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共有206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6
產業時事

友揪去泰國,在邊境見這幕決定逃跑!為何年輕人想人生賭一把?她說只因「台灣已求救無門」

台灣人被高薪誘騙到柬埔寨事件頻傳,引起台灣輿論高度關注,刑事局、外交部和泰國政府跨國合作,在昨(8/14)晚間成功攔截救回9人。而駐泰代表處表示,有台灣人在網友邀請下去泰國,預計搭車到泰緬寮邊境,卻因「專車延遲」讓他心裡起疑決定逃跑,目前安全無虞。

日期:2022-08-15

產業時事

與軟體機器人共存,生產力解封

面對高齡、少子化、低薪、通膨等難題,「提高生產力」是一項共通的解決方案,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在此時將能派上用場,並與人類共存,大增全球企業生產力。

日期:2022-08-03

職場生活

那首《奇異果實》唱出虐殺黑人殘酷景象...爵士天后的血淚:被白人至上耽誤的黑珍珠

一九三○年八月七日,美國南方發生種族主義仇恨事件,兩名黑人慘遭凌辱吊死樹上。畫面過於殘酷,被譜出一首異色血淚詩歌,也成為爵士樂傳奇比莉.哈樂黛的代表作。

日期:2022-07-27

職場生活

19天超過300人熱到送醫!住頂樓、馬拉松多人中暑 9大中暑危險因素:睡不好也是關鍵

編按:全台熱到爆,據氣象局網站,今天截至下午4時,最高溫為花蓮縣玉里40.7℃,其次為花蓮縣卓溪40.3℃,台北市社子則為38.6℃。高溫前10名皆達37.7℃以上,包含花蓮、台北、新北、桃園等地。而這樣的天氣預計會持續到下週一。據衛福部統計,光是7/1~7/19已有367人次熱到送醫,比去(2021)年同期多出逾100人次。而最常出現中暑的,就是參加馬拉松等戶外運動的民眾,過去曾有一場馬拉松超過10人中暑送醫,甚至還有一名住頂樓的70多歲男性,因為不開窗、不開冷氣,熱到高燒41度意識不清送醫。或許很多人可能認為,熱愛運動或本身是運動員的人,對於保健知識較豐富,但即便如此,有些人對熱傷害的觀念,還是模糊的,影響排汗的順暢與否,是造成熱傷害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原刊登時間:2015/6/2 更新時間:2022/7/21)

日期:2022-07-21

產業時事

台灣石斑魚遭禁!漁民心聲:中國只敢禁農產品,難道敢禁台積電晶片?

曾經,在對岸營造的善意氛圍下,優質的台灣漁農產品,得以在中國市場,享有零關稅、快速報關,甚至免驗放行等特殊待遇。無條件提供的優惠措施,也可以在一聲令下撤回,全面禁止石斑魚進口,只是又一次證明,依賴「善意」而生的經貿關係,無法永久存續。對於外在環境轉變,農漁民並非渾然未覺,許多人更早已啟動轉型,中國的突襲式禁令仍將造成傷害,但並非毀滅性的打擊。以後,或許再也沒有easy money,但憑著真本事掙來的訂單,比起接受讓利的生意,只會更加可靠踏實。

日期:2022-06-29

產業時事

彰化葉家老大病逝誰是兇手?捐款上百萬、物資堆滿屋…名導怒轟「10大疑點」里長被砲說話了

彰化縣和美鎮葉家3兄弟因經濟弱勢,全部瘦成皮包骨,體重連50公斤都不到,引發社會大眾關切,雖然各界援手已經介入,但葉家老大不幸於週一(6/20)中午左右因敗血症病逝。針對葉家三兄弟餓到變皮包骨,知名導演、副總統賴清德辦公室前主任陳文彬早前痛批,會發生這種情況,是因為4個重要的社會安全網「破掉了」,而他今天再次發文質疑10點不解之處!

日期:2022-06-21

財經時事

社會安全網缺四角怎麼補?彰化3兄弟餓到皮包骨送醫,老大敗血症離世…全力救治老三「恢復不錯吃很多」

彰化縣和美鎮葉姓3兄弟因經濟弱勢,全部瘦成皮包骨,體重連50公斤都不到,引發社會大眾關切,雖然各界援手已經介入,但稍早傳出不幸消息,葉家老大不幸於週一(6/20)中午左右病逝。彰基發言人周志中受訪時表示,因其有高燒症狀、肺炎跡象明顯,院方並給予抗生素與點滴,但仍因營養不良造成免疫力低下,進而引起敗血症,最終因多重器官衰竭,於20日中午左右病逝。

日期:2022-06-20

產業時事

大缺工時代

50年前,常看全球人口成長趨緩、缺糧、失業、環境惡化的書籍,彷彿是不可逆的宿命。時至今日,環境惡化的趨勢未改,但肥胖問題比飢餓更嚴重,勞工短缺更甚於失業問題。

日期:2022-06-08

產業時事

打造淨零時代競爭力

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公布,面對淨零碳排的機會與挑戰,淨零轉型是下世代最具潛力的商機。工研院「打造淨零時代競爭力」論壇暨特展,涵蓋能源供給、需求使用、低碳製造、永續環境四面向創新科技,全面網羅產業邁向淨零的必備關鍵。

日期:2022-05-16

財經時事

零工經濟崛起 頂大畢業、海歸學子,39歲的他為何寧願當9年「職場跳跳族」?

近年零工經濟崛起,高達近7成的勞工都有過非典型工作經驗,像是派遣、約聘、臨時工、按件計酬等,然而,月收入最低曾領不到2.2萬元,甚至有3成的人月收不到萬元。

日期:2022-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