行為改變的減碳量可占總減碳的16%,聯合國氣候變遷委員會表示,需求端的減碳可減少40%到70%溫室氣體,從源頭減少使用,讓永續走入生活,你我同行、達標淨零!

日期:2022-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