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共有257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3
投資理財

他靠「美國公債」大賺一筆,把1百萬變3千萬!「美債殖利率飆升」對股市、房市和保險有哪些影響

編按:投資人預期通膨加劇,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最近衝破1.5%關卡,創3個月新高,你可能會說,我們在台灣管什麼美國公債殖利率?問題是美國是目前全球最強大的國家,美元又是全球最關鍵的貨幣,因此了解了美國的無風險利率循環,再來推估台灣,就十之八九了。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的循環,不但是景氣循環的表徵,更可以準確的判斷風險性資產(股票、投資等級債、高收益債券、特別股、普通股)與避險資產的相互波動。簡單的說,如果你懂得無風險利率循環,你就可以在股市的高點賣出股票,買進正在由低點走揚的公債商品。作者吳盛富是國際認證理財股問, Covid 19時帶著500位客戶躲過風暴,並買在低點,連散戶都能輕鬆達成年化20%的報酬率。只用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及「美元指數」,就掌握全球重要投資商品的波動,讓百萬台幣變成百萬美元。

日期:2021-10-01

產業時事

北京整頓企業巨頭,意外讓大摩的舊報告在網上狂洗版…中國「打土豪、分田地」的背後直指這個原因

「星宿老怪丁春秋的化功大法與游坦之的冰蠶毒功對戰,兩人都是使用毒功的武林高手,丁春秋老賊一個,為了不直接與游坦之對掌,隨手抓起身邊的星宿派弟子,瞬間自製出屍毒拋向敵人。

日期:2021-08-24

投資理財

中國的脫碳目標不會在短期內削弱大宗商品需求

隨著中國轉型至碳中和經濟,脫碳措施可望創造投資機會。PIMCO(品浩)認為短期內,煤炭、鋼鐵或其他基本金屬等上游產業,可望受益於產出物價格飆升;中期來說,個別大宗商品的需求將增加,鋁和銅等基本金屬,廣泛應用於可再生能源系統、製造混合動力和全電動汽車;長遠來看,不利於煤炭和石油企業,但可再生能源發電和電力輸配相關的產業,將受惠於政府大力支持和經濟轉型。

日期:2021-08-11

產業時事

全球景氣復甦帶出新商機 ——兼論工具機廠瀧澤科

隨著疫情趨緩,汽車與電子產業景氣好轉,加上三年循環產業特性,工具機需求浮現。台灣工具機產業靈活度高、生產能力強、成本具競爭力,在此波回暖之中,亦將明顯受惠。

日期:2021-07-28

投資理財

「日本郭台銘」要牽手鴻海攻電動車! 洽談在台設合資公司 2022年成立

鴻海(2317)下午宣布,將與旗下鴻華先進及全球最大微型精密馬達製造商日本電產(NIDEC),共同商討在台灣成立三方合資公司,主攻馬達電機系統及車用電機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鴻海、鴻華先進及日本電產將共同做相關評估及合同擬定,希望在今年12月前完成合資公司成立協議,並於2022年在台灣設立合資公司總部。這是繼鴻海上周三(14日)宣布,參與美國鋰金屬高能量密度電池公司SES(Solid Energy Systems)的PIPE增資案後,進軍電動車領域的又一個重要環節跨國合作案。

日期:2021-07-21

投資理財

接連唱衰晶圓雙雄,外資也上演「親中賣台」 台股跌不下來,謝金河說真的原因是「這個」

資本市場也上演「親中賣台」戲碼。這一陣子,外資頻頻發表調降台股個股目標價的報告,像滙豐把聯發科目標價從1550下調到800元,一下子幾乎腰斬;Bernstein則說聯電明年業績會衰退78%,目標價40元;摩根士丹利則把台積電目標價降至580元,還説這兩年買入台積電會變「死錢」(Dead Money)⋯⋯。

日期:2021-07-02

產業時事

全球家具龍頭的ESG狂熱 誓言讓一年兩千萬噸碳排「歸零」 IKEA豪砸二二○○億投資綠能發電廠

從「吃樹巨獸」形象,到宣示二○三○年前達成「氣候正數」目標,全球家具龍頭IKEA追逐綠能的魄力,值得台灣企業學習。

日期:2021-06-30

投資理財

晶片換疫苗全台熱議! 謝金河:真要出手,台積電是有威力的

逆全球化浪潮:汽車產業也成國家隊!這幾天,台積電,鴻海向德國買BNT疫苗,受到全台灣民眾熱議,其實幾個月前就有人倡議台灣應該拿晶片換疫苗,只是那時候台灣疫情控制很好,大家沒有那麼追切感,這次全台搶疫苗,台積電真要出手,台積電是有威力的。

日期:2021-06-22

產業時事

特斯拉不知不覺步入「養、套、殺」死亡螺旋 他曝中國設下重重困局正等著馬斯克

在網路上突然出現一排字眼,上面寫著:走下神壇,差評很多,要倒閉了;優勢不再,徹底崩盤,獲利堪憂的特斯拉,怎麼還沒有倒閉?這段文字是衝著Tesla而來的,而且,不是簡體字,還是繁體字。這幾行文字正道出特斯拉在中國的困局。

日期:2021-06-19

麥克連 全球總經及ETF操作:ETF養錢術

【麥克連】20210613通膨攀升,聯準會為什麼不會「緊」張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

日期:2021-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