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共有3365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產業時事

電動車產業明年起飛 8檔台股歡喜收割

每年的10月起,對台灣車市來說,就是各大車廠在第四季甚至隔年的前哨戰!除了衝刺年底各車廠的年度目標外,進口車的新車外貌、車內配備也是觀察來年汽車產業變化的一項重大指標,近2年的台灣與全球車市已經開始出現跟過去不一樣的轉變。

日期:2018-11-09

產業時事

特斯拉電動車再傳死亡車禍 NTSB展開調查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特斯拉 (TSLA-US) 前一場車禍的調查還正在進行,再度傳出最新一起傷亡事故。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 (NTSB) 表示,將著手調查特斯拉 Model S 電動車周二 (8 日) 晚間造成 2 名青少年死亡的嚴重車禍,這代表特斯拉目前在美國聯邦機構裡接受調查的案件累積到 4 件。

日期:2018-05-10

產業時事

這群30幾歲的年輕人 幫郭董圓電動車夢!

鴻海卡位電動車多年,開始進入收成階段。去年12月,郭台銘透露鴻海已提供上百零件給特斯拉;今年1月,鴻海旗下的富士康、鴻準轉投資的中國電動車新品牌小鵬汽車,在美國消費電子展 (CES)發布純電動休旅車G3,今年春天開始量產上市。

日期:2018-01-17

職場生活

2年攻下8成電動車市場!Gogoro怎麼辦到的?

在投資人眼裡,他是絕世天才,像犀牛一樣橫衝直撞;「GO粉」眼裡,他是台灣的賈伯斯;員工眼裡,他是最龜毛的老闆,但在陸學森自己眼裡,他什麼都不是,就是一個滿懷熱情,夢想改變世界的人。

日期:2017-06-08

產業時事

機器人大軍當後盾 鴻海電動車布局揭密

馬斯克一句「擴大與鴻海合作」,為兩強聯手揭開了序幕。到底郭台銘為了什麼,非要拿到特斯拉訂單?從充電站自動手臂,到整車組裝,全面解析鴻海電動車布局。

日期:2014-06-12

產業時事

政府點火組隊產官學研共學共利 大肚山電動車產業高峰論壇打造新兆元競技場 

隨著AI、5G科技快速發展,加上全球節能減碳潮流推動下,電動車成為新時代智慧移動工具,臺灣身為科技之島,從物聯網、雲端運算與半導體等軟硬整合,備足量能迎向電動車科技浪潮之巔,「2023大肚山電動車產業高峰論壇」4日在台中清新溫泉飯店B2國際宴會廳登場,大肚山產業創新基金會董事長施茂林、總統府秘書長林佳龍與行政院院長陳建仁皆出席與會,共同見證電動車成為臺灣產業下一個兆元產業科技競技場。

日期:2023-12-05

產業時事

鴻海再祭「蔣尚義模式」!劉揚偉透露挖角日本大將Seki桑幕後 2023上下半年電動車可能還有「這些驚喜」

鴻海今(1)日在新北市土城總部舉行兔年開工儀式,董事長劉揚偉接受媒體聯訪時透露,這次延攬日本電產前社長關潤加盟,擔任電動車策略長,完全是沿用之前延攬「蔣爸」蔣尚義擔任半導體策略長的做法。劉揚偉也提到,2023年鴻海在電動車將繼續有不少進度,包括上半年他將赴北美拜訪重要客戶,將有幾項簽約活動;今年10月18日的第四屆鴻海科技日,鴻海除了將展示新款電動車,也將邀請重要汽車客戶,一起展示他們自己的電動車

日期:2023-02-02

產業時事

「前陣子大車廠CEO打電話給我說,你們是對的!」 鴻海劉揚偉:全球電動車市場上看17兆台幣 將提前至2024年起飛

鴻海(2317)董事長劉揚偉透露,兩年前鴻海看到的電動車大趨勢,逐漸獲得一些主要汽車製造商高層的認同,他保守估計全球電動車市場約有6000億美元(近17兆元台幣),且原本預期要2025年才會起飛,現在認為到2024年就會發生。他也看好,隨著電動車概念大大改變汽車生產的觀念及零件,以ICT(資通訊)技術見長的台灣產業界,將迎來難得的大好機會。劉揚偉強調,在電動車的時代,只要能掌握三電(電池、電機、電控)、軟體及半導體等三大要素,就可以得天下!

日期:2021-10-20

產業時事

特斯拉Model X被點名「問題最多」!盤點5款「買了會後悔」電動車:福斯、日產通通上榜

減碳當道的時代,不少車廠紛紛推出電動車,讓消費者有燃油車以外的選擇;不過,隨著電動車款愈來愈多,各款的優缺點也開始被拿出來討論。有外媒盤點5款「買了會後悔」的電動車,其中包括知名的特斯拉(Tesla)Model X、福斯(Volkswagen)e-Golf、日產(Nissan)Leaf等,如續航力差、設計功能缺陷、系統常故障等都是不推薦的原因。

日期:2023-07-26

產業時事

追隨特斯拉腳步,和碩全球擴產迎電動車商機!童子賢:未來10年成長可期

代工大廠和碩今(4)日舉行股東會,董事長童子賢也對電動車業務提出看法,他表示產業每到3-5年間就會起一個小變化,10年則會產生大變化,預期電動車、5G、物聯網以及低軌衛星都是新趨勢,和碩也會跟著做營運調整,雖然現在電動車仍然屬於爬升階段,但未來10年成長可期,毛利也會比成熟產業還要好。

日期:2021-08-04