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共有341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0
產業時事

數位轉型的化育者 資策會連結海外臺商與臺灣產業共同發

這兩年全球因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加快產業數位轉型。為持續協助海外僑臺商掌握資訊產業最新技術,僑委會與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資策會)共同推出的《全球僑臺商資訊軟體技術服務手冊》,協助海外僑臺商技術升級服務,提升經營競爭力。

日期:2022-05-11

產業時事

捷運開不動、大巨蛋點不亮...比缺電更迫切的「台灣電網危機」:為何有電卻送不進去?

編按:歷經馬郝柯3任市長、延宕逾20年的電力建設松湖超高壓變電所,據了解將在11/24都市計畫審議會議排定審查。根據自由時報報導,台電與北市府多次溝通後,9月底都審會議通過松湖變電所「下層」設施,但「上層」建築物退回,要台電納入更多公益設施、外觀須重新設計等,不過就算闖過都審、開始動工,最快要7年才能完成。無黨籍候選人黃珊珊曾在早前的辯論中提到,台北市有22件用電申請案被限電,因此無法核供電力,台電後發出聲明指出,台北市不是沒有電,而是電送不進去。台電強調,已與北市府多次溝通達成共識,盼候選人回歸專業探究實際問題癥結,台電在後續行政程序上將盡最大努力,也非常願意持續與北市府團隊溝通,共創台北產業發展及供電雙贏。經濟部長王美花也針對限電一事表示,台北市並不缺電,問題在於輸電,台電希望能和台北市政府在松湖變電廠規劃上好好合作、解決用電問題。而民進黨立委洪申翰則是說,黃珊珊從議員到副市長都一直阻擋松湖變電站解決方案是事實,「她當了副市長也提不出更好作法,這也是事實」。《今周刊》早在2022年5月,第1324期《台灣電網危機》探究供電危機成因,不能只爭論「缺不缺電」,因為電網的脆弱,是眾多因素加總現象。(原文刊載於2022/5/4,更新時間為2022/11/22)

日期:2022-05-04

【黃豐凱】籌碼精選雙週報

【黃豐凱】20220501籌碼精選雙週報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2-05-01

產業時事

以軟帶硬打聯盟盃 華碩、遠通都點名它合作 頻獲科技大廠青睞 這家AI軍火商憑什麼?

出身工研院的AI新創邁爾凌,成立不到兩年時間,不斷加速AI解決方案落地與進入市場的腳步,讓AI供應鏈在龐大需求刺激下逐漸成形。

日期:2022-04-16

投資理財

新秀密技 退役操盤人 「股市隱者」 親授 「贏勢股」三要訣 36歲操作上億資金 挑高成長股年賺逾三成

「俄烏之戰的台股震盪,反而創造台股極好的投資買點……。」他自稱「股市隱者」,今年三十六歲,曾在國內金控投資部門歷練,隨後也在投資機構擔任跨國基金經理人,手握六十億元資金,兩年前選擇提早退役後,目前與合夥人一同操作上億元的自有資金,據他自行計算,這兩年的年均投報率也仍有三成以上。

日期:2022-04-06

產業時事

眺望2022年產業大趨勢

疫情、暖化、科技戰;塞港、通膨、晶片荒,送走不平靜的2021年,2022年的產業前景如何?工研院「眺望2022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日前登場,因應全球2050淨零碳排目標,大會以環境永續為題,點出四大國際趨勢,並提出全球三大價值鏈重組方向,指引產業掌握嶄新年度的重要趨勢,以利全球策略布局。

日期:2022-02-11

投資理財

台中七期商辦租金直逼內湖園區 為何中壽、興富發、國壽都急著買?一文解析瘋狂熱況背後原因

在各路人馬看好的氛圍下,台中商辦市場進入瘋狂推案期,好不容易下降的空置率是否又會飆高,備受關注。

日期:2022-02-09

產業時事

全球供應危機譜出製造新趨勢 ——疫情催化台灣製造業再起

新冠疫情依舊嚴峻,直接或間接造成全球供應斷鏈,使得各國更加重視供應鏈的韌性。台灣經濟發展以科技製造為主,在半導體、精密製造的優勢下,反倒在國際經濟逆風中站穩腳步。

日期:2022-01-05

投資理財

國際股市大反彈!台股年底作帳「萬八」不難 7檔潛力好股2022飛上雲端

隨著Omicron病毒與全球主要央行轉鷹的利空淡化,近期國際股市再度上演反彈行情,台股同步受惠,在耶誕節前夕指數盤中攻克萬八心理關卡。雖然尾盤未站穩,但年底集團、投信作帳氣氛仍在,加上日線技術指標持續轉強,大盤有機會在作帳題材下往上攻高。

日期:2021-12-24

產業時事

工研院第十屆新科院士出爐!

工研院院士邁入第十屆,來自半導體、石化材料、資通訊、機械、光電、生技、綠能永續等跨領域傑出貢獻人士,撐起臺灣產業一片天,院士十載,智慧積累,建言獻策,推動產業不斷前進,為臺灣打造精彩未來!

日期:2021-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